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第二代龍飛船推進器3D打印 即將將載人出發

3D打印 來源: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2014-06-05 我要評論(0 )   

Dragon V2載人飛船可搭載7名宇航員,有望於(yu) 2017年升空抵達國際空間站。演示中,馬斯克坐到了飛船乘員艙中,並開玩笑地表示“已經迫不及待要起飛了。”

    搭乘7人 推進器3D打印 直升機式降落

    第二代龍飛船將載人出發

    Dragon V2載人飛船可搭載7名宇航員,有望於(yu) 2017年升空抵達國際空間站。演示中,馬斯克坐到了飛船乘員艙中,並開玩笑地表示“已經迫不及待要起飛了。”

    北京時間5月30日,美國SpaceX公司(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布了第二代龍飛船(Dragon V2)。這艘配備了七個(ge) 座位的載人飛船有望在2017年正式飛往太空。

    日前,在美國加利福尼亞(ya) 州霍索恩舉(ju) 行的發布會(hui) 上展示的Dragon V2擁有更苗條圓潤的外形,SpaceX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希望“它看起來更像外星人的航天飛船”。Dragon V2載人飛船可搭載7名宇航員,有望於(yu) 2017年升空抵達國際空間站。演示中,馬斯克坐到了飛船乘員艙中,並開玩笑地表示“已經迫不及待要起飛了。”

    在過去的兩(liang) 年時間,第一代龍飛船進行了為(wei) 數不多的幾次運送貨物前往國際空間站的任務。這一次,SpaceX在載人飛船領域又邁出了一步。據悉,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已經批準SpaceX可以在德州南部測試的場地測試龍飛船。

 

    載人

    可搭乘7人,成本低於(yu) 購買(mai) 聯盟號座位

    2011年,美國航天飛機退役,目前,美國幾乎完全依靠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將宇航員送上國際空間站。但同時美國宇航局也投放了超過10億(yi) 美元的訂單給SpaceX、波音以及內(nei) 華達山脈公司,開發“天地巴士”體(ti) 係,用於(yu) 未來執行向國際空間站輸送宇航員的任務。

    此次發布的Dragon V2最大特點是可以運載7名宇航員,在人員轉移上的優(you) 勢與(yu) 美國宇航局航天飛機相當,Dragon V2使用了大量的成熟技術和一些先進的製造工藝,操作係統是由4塊可移動的液晶觸控屏組成,操作更簡便。乘員艙中集成了發射中止引擎,在發射出現緊急情況時作為(wei) 逃生係統來使用。運貨空間位於(yu) 飛船尾部。如果不搭載7名宇航員,還可以轉載等量的貨物。

    由於(yu) 外部隔熱材料的改進,Dragon V2具備了較強的多次使用能力,因此有著更好的經濟性,根據估算,Dragon V2每次飛行的成本在2000萬(wan) 美元,相比較美國宇航局購買(mai) 一個(ge) 聯盟號座位要便宜很多。

 

    引擎

    推進器由3D打印而成

    Dragon V2是目前全球首個(ge) 由私人航天機構打造的載人航天器,具備前往國際空間站的能力。除了載人能力,這艘飛船的最大亮點就是3D打印的推進係統。據介紹,Dragon V2推進係統的燃燒室是利用金屬激光燒結技術3D打印而成的。這是首款投入使用的3D打印飛船引擎,8個(ge) 超強引擎推進係統,擁有約合2.22萬(wan) 牛頓米的推力,動力是目前龍飛船所用引擎的200倍。

    與(yu) 不載人的第一代龍飛船類似,Dragon V2也將使用獵鷹9火箭來發射,並通過太陽能麵板獲得能源。

 

    對接

    自動對接,不需空間站“出手”

    在SpaceX公司發布的演示動畫中,正在靠近空間站的Dragon V2頭部艙蓋打開,內(nei) 部機械結構與(yu) 空間站對接,過程並不複雜。

    2013年3月4日,美國東(dong) 部時間早晨6時01分,國際空間站成功用機械手抓住了到訪的龍飛船。空間站指令員凱文·福特和飛行工程師湯姆·馬士本在空間站的觀測艙控製加拿大產(chan) 的機械臂,抓住靠近的“龍”飛船。NASA和SpaceX公司的聯合控製小組發出一係列的指令,保證無人駕駛的“龍”飛船緩慢靠近到58英尺長的機械臂的工作範圍內(nei) 。機械手捕獲飛船後,“龍”飛船和它的貨物被引導與(yu) 美國製造的“和諧號”節點艙進行對接。

    據介紹,Dragon V2飛船無需空間站的機械臂捕獲,前部安裝的停靠係統能夠實現自動對接,整個(ge) 過程隻需要幾分鍾。

 

    返回

    “像直升飛機一樣精確降落”

    目前,龍飛船是唯一能從(cong) 空間站完整返回地球的貨運飛船,歐洲、俄羅斯和日本的貨運飛船隻能單程送貨,返回時會(hui) 在地球大氣層中燒毀。

    據馬斯克介紹,Dragon V2不僅(jin) 可以返回地球,並能“像直升飛機一樣精確地降落在任何地麵,並且它可以快速地重複使用。你隻需要重新注入推進劑,然後就可以再來一次……想象下如果每次任務結束之後,航天飛船都被丟(diu) 棄的話,沒人可以承擔這樣的飛行成本。”

    第二代“龍”飛船主打的是載人航天,使用了3D打印製造技術製造的SuperDraco反推火箭發動機,每具發動機可產(chan) 生16000磅的推力,這些反衝(chong) 發動機主要在著陸上使用,可以滿足飛船在陸地上軟著陸的要求,而不是像阿波羅飛船那樣濺落在海上。

    垂直降落技術為(wei) 降落火星做準備

    依靠飛船外呈X形布置的4組共8台SuperDraco發動機,龍飛船可以在低空減速乃至懸停,並伸出4個(ge) 支架降落在選定的任何地方,可以是草原,可以是機場,甚至是樓頂一塊小小的直升機停機坪。這一技術未來可以在火星任務中體(ti) 現,降落火星的飛船也需要較強的垂直降落技術。

    據介紹,在飛船降落時會(hui) 監測引擎,即使有兩(liang) 個(ge) 引擎發生故障,剩下的引擎仍然可以完成著陸。即使所有引擎失靈,還有降落傘(san) 保證飛船著陸。

    馬斯克認為(wei) “這才是21世紀太空飛船的降落方式。”

 

    人物鏈接

    馬斯克:我要在火星退休#p#分頁標題#e#

    他是發明家、創業(ye) 家和億(yi) 萬(wan) 富豪;他是好萊塢賣座片《鋼鐵人》主角的靈感來源;他跟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一樣,都被稱為(wei) “改變世界的科技狂人”。但是,四十二歲的馬斯克(Elon Musk),真正的野心更大、更瘋狂。

    二十八歲推出PayPal,啟動線上付款革命;三十一歲創立航太科技公司SpaceX,啟動人類移民火星計劃;三十二歲成立特斯拉(Tesla),改變了外界對於(yu) 電動車的負麵印象。

    去年,這位科技狂人又有驚人之舉(ju) ,宣布要打造新一代交通工具:比高鐵快三倍,但成本隻要十分之一的超音速膠囊列車。已經有人預測,一場交通革命或許降臨(lin) 。

    對馬斯克來說,事業(ye) 上的巨大成功並不能讓其滿足,他仍然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探尋人類在科學和商業(ye) 領域的極限。在他心中一直有一個(ge) 夢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幫助人類登上火星並盡可能減少氣候因素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馬斯克表示:“對我來說,我最想做的是開發出一種能夠運送大批人或物前往火星的技術,相信這絕對是讓人驚歎的。我希望人類能夠在15年內(nei) 向火星移民8萬(wan) 人。”

    有段時間他逢人就說要在火星退休。SpaceX在加州霍桑鎮的工廠,1500個(ge) 工程師正在為(wei) 這個(ge) 目標努力著。門邊掛著的是一幅巨大的火星照片。巨大的前波音777製造工廠裏,停放著獵鷹9號火箭以及膠囊狀的太空船,稱之為(wei) “龍飛船”。

    早些時候,馬斯克在接受《衛報》專(zhuan) 訪時表示自己的夢想是在有生之年幫助人類登上火星,他認為(wei) “能夠死在火星是非常酷的事”。

    “當然,不能在登陸的時候撞死。”馬斯克笑著說,“我認為(wei) ,人類有實現這一夢想的可能。”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