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CEO馬斯克旗下的屋頂太陽能安裝公司太陽城(SolarCity,納斯達克交易代碼:SCTY)17日宣布,其已經收購了太陽能電池板技術和製造公司Silevo,正式進軍(jun) 太陽能電池板製造領域。目前太陽城正在與(yu) 紐約州展開談判,計劃在該州建設其第一家電池板廠,該廠將在兩(liang) 年內(nei) 每年生產(chan) 逾1000兆瓦的電池板。這是繼稍早前特斯拉投資50億(yi) 美元建超級電池廠後,馬斯克在新能源領域的又一重大投資手筆。
受此利好提振,截至17日收盤,太陽城股價(jia) 大漲17.58%至64.53美元,美股其它光伏股也表現強勁,第一太陽能(FSLR)上漲3.41%至69.13美元,SunPower(SPWR)上漲4.32%至40.23美元,SunEdison(SUNE)上漲2.98%至22.15美元。
或建全球最大太陽能電池板廠
據悉,Silevo擅長生產(chan) 高效電池板,能夠以低成本生產(chan) 能源。太陽城公司17日表示,其需要建設新工廠來實現Silevo的設計。除紐約州工廠外,太陽城還計劃之後數年建設規模更大的工廠,以大幅擴大年度產(chan) 能,最終建成一個(ge) 全世界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廠。太陽城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hui) 提交的文件顯示,該公司將向Silevo支付價(jia) 值2億(yi) 美元的股票。如果Silevo未來能夠滿足特定條件,太陽城將再支付1.5億(yi) 美元。太陽城最終將以總計不超過3.5億(yi) 美元的總價(jia) 收購Silevo。
馬斯克隨後表示,太陽幾小時輻射的能量就超過了全世界一年消耗的能量,因此將太陽能麵板和電池配合使用將帶來極大的潛力,“如果不進行此次收購,有可能我們(men) 就無法獲得足夠的太陽能麵板來確保業(ye) 務的長期發展”。他強調,盡管目前基礎麵板的產(chan) 量很大,但太陽能行業(ye) 需要更先進的麵板與(yu) 其他類型的新能源競爭(zheng) 。對於(yu) 太陽城而言,他希望通過進軍(jun) 太陽能電池板製造業(ye) 務,使其在削減成本的同時,也確保穩定的配件供應。
太陽城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皮特·裏弗也表示,Silevo提供了獨特的技術,而這筆收購將使太陽城成為(wei) 全球垂直整合度最好的太陽能企業(ye) 。未來太陽城會(hui) 建設其它大型太陽能麵板工廠,來滿足預期的需求增長。
太陽城創立於(yu) 2006年,目前擁有超過11萬(wan) 客戶,年產(chan) 能最多可達1千兆瓦。其獨創的“個(ge) 人屋頂光伏電站租賃模式”受到業(ye) 界看好,目前股價(jia) 較2012年上市之初的8美元漲幅已超過七倍。近一年來,太陽城的收購以及與(yu) 其它企業(ye) 間的合作非常活躍。
旨在大幅降低成本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太陽城此次的戰略類似於(yu) 特斯拉建設超級電池工廠的計劃,旨在能夠自己控製、並以低廉成本確保太陽能係統和電動汽車關(guan) 鍵組件的供應。
馬斯克樂(le) 觀地預計,未來太陽城的太陽能電池板年需求最終將達到數萬(wan) 兆瓦。他說:“對產(chan) 能的控製將降低特斯拉的成本,而收購Silevo也將大幅削減太陽城的成本。太陽城不打算生產(chan) 更多的普通麵板,因為(wei) 這種麵板的市場已經飽和。相反,它將製造更高效率的麵板,並降低它們(men) 的成本,從(cong) 而降低太陽能電力的總成本。而Silevo生產(chan) 的相對複雜的太陽能麵板效率比普通麵板高。”
研究機構GTM Research副總裁沙爾·卡恩18日表示,這是曆史上首次由太陽能安裝公司收購麵板製造商,是一次革命性的舉(ju) 措。高盛集團在隨後公布的最新報告中也指出,“非常相信”太陽城的計劃可以實現,隻要儲(chu) 存成本能夠被降低,該係統就有非常大的機會(hui) 可以實現收支平衡。
還有業(ye) 內(nei) 人士強調,Silevo是基於(yu) N型單晶矽片的高效單晶電池和組件產(chan) 品,量產(chan) 電池片效率最高可達24%。此前第一太陽能收購TetraSun,美國電池組件生產(chan) 廠商巨頭Sunpower和日本鬆下兩(liang) 家生產(chan) 的高效單晶電池組件轉化率突破22%,加之此次收購事件均表明高效單晶或成為(wei) 未來光伏行業(ye) 的發展趨勢。
收購風險若隱若現
分析人士還指出,在持續的“特斯拉熱潮”下,馬斯克的每一次創新之舉(ju) 都會(hui) 迎來許多讚譽和支持,但此次太陽城收購行為(wei) 的風險也正若隱若現。
《華盛頓郵報》的最新評論就指出,太陽城此次收購Silevo是有風險的,因為(wei) 當前全球太陽能麵板已經供過於(yu) 求,特別是最近幾年由於(yu) 部分國家對太陽能電池板製造行業(ye) 的巨額投資,在使太陽能設備成本大幅下滑的同時,更造成全球產(chan) 能過剩,進而令美國製造商難以競爭(zheng) ,利潤大幅下降。其中有些公司,甚至包括曾經的行業(ye) 領導者無錫尚德已經破產(chan) ,而另一些公司被迫轉向太陽能係統開發和安裝領域。盡管太陽城強調Silevo生產(chan) 電池板的高效性,但其仍處於(yu) 全球產(chan) 能過剩的背景下。
高盛集團在充分看好此次收購的前提下,也警告稱隻有在特斯拉汽車的超級電池工廠計劃能夠實現的前提下,太陽能發電的存儲(chu) 成本才有望真正下降。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