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工業製造

“機器換人”的大趨勢下,企業及工人究竟何去何從?

星之球科技 來源:工控網2017-08-16 我要評論(0 )   

2017年8月8日,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然而,小編在心係四川同胞安危的同時發現,在地震發生後的十幾分鍾後(即8月8日21時37分15秒),中國地震...

2017年8月8日,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然而,小編在心係四川同胞安危的同時發現,在地震發生後的十幾分鍾後(即8月8日21時37分15秒),中國地震台網機器人自動完成稿件編寫,全程僅用25秒便出稿540字,並配發4張圖片,內容包含速報參數、震中地形、熱力人口、周邊村鎮、周邊縣區、曆史地震、震中簡介、震中天氣8大項。
 
25秒的時間,當小編還在處在驚愕中時,機器人已經迅速整合信息資源,完成540字的稿件。難道,小編這是要失業的節奏嗎?
 
地震發生的18分鍾後,基於對地震信息的高度關注,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在由“中國地震台網”官方微信推送的通報中,最後一段寫到“以上內容由機器於2017年8月8日21時37分15秒自動編寫,用時25秒”。實際上,機器人寫稿早在去年就已在網絡上掀起一番不小的浪潮。
 

 
 
這不僅是發布時間最早的一條地震速報,而且內容豐富詳盡,各種參數應有盡有,同時還配發圖片。由此看來,在利用智能、算法和數據處理等方麵,機器人寫稿相比傳統媒體確實有著極大的優勢。事實上,隨著大數據計算等人工智能科技的高速發展,“機器換人”的話題已經被各大媒體炒的熱火朝天,就寫稿機器人而言,各方呼聲褒貶不一:
 
 
其實,無論機器人智能化水平達到如何高的層麵,終究隻是輔助人類,提升人工生產效率的工具。就拿這次四川九寨溝地震事件來說,盡管寫稿機器人所撰寫的稿件內容一應俱全,但是關於此次地震的詳細原因並沒有描述,原因為何?目前大部分機器人稿件主要是通過現有數據、資料,快速搜集加工編製而成,而寫稿機器人本身並不具備思考分析能力,這也就是人類區別於機器人的獨特之處。
 
“機器換人”替換的不僅是體力活
 
自AlphGo在圍棋大戰中大勝世界著名選手李世石之日起,便意味著在未來的幾十年演化中,機器人不僅將逐漸替代人類重複、枯燥、機械的體力活,甚至替代具有高精度、高腦力的勞動。過去機器代替了人手,而人工智能的革命將替代人類大腦。
 
《紐約時報》曾發表了一篇對GoogleBrain團隊的深度報道,在這篇名為《A.I.的偉大覺醒》的文章中,作者劉易斯-克勞斯(Gideon Lewis-Kraus)介紹了穀歌如何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改造了穀歌翻譯,以及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將如何徹底變革計算機。
 
 
 
文中指出,人們對於人工智能的認識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對於十幾年前的人們來說,穀歌地圖絕對是一個有說服力的人工智能範例,它可以做到任何一個會讀地圖的人類所能做到的事情,並且更加快速和準確;它還可以做到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比如評估交通狀況、計劃最優路線等等。然而在今天的人們看來,穀歌地圖隻能接收直接的指令並盡量高效地滿足這個需求,我們對人工智能的期待顯然在提高。
 
“人口紅利”消失,無人工廠上線
 
自從人工智能出現後,“人口紅利”不再是中國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優勢,“機器換人”成為工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其為製造業企業帶來的最大便利就是使企業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傳統製造業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往往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搬運和周轉,效率極低。隨著智能製造浪潮來襲,傳統製造業要想繼續生存,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海爾無人工廠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為滿足不同用戶的定製需求,海爾打造出一條可柔性選配產品、擴展加工能力、換模相應需求的自動化生產線。在工業4.0浪潮席卷全球的情況下,海爾無人工廠成為中國製造2025率先落地的最佳樣本。原本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傳統流水線,升級為全自動化的機器人後,生產效率大大提升。
 
小編個人認為,“機器換人”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機器換人”最終確實會使一部分工人下崗,但新技術出現後再淘汰部分勞動力的同時,也創造了新的更高層次的勞動力需求。對於企業而言,加快專心升級必然會使企業經理一段時間的“陣痛”,資金和人力等方麵的製約也不可避免,在“機器換人”成為大勢所趨的情況下,製造業企業在這個風口浪尖上,應把握有利時機,主動謀求改變,讓“機器換人”成為企業發展的一把利劍,在中國製造的前進之路上劈波斬浪、勇往直前!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