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首富李嘉誠熱衷投資科技公司早已被外界熟知,其私募基金維港投資多年來力求低調。但今年卻不同,李超人一改往日“悶聲發大財”的風格,頻繁在媒體(ti) 推廣所投公司,近幾個(ge) 月更由其紅顏知己周凱旋牽頭在內(nei) 地舉(ju) 辦巡回路演,為(wei) 公司入內(nei) 地市場鋪路。
設計出全世界最節能的LED燈泡的公司Nanoleaf(中文名:綠諾)就是其中幸運的一個(ge) ,李嘉誠年初接受媒體(ti) 采訪時曾盛讚Nanoleaf的創意,更親(qin) 手拚起一個(ge) Nanoleaf燈泡,這家公司也因此在內(nei) 地迅速躥紅。
7月14日,Nanoleaf在美國眾(zhong) 籌平台Kickstarter發布第二代產(chan) 品,這距離創意萌芽已經四年了。Nanoleaf兩(liang) 位創始人日前接受采訪時透露, Nanoleaf的新產(chan) 品增加了調解光線明暗的功能,進一步提升了節能空間。第二代燈泡每個(ge) 定價(jia) 40美元,會(hui) 現在Kickstarter銷售60天,下個(ge) 月就可以開始量產(chan) 。他們(men) 正在尋找中國內(nei) 地的合夥(huo) 人。
“李嘉誠效應”提高了Nanoleaf的知名度,也引來諸多投資人的關(guan) 注,但兩(liang) 位創始人一致堅持“錢不重要,理念更重要”。但當下的任務則是尋覓內(nei) 地合夥(huo) 人,實現今年內(nei) 打入內(nei) 地市場。
三個(ge) 80後的一時衝(chong) 動
一個(ge) 成熟穩重,一個(ge) 機靈精明,再加一個(ge) 技術宅,三個(ge) 80後的年輕人擦出的火花就是Nanoleaf。這裏說的三個(ge) 人是Nanoleaf的三位創始人Gimmy Chu(朱嘉鈞)、Christian Yan(閆思成)和Tom Rodinger。
三人均畢業(ye) 於(yu) 多倫(lun) 多大學,三四年前,有著全職工作的他們(men) 曾想在太陽能領域開創一番事業(ye) 。陰差陽錯,在廣交會(hui) 考察太陽能供應商時,Nanoleaf的研發靈魂Tom的目光卻被LED燈泡吸引,並固執地決(jue) 定放棄太陽能。三個(ge) 人命運因Tom的“一時衝(chong) 動”而改變。
“當初Tom有了節能LED的想法之後,我們(men) 頻繁討論,每周都開會(hui) ,當時我在中國,Gimmy和Tom在多倫(lun) 多,我們(men) 就靠微信溝通。”Christian回憶道。2013年1月,Nanoleaf在Kickstarter上開始集資,原本隻想募集2萬(wan) 美元,最後卻收到了高達27萬(wan) 美元的資金。
Nanoleaf第一代燈泡雖然定價(jia) 高達35美元,但推出後8個(ge) 月時間裏,平均每個(ge) 月銷售量達4000個(ge) 到5000個(ge) ,而這時Nanoleaf還仍處在市場測試階段。出乎創始人意料的熱賣僅(jin) 是開頭。接下來,Nanoleaf迎來了改變命運的重要時機—--進入李嘉誠的視線。
維港一個(ge) 月入股
“維港投資發現我們(men) 的時候,Nanoleaf已經可以盈利,所以當時根本沒有任何要融資的計劃。”Gimmy透露,李嘉誠會(hui) 向多倫(lun) 多大學捐獻資金,去年11月,多倫(lun) 多大學校長來港拜訪周凱旋,順便提及了Nanoleaf這個(ge) 項目,投資眼光精準的她立刻產(chan) 生興(xing) 趣。“我們(men) 被通知維港投資願意幫助我們(men) ,當時隻有一天時間準備。”Gimmy笑道,那時緊張的心情仍然可以清晰感受到。
維港投資向來低調,內(nei) 部如何運作幾乎無人知曉,給外界的感覺似乎全靠周凱旋一人當家。李嘉誠自己曾透露,當年隻用了5分鍾就決(jue) 定投資Facebook,而總共4.5億(yi) 美元的投入,已為(wei) 他帶來幾倍的回報。這些傳(chuan) 奇式的描述讓外人看來,李超人投資很隨意,依靠商業(ye) 嗅覺即可隻賺不賠。
事實上,以上都是“錯覺”。“維港投資的團隊很大,負責我們(men) 的團隊大約有三四個(ge) 人,見過幾次麵,他們(men) 決(jue) 策的過程與(yu) 其他投資公司類似,盡職調查來回多輪,但一共僅(jin) 用了一個(ge) 月的時間,我們(men) 就收到了維港投資的資金,已經算很快。”Christian說。後來經周凱旋牽線,Nanoleaf又引入了KPCB的資金。
Nanoleaf兩(liang) 位創始人對投資金額守口如瓶,因為(wei) 要遵守簽訂的法律條文。但透露,拿到資金後,最多是用於(yu) 研發,目前工程師團隊已經由從(cong) 前Tom1個(ge) 人擴展到6人。此外,也在打造自動化生產(chan) 線。Nanoleaf兩(liang) 周前獲得可以出口歐盟的CE認證,未來將有更大規模的生產(chan) 。
“維港投資作盡職調查那個(ge) 月裏,李嘉誠見了我們(men) ,他很高興(xing) 我們(men) 發明了全世界最節能的燈泡,是從(cong) 心裏支持。他對Nanoleaf的燈泡是如何拚起來有強烈的好奇心,一定要自己拚一個(ge) ,其實燈泡出廠時是拚裝好的,隻是為(wei) 了更清晰介紹產(chan) 品,才會(hui) 發布拚裝過程的視頻。”Christian笑說。正是李超人在這次會(hui) 麵掌握了拚裝的方法,才有了年初接受媒體(ti) 訪問時現場組裝的橋段。
股東(dong) 李嘉誠的無為(wei) 而治
對於(yu) 維港投資的管理方式,外界一直傳(chuan) 聞,維港非常尊重公司創始人的創意,向來堅持隻在對方尋求幫助時才出手。這一講法在Nanoleaf這裏得到證明。Gimmy說,之所以願意與(yu) 維港投資合作不僅(jin) 是因為(wei) 錢,而是因為(wei) 理念相同,他們(men) 也想改變世界,其他的放手讓公司去做。
“維港不會(hui) 像很多小型公司那樣,每周都會(hui) 打電話找你詢問情況,追得很緊,我們(men) 也會(hui) 經常碰麵,很多時候就是隨意聊聊天,如果需要他們(men) 的幫助,他們(men) 會(hui) 想辦法,我們(men) 在香港的辦公室就借用他們(men) 的,平時周凱旋如果看到有趣的東(dong) 西也會(hui) 發給我們(men) 。”Christian說。
從(cong) Nanoleaf的創立,談到未來的規劃,兩(liang) 位創始人既沒有表現出當下很多創業(ye) 者那種誇張的豪情壯誌,也沒有高水平的講故事技巧來推廣產(chan) 品的與(yu) 眾(zhong) 不同,自始至終都是淡淡地說道希望生產(chan) 的節能燈泡能改變世界。這種從(cong) 容不迫想必是維港投資“無為(wei) 而治”的最好的映射。聰明的投資既給了被投公司寬鬆的空間發揮創意,也獲得了信任。
維港投資不僅(jin) 管理上不插手,“也沒有給我們(men) 設定任何投資回報的要求。”兩(liang) 位投資者異口同聲說。沒有投資人的回報作為(wei) 壓力,Nanoleaf接下來在平衡盈利和擴大規模方麵也沒有太執著的規劃,更認為(wei) 現在談上市為(wei) 時過早。“我們(men) 會(hui) 希望每年都有新產(chan) 品出來,未來也會(hui) 擴展到其他節能領域。”Christian說。
Nanoleaf的節能LED燈泡目前主要銷往北美和歐洲,今年10月底將引入香港。但當下兩(liang) 位創始人最關(guan) 心的是找到內(nei) 地的合夥(huo) 人,今年內(nei) 可以將Nanoleaf的產(chan) 品引入內(nei) 地。“合適的合夥(huo) 人的關(guan) 鍵是雙方可以談到一個(ge) 好價(jia) 錢,到時就知道Nanoleaf的產(chan) 品在中國賣多少錢。”Gimmy笑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