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從(cong) 7個(ge) 增加到27個(ge) 、新增激光雷達等監測設備、引進尾氣激光遙感監測車。天津市在加強大氣環境監測的同時,還通過網站、手機WAP版向公眾(zhong) 實時發布PM2.5等數據。最近,還推出了“環保通”短信業(ye) 務,每天上午9時向天津市民發布空氣狀況。
每隔五秒更新汙染物數據
4月2日下午1時56分25秒,PM2.5濃度為(wei) 14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濃度為(wei) 35微克/立方米……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的一台白色儀(yi) 器上,六項汙染物數據一目了然,每隔五秒鍾就更新一次。
“天津市民每日獲知的PM2.5等汙染物數據,就是從(cong) 這些儀(yi) 器上匯總發布的。包括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2.5最近1小時和24小時平均濃度及AQI(空氣質量指數評價(jia) )。”天津市環保局副局長趙恩海介紹。
在監測中心樓頂,記者看到了高低不等的十幾種大氣采集儀(yi) 器。2個(ge) 由鋼管支撐起的“傘(san) 狀”圓頭就是分別采集PM10、PM2.5的采集儀(yi) 了,而另外一根抽樣管則負責二氧化硫、臭氧等汙染物監測。其中PM2.5采集儀(yi) 先采集空氣中直徑為(wei) 10微米及以下的顆粒物,再通過過濾篩,留下直徑2.5微米以下的顆粒物。
1999年,天津市空氣質量監測站點隻有7個(ge) ,如今已達27個(ge) ,遍及天津各行政區域。中心城區布設10個(ge) 點,環城四區設4個(ge) 點、濱海新區設7個(ge) 點、其它區縣設6個(ge) 點。目前的多點位設置,已能較全麵反映天津空氣質量整體(ti) 狀況。
在向公眾(zhong) 告知空氣質量數據方麵,天津市也下了大功夫。2012年底空氣質量GIS發布平台上線;2013年,環境空氣質量手機WAP版運行。最近,還推出了“環保通”短信業(ye) 務,經過試運行階段後,每天上午9時向天津市民發布空氣質量狀況。
激光雷達預警霧霾沙塵
一束綠色激光射向天空,相連的顯示器上顯示出不同顏色的光譜圖,實現了對霧霾“可視化”監測。在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圓筒狀的“大氣顆粒物監測激光雷達”頗為(wei) 顯眼。
記者在設備室內(nei) 看到,發射激光設備正對著的屋頂上有個(ge) 洞,激光順著洞口直射高空,最高能達6公裏。與(yu) 發射設備相連的是一台色譜屏幕,屏幕每隔一段時間就會(hui) 顯示不同顏色分布。
“這張圖上的顏色濃度就代表了顆粒物分布,從(cong) 地麵到1公裏高空的顏色很紅,說明灰霾比較重。”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監測部副部長唐邈指著屏幕上一片紅色區域說。
激光雷達是基於(yu) 米散射原理,所發射的激光在擊中氣溶膠(懸浮在大氣中的固態粒子或液態小滴物質的統稱)和雲(yun) 時會(hui) 產(chan) 生散射,接收端儀(yi) 器可識別出沙塵、雲(yun) 和局地汙染物。“有了這台儀(yi) 器,就能判斷汙染物是遠處過來的沙塵氣團還是本地生成的汙染物。”唐邈說。
0.7秒測尾氣是否超標
下午3時,南開區水上公園西路停著一輛白色汽車,車頂上裝有一塊LED屏幕,這就是天津市環保局新引進的尾氣激光遙感監測車。利用路障,過往車輛會(hui) 減速經過監測車。
車廂內(nei) ,兩(liang) 名工作人員正在監測電腦屏幕上的實時數據。尾氣中含有的一氧化碳、煙度等,都顯示在屏幕上,通過數據分析,電腦會(hui) 自動分析出此時通過的車輛尾氣排放是否合格。
激光遙感檢測是利用遙感設備發出的紅外光、紫外光,照射機動車尾氣,檢測汙染物濃度值。被檢測的車輛隻要從(cong) 儀(yi) 器中間開過,無需停車,隻需0.7秒,檢測結果就能知曉。
“對於(yu) 超標汽車,將通過短信方式告知車主,未來還將進行處罰。”天津市機動車排汙檢控中心副主任徐海棟告訴記者。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