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金屬鈑金新聞

著力“互聯網+” 智能製造發展聯盟獲支持

星之球科技 來源:自動化網2015-11-25 我要評論(0 )   

工信部將圍繞培育一批行業(ye) 智能製造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在重點行業(ye) 組織開展共性技術聯合攻關(guan) ,支持產(chan) 業(ye) 聯盟發展,開展試點示範,把行業(ye) 解決(jue) 方案能力提升作為(wei) 推進‘互聯網+製造...


工信部將圍繞培育一批行業(ye) 智能製造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在重點行業(ye) 組織開展共性技術聯合攻關(guan) ,支持產(chan) 業(ye) 聯盟發展,開展試點示範,把行業(ye) 解決(jue) 方案能力提升作為(wei) 推進‘互聯網+製造業(ye) ’的重要抓手。”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ye) 司、機械工業(ye) 信息中心指導下,全國智能製造發展聯盟2015年成員大會(hui) 暨“互聯網+製造創新”高峰論壇日前在京舉(ju) 辦。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ye) 司副司長安筱鵬在會(hui) 上做出上述表示。

 

 
           找準四個(ge) 著力點

  
當大家討論2.0補課、3.0普及、4.0示範的時候,我們(men) 需要思考的一個(ge) 問題是,企業(ye) 是通過自學提高水平實現趕超,還是到外麵請一個(ge) 資深的專(zhuan) 業(ye) 教師呢?

  
實際上,第一種方案對於(yu) 自學能力比較強的企業(ye) 比較適用;對於(yu) 千千萬(wan) 萬(wan) 的中國製造企業(ye) 而言,在實踐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道路上,需要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專(zhuan) 業(ye) 知識紮實、行業(ye) 經驗豐(feng) 富、實戰能力強的係統解決(jue) 方案商。安筱鵬強調,把提升行業(ye) 係統解決(jue) 方案能力作為(wei) 推進“互聯網+製造業(ye) ”的著力點,有以下幾個(ge) 方麵原因。

  
第一,有需求。站在企業(ye) 的角度來看,互聯網與(yu) 工業(ye) 融合、製造業(ye) 智能化轉型麵臨(lin) 一係列挑戰,製造單元如何連成智能生產(chan) 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工業(ye) 控製係統如何與(yu) 製造執行係統、企業(ye) 管理係統實現集成?多年前的老舊設備上的數據如何采集、傳(chuan) 輸、處理?研發、生產(chan) 、倉(cang) 儲(chu) 係統如何有效對接?這些都需要一批行業(ye) 解決(jue) 方案企業(ye) 來參與(yu) 。在國內(nei) 橡膠輪胎行業(ye) ,由於(yu) 有青島軟控等一些提供智能工廠“交鑰匙工程”的企業(ye) ,大大提升了我國橡膠輪胎行業(ye) 整體(ti) 競爭(zheng) 優(you) 勢。

  
第二,有市場。中國智能製造及行業(ye) 係統解決(jue) 方案市場可以用四個(ge) “最”來概括:一是最大,智能製造的市場規模最大。僅(jin) 以機器人為(wei) 例,中國製造業(ye) 目前每萬(wan) 名員工隻使用36台工業(ye) 機器人,到2018年中國工業(ye) 機器人新安裝量將超過三分之一。二是最快,市場增速最快。仍以工業(ye) 機器人為(wei) 例,2014年中國工業(ye) 機器人銷售額同比增長56%,居全球第一,預計未來五年年均增速將保持在25%左右,遠超過15%的全球工業(ye) 機器人銷售額年均增速。三是最全,中國擁有39個(ge) 工業(ye) 大類191個(ge) 中類526個(ge) 小類,是各國中惟一擁有聯合國產(chan) 業(ye) 分類中全部工業(ye) 門類的國家.四是最複雜,國內(nei) 不同行業(ye) 、不同地區的企業(ye) ,有些處於(yu) 2.0要補課,有些處於(yu) 3.0待普及,有個(ge) 別企業(ye) 處於(yu) 4.0需示範。這對於(yu) 係統解決(jue) 方案提供商提出更大的挑戰,而中國的本土解決(jue) 方案企業(ye) 更熟悉自己的市場。

 

第三,有路徑。一方麵,係統解決(jue) 方案企業(ye) 成長有成功的路徑和模式。近年來,國內(nei) 有來自工業(ye) 軟件、智能裝備、零部件等不同領域的企業(ye) ,不斷拓展業(ye) 務範圍和領域,成功轉型為(wei) 行業(ye) 智能製造係統解決(jue) 提供商,如青島軟控從(cong) 提供橡膠輪胎配料工序的控製軟件,逐步延伸到配料輔機、加工設備等硬件產(chan) 品,再發展為(wei) 全生命周期管理係統。

  
另一方麵,係統解決(jue) 方案企業(ye) 培育有比較成功的做法。近年來,地方工信行業(ye) 主管部門圍繞如何形成和提升行業(ye) 係統解決(jue) 方案能力進行著積極的研究探索。浙江省在推進機器換人、騰籠換鳥的過程中,支持成立了一批裝備電子重點企業(ye) 研究院,培養(yang) 出一批各具發展特色及競爭(zheng) 實力的解決(jue) 方案廠商。

  
第四,有動力。麵對當前傳(chuan) 統工業(ye) 智能化轉型的廣闊市場,麵對企業(ye) 提升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的迫切需求,麵對尚未被國際跨國公司壟斷的新形勢,許多國內(nei) 企業(ye) 紛紛拓展業(ye) 務進軍(jun) 智能製造係統解決(jue) 方案市場,在實踐中能力不斷提升。如沈陽新鬆機器人在做強傳(chuan) 統的裝配型搬運機器人基礎上,積極拓展智能裝備和智能倉(cang) 庫係統解決(jue) 方案等新業(ye) 務。

 

  把握三個(ge) 新理念

  
安筱鵬說,前期,工信部在推進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過程中,對於(yu) 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如何與(yu) 傳(chuan) 統製造業(ye) 融合有一些新的理念。這些理念對於(yu) 致力於(yu) 投身行業(ye) 智能製造解決(jue) 方案的企業(ye) 仍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yi) 。具體(ti) 來講有三個(ge) 理念。

  
一是集成是重點。對於(yu) 企業(ye) 信息化而言,難點在集成,重點在集成,突破點也在集成。集成應用是德國工業(ye) 4.0的關(guan) 鍵詞,提出了橫向集成、縱向集成和端到端集成,兩(liang) 化融合評估標準把企業(ye) 信息化水平分為(wei) 基礎建設、單項應用、綜合集成、創新引領四個(ge) 階段。集成也是行業(ye) 智能製造係統解決(jue) 方案能力提升的關(guan) 鍵詞,能不能解決(jue) 工業(ye) 控製與(yu) 製造執行係統、製造執行與(yu) 經營管理、設計與(yu) 製造的集成、產(chan) 供銷集成等一係列問題,是行業(ye) 係統解決(jue) 方案能力提升的重要體(ti) 現。

  
二是數據是靈魂。在“互聯網+”背景下,數據是資產(chan) 、是資源,是一種新的生產(chan) 管理要素。數據的及時性、完整性、準確性,數據開發利用的深度和廣度,數據流、物流、資金流的協同水平和集成能力,數據流動的自動化水平,乃至數據驅動型企業(ye) 的形成,決(jue) 定了企業(ye) 未來核心競爭(zheng) 力的來源。從(cong) 傳(chuan) 統製造業(ye) 角度看,生產(chan) 裝備的自動化解決(jue) 的是大規模生產(chan) 的問題,即成本、質量和效益。而數據流動的自動化解決(jue) 的是大規模定製的問題。隻有數據的自動流動,形成智能數據,才能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個(ge) 性化定製帶來的成本、質量、效果等問題,解決(jue) 生產(chan) 的不確定性、多樣性和複雜性問題。對於(yu) 行業(ye) 係統解決(jue) 方案企業(ye) 而言,能不能把各種生產(chan) 裝備、工藝生產(chan) 、經營管理、客戶需求等各種數據及時、準確、完整的收集、傳(chuan) 輸、加工和執行,能不能構建麵向企業(ye) 全業(ye) 務、全流程、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的數據流方案,是解決(jue) 方案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的表現。

  
三是能力是主線。能力是相對於(yu) 企業(ye) 麵臨(lin) 的問題而言的,相對於(yu) 企業(ye) 麵臨(lin) 的各種問題,能力總是不足的,尤其是在信息化背景下,麵向個(ge) 性化定製、柔性製造等新的生產(chan) 組織方式,傳(chuan) 統企業(ye) 在提升傳(chuan) 統能力的同時,需要培育新的核心競爭(zheng) 力,企業(ye) 在推動信息技術應用過程中,企業(ye) 的技術、裝備、係統、流程、管理、組織、商業(ye) 模式、發展戰略的創新、調整、優(you) 化,最終都要轉化為(wei) 競爭(zheng) 優(you) 勢,轉化為(wei) 成本、質量、效益、服務以及市場占有率、客戶滿意度、勞動生產(chan) 率等的提高。這是提升行業(ye) 係統解決(jue) 方案能力的核心目標,是對既有發展模式和組織業(ye) 態的重構。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