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緊緊抓住國家發展3D打印的機遇,不斷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和質量,在鞏固3D打印領域領先優勢的同時,搶占產業發展的製高點。截至2015年4月,陝西共有3D打印相關公開發明專利申請1106件,授權390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1221件,專利數量居全國前列,3D打印設備、材料及其應用相關專利占到全國的一半。
2016年11月,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正式落戶陝西,這是我國第二個國家級製造業創新平台。至此,陝西3D打印產業“一中心三基地”產學研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即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和西安高新區研發示範推廣基地、渭南高新區教育培訓生產基地、西安醫學3D打印示範基地。
隨著創新型省份建設的深入推進,陝西3D打印產業得到快速發展。2017年5月20日,隸屬於西北工業大學的西安鉑力特激光成形技術有限公司,在倫敦獲得全球第一屆年度3D打印行業OEM(企業)大獎,這是中國唯一獲此殊榮的金屬3D打印企業。在生物醫療3D打印領域,西安交通大學開展的3D打印個性化人工假體製造研究與應用,獲得標誌性進展。在非金屬3D打印領域,西安交通大學創新陶瓷材料3D打印成形工藝,成功攻克了基於立體光固化成型法(SLA)3D打印的型芯、型殼一體化製備關鍵技術,解決了空心葉片鑄型強度和精度問題,滿足了國內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空心葉片研製的技術需求。在金屬3D打印領域,西北工業大學突破鋁合金選區激光熔化(SLM)成形設備多項整機設計和控製關鍵技術,研製了國內首台專門針對鋁合金高精度激光選區熔化成形工藝實驗平台。
“一中心三基地”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陝西製造業的創新升級。截至2018年年底,陝西省3D打印研發生產企業超過80家,年營業收入5億多元,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十三五”期間,陝西3D打印產業將實施高端設備製造、生物組織製造、大型精密部件製造與修複、普及型打印機製造“四大工程”。依托陝西省3D打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力爭到2020年,陝西將建成較為完善的區域增材製造科技創新體係和產業體係,整體技術保持國內領先水平,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新契機,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在西安揭牌

9月25日,在西安舉(ju) 辦的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hui) 上,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揭牌。這對於(yu) 陝西省加快突破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提升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具有重要意義(yi) 。
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作為工信部首批布局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2016年12月23日獲批籌建,落戶陝西。該創新中心以國家戰略目標和製造業創新發展為導向,麵向航空航天、生物醫療、文化創意、汽車製造、建築能源等領域的應用,瞄準前沿共性關鍵技術,通過多學科交叉創新和“政產學研金用”協同創新,帶動整個製造業轉型升級。
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由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清華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5所大學及13家重點企業共同組建,注冊資金1.35億元。
目前,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已成立課題組11個,自主發起研發項目7個;申請專利147項,其中發明專利86項,軟件著作權登記9項,孵化企業3家,製定行業標準7項,獲得我國首例個性化醫療注冊證,為國內外企業提供技術服務50餘項。其聯盟成員已發展224家,其中產業上下遊企業144家、高校院所58家、海外企業7家。同時,該創新中心與德國西門子、美國GE公司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被批準為陝西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該創新中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升,麵向航空航天、醫療等領域,開展研發和製造服務,累計收入1.26億元,初步形成了以技術成果轉化、委托研發和為行業提供技術服務等方式獲得收入的自我發展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