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中光工業(ye) 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屹博士(中)向記者介紹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實驗室引入深圳落戶的過程。記者 劉羽潔 攝
“激光照明技術是世界級、顛覆性的新一代照明技術,影響和帶動的產(chan) 業(ye) 將達到萬(wan) 億(yi) 級規模。”專(zhuan) 家、深圳市中光工業(ye) 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屹博士通過牽線搭橋,將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實驗室引入深圳落戶,意味著深圳在激光照明領域躋身世界前列方麵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未來,這家由諾獎得主領銜的實驗室,將在激光照明產(chan) 業(ye) 化過程中扮演“大腦”和“智庫”的角色,成為(wei) 技術和人才的“寶庫”。
激光照明將取代LED
2016年12月13日,深圳市中光工業(ye) 技術研究院暨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實驗室在深圳南山區正式揭牌。這是一家從(cong) 事激光照明等工業(ye) 技術攻關(guan) 、致力於(yu) 技術產(chan) 業(ye) 化的民辦非企業(ye) 單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藍光LED與(yu) 藍色激光發明人中村修二教授擔任實驗室主任,負責實驗室的牽頭組建和後續運營工作。
在很多專(zhuan) 家眼中,激光照明將是照明行業(ye) 的下一個(ge) 風口。 “藍光之父”中村修二曾公開表示:未來10年,激光照明將取代LED照明。
激光照明的效率是LED的上千倍,不僅(jin) 能增加投射距離,提高安全性,同時其體(ti) 積更小、結構更緊湊。除了照明領域,激光顯示在投影機、數字院線、電視、舞台燈、大屏拚接、汽車等領域,都將有廣泛的應用。
將科研成果產(chan) 業(ye) 化,使它產(chan) 生經濟價(jia) 值和社會(hui) 價(jia) 值,是實驗室創立的初衷之一。而決(jue) 定引進中村教授及其團隊,看重的不僅(jin) 是其具備頂尖的科研能力,還有出眾(zhong) 的技術轉化能力。
“中村教授此前長期在企業(ye) 任職,主導企業(ye) 技術的研發,還創辦了自己的公司。他對科技應用和產(chan) 業(ye) 化有著切身的體(ti) 會(hui) 。這種科研和從(cong) 業(ye) 背景是市政府與(yu) 合作方所賞識的。” 李屹表示,盡管激光照明目前還處於(yu) 技術萌芽階段,產(chan) 業(ye) 鏈並不成熟,技術上還麵臨(lin) 諸多問題。但中村實驗室裏產(chan) 出的前沿科技成果,應用在深圳這片重要的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聚集地上,“將會(hui) 產(chan) 生巨大的產(chan) 業(ye) 效應”。
實驗室將成產(chan) 業(ye) “大腦”
推動激光照明產(chan) 業(ye) 化的切入口,將鎖定在汽車照明大燈上。“鹵素燈非常耗能,LED燈亮度又不夠理想,兼具節能和亮度的激光將是最好的選擇。”李屹介紹說,一旦降低激光生產(chan) 成本,激光大燈將會(hui) 迅速主導汽車照明市場。
中村實驗室的創建,將加速以激光照明為(wei) 代表的新一代照明技術產(chan) 業(ye) 在深圳的孵化,深圳有望成為(wei) 國際激光照明領域源頭創新的排頭兵。
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實驗室核心團隊由中村教授親(qin) 自帶隊,配備包括美國國家工程院(NAE)院士史蒂文·登巴斯在內(nei) 的眾(zhong) 多來自美國矽穀等地的科研骨幹,並吸引大量本土高端研發人員加入,形成實力強大的國際化研發團隊。實驗室與(yu) 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了廣泛合作關(guan) 係。
李屹透露,未來3至5年,研究院(實驗室)計劃引進50至100名光學、電子、材料、物理、機械設計、精密製造等學科領域的專(zhuan) 業(ye) 人才及配套人員,保障項目研發的人力資源供應,同時做好產(chan) 業(ye) 化人才的儲(chu) 備和培養(yang) 工作。
“廣泛吸納、引進尖端人才,把實驗室建成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研發人員培養(yang) 基地和技術研究基地,推進激光照明等工業(ye) 技術的應用和開發及產(chan) 學研合作,進而為(wei) 深圳激光照明產(chan) 業(ye) 化提供智力支撐。”李屹這樣描述實驗室的願景。(記者 聞坤 實習(xi) 生 李寶華)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