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5日消息,據美國《連線》雜誌網站報道,記憶的消除和植入一直以來都是科幻電影中的永恒元素,如科幻電影《全麵回憶》和《暖暖內(nei) 含光》。現代科學已經可以實現對老鼠的記憶植入和擦除,而在未來這種技術也將可能被應用在人類身上。

美籍日裔未來學家加來道雄
這類實驗也正是著名的美籍日本裔未來學家加來道雄的新書(shu) 《思維的未來》(The Future of the Mind)中所論述的主題。但在人的身上開展類似實驗的最大障礙在於(yu) 倫(lun) 理問題,生物倫(lun) 理學家們(men) 認為(wei) 正是我們(men) 的記憶讓我們(men) 成為(wei) “我們(men) ”。但加來道雄反對這一觀點,尤其是針對一些特定的狀況,如從(cong) 戰場歸來的士兵們(men) 經曆的一些痛苦記憶,導致諸如PTSD(創傷(shang) 後應激障礙)等病症的出現。
加來道雄在第104期的《極客銀河係指南》(Geek’s Guide to the Galaxy)中表示:“我們(men) 這裏所談的本質上是一種腦部創傷(shang) ,它以記憶的形式出現,非常痛苦,幾乎讓你癱瘓。因此我認為(wei) 那種邏輯——認為(wei) 我們(men) 應該過自然的生活,與(yu) 疾病或痛苦的記憶共存,是不合理的。”
加來道雄是科幻界資深人士,其參與(yu) 的電視節目和撰寫(xie) 的書(shu) 籍一般都會(hui) 涉及科學以及科幻領域的探討。他認為(wei) 科幻是提升創造力,擴展各種可能性的一項重要工具,他還認為(wei) 那些生物倫(lun) 理學家們(men) 如果能多讀一些科幻作品會(hui) 對他們(men) 有好處,因為(wei) 那樣可以幫助他們(men) 超脫自己原本熟悉的領域。他說:“科幻是一種超越生物倫(lun) 理學的方式,後者著眼於(yu) 當下在實驗室中所進行的事物,而前者則著眼於(yu) 數十年之後的實驗室情景。”
一些有關(guan) 各種重要話題的發言:
一、加來道雄表示他並不擔心“超級大腦”的問題:
他說:“在許多的書(shu) 籍和電影作品中,超級天才最後成了惡棍,如Lex Luthor,在所有其他的電影裏,隻要是最後超級大腦統治了世界的情景裏也都是這樣。但我們(men) 實際上的確擁有超級大腦,他們(men) 的確存在,其中的一部分是我的朋友,他們(men) 是理論物理學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他們(men) 的收入很低,是Facebook公司創始人紮克伯格收入的很小一部分。擁有超級大腦並沒有一下子讓你統治世界,因此你並不需要擔心科幻電影中的場景。那些擁有非凡才能的人,他們(men) 並不會(hui) 一下子變成政客,也不會(hui) 一下子變成百萬(wan) 富翁,其中的一些人隻會(hui) 變成像我這樣的教授,掙一點小錢養(yang) 家糊口。”
二、加來道雄闡述利用激光將我們(men) 的思維發送至外太空的想法:
“在我的書(shu) 裏,我提到了或許是科幻史上最偉(wei) 大的短篇故事之一,那就是阿西莫夫的一篇作品。在他的作品中,描繪了“純意識”(pure consciousness)在未來宇宙中四處傳(chuan) 輸的情景。這是一種可能性。如果我有一個(ge) CD-ROM,並且我的全部神經係統與(yu) 之相連接,那麽(me) 我也可以將我的意識存放進一束激光,並將它以光速發射到太空裏。而在另外一端是一個(ge) 中繼站,它會(hui) 吸收所有這些激光束並將其中包含的記憶信息注入一台機器人,如此一來你便開始擁有那裏的感受,在另外一個(ge) 恒星係統中開始生活了。因此這一想法是由阿西莫夫以及其他科幻作家們(men) 首先提出的,而現在我們(men) 認為(wei) 那將是有可能實現的。”
三、科幻作品將如何影響中國科學家:
“在亞(ya) 洲,人們(men) 常說‘槍打出頭鳥’。這句話精辟地概括了亞(ya) 洲教育係統中的一大缺陷。有一個(ge) 名為(wei) CUSPEA的教育項目,專(zhuan) 門挑選頂尖的物理領域的大學生並將其送往美國接受教育。因此我有機會(hui) 對這些中國物理學家們(men) 近距離進行觀察——我注意到他們(men) 非常善於(yu) 接受指令,但如果你讓他們(men) 提出一些新的觀點,這時候他們(men) 就完全不行了。因此我認為(wei) 這正是亞(ya) 洲教育係統所應當學習(xi) 的地方,而科幻在這方麵將大有裨益。很多最偉(wei) 大的科學家都是在科幻作品的啟迪下成長起來的。”
四、約翰·約瑟夫-亞(ya) 當斯論《女性毀滅科幻》籌款項目:
“有人提出了一種說法,稱女性會(hui) 毀滅科幻。這真是非常愚蠢,非常歧視女性。這些人說‘我受夠了那些女人們(men) 用她們(men) 的少女情懷毀掉科幻。’很多人被這種觀點弄得非常沮喪(sang) ,因此在推特頁麵上我的妻子寫(xie) 道:‘嘿,女士們(men) !今天我打算去毀掉科幻,誰跟我一起?’於(yu) 是我說:‘我們(men) 做一期專(zhuan) 門的《光速》雜誌,名字就叫《女性毀滅科幻》如何?’於(yu) 是很快將這個(ge) 想法付諸實踐,並在Kickstarter籌款網站上就這一想法發起籌款,目標是籌集5000美元,但結果我們(men) 收到了5.3萬(wan) 美元。在籌款的最後一天我們(men) 宣布了我們(men) 在未來的計劃,在明年我們(men) 還將做一期名叫《同性戀毀滅科幻》。你知道,我們(men) 會(hui) 一直做類似的項目,隻要人們(men) 還有這些愚蠢的觀念。如果每一個(ge) 人都知道了尊重人權和其他人,我們(men) 就不必再去做這些事了。”
注:約翰·約瑟夫-亞(ya) 當斯(John Joseph Adams):是科幻雜誌《光速》(Lightspeed)的編輯與(yu) 出版人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