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芯片/顯示

激光顯示技術的發展曆程及基本原理

Nick 來源:電子發燒友網2018-12-20 我要評論(0 )   

激光顯示技術是繼黑白顯示、彩色顯示、數字顯示之後的第四代顯示技術。在眾(zhong) 多不斷發展的顯示技術中,激光顯示技術代表顯示技術未來發展的趨勢和主流方向,是未來顯示領...

激光顯示技術是繼黑白顯示、彩色顯示、數字顯示之後的第四代顯示技術。在眾(zhong) 多不斷發展的顯示技術中,激光顯示技術代表顯示技術未來發展的趨勢和主流方向,是未來顯示領域競爭(zheng) 的焦點。

激光顯示技術的發展曆程及基本原理 

圖1:激光顯示技術與(yu) 其它顯示技術色域空間對比


激光顯示技術的發展曆程

激光器發明不久,人們(men) 就開始了激光顯示的研究,1996年以前使用氣體(ti) 激光器為(wei) 光源,實現了掃描式激光全色顯示,但因氣體(ti) 激光壽命短,效率低,體(ti) 積龐大而不能實用化,近年來,由於(yu) 半導體(ti) 激光器(LD)和LD泵浦的全固態激光器(DPL)的快速發展,打開了激光顯示技術向產(chan) 業(ye) 發展的大門。國際上德、日、美、韓等國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全固態激光顯示技術的研究。國際顯示巨頭已認識到“一次顯示領域的革命”的到來。國際上如日本Sony,三菱電氣、精工愛普生、韓國三星、美國德州儀(yi) 器、德國歐士朗、耶拿光學等巨頭正在加緊該技術的研發。


目前,國際激光顯示技術已發展到產(chan) 業(ye) 化前期階段,核心關(guan) 鍵技術的工業(ye) 化和配套產(chan) 業(ye) 的培育以及應用示範成為(wei) 當前的發展重點。未來5~10年是全球以及我國激光顯示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關(guan) 鍵時期:一方麵未來十餘(yu) 年間,目前的主流平板顯示技術將麵臨(lin) 產(chan) 業(ye) 的新一輪升級換代,市場前景廣闊;另一方麵激光顯示關(guan) 鍵技術已經得到初步解決(jue) ,我國也已經擁有和掌握了部分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產(chan) 權,總體(ti) 技術國際先進,色域覆蓋率等關(guan) 鍵技術國際領先,優(you) 勢顯著。在國家863計劃“八。五”、“九。五”和“十。五”的持續支持下,以及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堅持自主創新,優(you) 勢單位密切合作,由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組織,各單位共同努力,在激光全色顯示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


2002年9月在國內(nei) 首次實現全固態激光全色顯示,目前已研製出60英寸激光家庭影院、84英寸及140英寸大屏幕激光顯示樣機,並且在2006年5月研製成功200英寸大屏幕激光顯示工程樣機,形成的色域國際最大,可顯示世界上最豐(feng) 富的色彩,總體(ti) 水平與(yu) 國際同步,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多項成果達到國際領先、先進水平,在晶體(ti) 材料、全固態三基色激光、激光顯示等關(guan) 鍵器件和技術方麵均有自己的專(zhuan) 利保護。我國已具備自主發展、逐步實現產(chan) 業(ye) 化、建立激光顯示民族產(chan) 業(ye) 的條件。激光全色顯示將成為(wei) 未來高端顯示的主流,在公共信息大屏幕、數碼影院、家庭影院、飛行員模擬訓練、天文觀測、大屏幕指揮顯示係統、水幕成像表演以及個(ge) 性化頭盔顯示係統等領域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現在我們(men) 正按照中科院院長路甬祥院士“激光顯示是顯示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應當逐步實現產(chan) 業(ye) 化” 的指示,努力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使激光顯示早日進入市場。2008年奧運會(hui) 我國將以“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向全世界展現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成就和中國人民自強不息、奮發有為(wei) 的精神風貌,也為(wei) 激光顯示技術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曆史機遇。以大屏幕激光投影顯示係統MOC指揮係統應用為(wei) 契機,扭轉我國前三代顯示技術“無自主知識產(chan) 權,受製於(yu) 人”的被動局麵,占領未來顯示的主流市場。


國內外激光顯示技術發展現狀

國際上激光顯示技術的發展概況2002年全世界顯示市場銷售額約500億(yi) 美元,預計到2026年的年銷售額將達5000億(yi) 美元。正因為(wei) 如此巨大的市場,當前日、韓、美等國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開發激光顯示技術,意欲爭(zheng) 奪下一代顯示器件的國際市場。曾在LCD,PDP以及數字電視的開發競賽中占盡先機的日本產(chan) 業(ye) 界,將激光顯示技術稱之為(wei) “人類視覺史上的革命”。日本政府高度重視激光顯示技術,現在正以國家的力量加速開發,意欲保持其顯示器產(chan) 業(ye) 大國的地位。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包括日本Sony公司、日本三菱電氣公司、韓國三星電子、LG公司以及美國Laser Power公司等。1985年,在築波世博會(hui) 的會(hui) 場上,Sony公司用CRT排列型布置了高25米、長40米的巨型電視牆,引起強烈反響。2005年愛知世博會(hui) 上,日本Sony公司推出了代表當時最新的激光顯示係統--“地球的屋子”。長50米,高10米,整個(ge) 球形屏幕實現了無縫拚接。同時在拚接技術基礎上,集成出一套單元6m2,總麵積500 m2的激光影院。觀眾(zhong) 在屏幕上可以看到30米的長須鯨緩緩遊動的身姿,這一先進顯示技術應用以世博會(hui) 為(wei) 契機向世界展示了日本Sony公司的最尖端成果;2006年2月,日本三菱電氣宣布研製成功激光背投電視,色域覆蓋率為(wei) 135%NTSC,對比度4000:1,並計劃建設中試生產(chan) 線,預計2008年前後投入生產(chan) 。2006年3月,日本精工愛普生公司宣布與(yu) 美國Novalux戰略合作,共同開發激光顯示技術,預計將在2012年前後進入家庭顯示市場。在曆史上Sony公司的彩色電視顯示係統、西鐵成的精工手表等產(chan) 品均是借奧運會(hui) 之契機獲得全世界的廣泛認同,形成了高科技應用的世紀典範。


國內激光顯示技術現狀

我國在激光顯示技術的研究方麵具有十分堅實的基礎。通過國家863計劃等科學計劃的周密部署,已經建立了從(cong) 核心光學材料與(yu) 器件、半導體(ti) 與(yu) 全固態激光器至整機集成的完整技術鏈,為(wei) 我國自主發展下一代顯示技術奠定了技術基礎和良好的發展環境。在國家863“十五”計劃期間,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在曹健林院長組織領導、許祖彥院士的指導下,以大色域、大屏幕激光顯示技術研究為(wei) 重點,研製成功60英寸、84英寸、140英寸和200英寸大屏幕激光顯示樣機,相關(guan) 產(chan) 品在國內(nei) 專(zhuan) 業(ye) 科技博覽會(hui) 和顯示技術展覽會(hui) 上多次獲獎,受到業(ye) 界人士的廣泛高度評價(jia) 。在2006年1月10日,中科院與(yu) 信息產(chan) 業(ye) 部聯合科技成果鑒定的結果為(wei) ,“總體(ti) 技術國際先進,色域覆蓋率等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擁有很好的研究基礎。我國專(zhuan) 利占世界專(zhuan) 利總數的30%,涉及到激光顯示的主要關(guan) 鍵環節,在激光器件、勻場、消相幹和整機技術占有優(you) 勢;其中,本工程投標單位擁有國內(nei) 激光顯示專(zhuan) 利的75%以上,在國內(nei) 激光顯示領域居於(yu) 絕對領先的地位。


激光顯示技術基本原理

激光顯示技術以紅綠藍三基色激光作為(wei) 顯示光源,與(yu) 原有的陰極射線管(CRT)、液晶(LCD)和等離子體(ti) (PDP)等顯示技術相比,在顯示係統工藝構成上取得了光源升級換代的重大發明,在色度學方麵實現了重大突破。由於(yu) 激光為(wei) 線譜,色飽和度高,色彩鮮豔;又由於(yu) 激光譜線豐(feng) 富,可以選擇實現大色域顯示,因此可顯示超過CRT、LCD和PDP兩(liang) 倍以上的色彩,解決(jue) 顯示技術領域長期以來懸而未決(jue) 的大色域色彩再現的難題。

激光顯示技術的發展曆程及基本原理

所以,激光顯示技術能夠最完美地再現自然色彩,是繼黑白顯示、彩色顯示、數字顯示之後的第四代顯示技術。激光全色顯示技術以紅、綠、藍激光為(wei) 光源,其工作原理如圖1.1所示:紅、綠、藍三色激光分別經過擴束、勻場、消相幹後入射到相對應的光閥上,光閥上加有圖像調製信號,經調製後的三色激光由X棱鏡合色後入射到投影物鏡,最後經投影物鏡投射到屏幕,得到激光顯示圖像。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