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效翼船俗稱“會(hui) 飛的船”。它的起源有一個(ge) 故事:一架飛機在大洋上空飛行,飛行員突然發現發動機轉速急速降低,原來,六台發動機中的四個(ge) 供油管路被堵塞。一場機毀人亡的事故頃刻就要發生。就在飛行員絕望之際,奇跡卻出現了。當飛機掉到距離海麵幾米時,從(cong) 海麵升起一股神奇力量將飛機托著,隻需很少的發動機功率就使飛機保持在這個(ge) 高度飛行,最終上岸。
這種力量是什麽(me) 呢?空氣動力學家給出答案:研究結果表明,當運動的飛行器掉到距離平靜的地麵或水麵很近時,整個(ge) 機體(ti) 的上下壓力差增大,升力會(hui) 陡然增加。這可使飛行器誘導阻力減小,同時能獲得比空中飛行更高升阻比的物理現象,被科學家稱為(wei) 地麵效應。
發現了地麵效應不代表地效翼船就能夠出現。很長一段時間,人們(men) 要解決(jue) 對飛行器穩定性的控製,才能真正用於(yu) 工程上。上世紀50年代末前蘇聯開始研製地效翼船,70年代美國間諜衛星發現一種幾乎貼著水麵高速航行既像飛機又像船的東(dong) 西,起名“裏海怪物”。實際上它是前蘇聯研製的一種大型地效翼船試驗船,最大起飛重量達544噸,航速達500公裏/小時。此後,依靠從(cong) 前蘇聯繼承的技術,在地效翼船的工程實用方麵,俄羅斯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德國、韓國、日本等也加大對地效翼船的研製。
我國的地效翼船研製從(cong) 1967年開始,目前已解決(jue) 一係列關(guan) 鍵技術,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設計技術,先後研製出若幹種小型地效翼船試驗船,如DXF100型、信天翁、天翼一型等。其中,1999年天翼一型通過中國船級社的入級檢驗,是國內(nei) 首個(ge) 內(nei) 河地效翼船。但由於(yu) 種種原因,天翼一型並未實現商業(ye) 化運營。
和飛機相比,地效翼船更高效,還免去機場建設的資源和費用,安全性也較高;和船舶相比,地效翼船擁有更快的速度,使水上運輸效率大大提高。它可以避開雷達搜索,隱蔽性強,諸多優(you) 勢使它既用於(yu) 軍(jun) 事領域,更在公務執法、搜索救援、旅遊娛樂(le) 、短途客運等民用領域大顯身手。研製地效翼船對我國海洋權益的保護、海洋資源的開發,具有極大的實用價(jia) 值。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