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樹文 本報記者 王 春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 2”號、深海勇士號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12月3日,在上海舉(ju) 行的第20屆中國國際海事會(hui) 展上,中國船舶領域重大創新成果集中亮相。其中,於(yu) 今年6月交付的全球首艘30.8萬(wan) 噸超大型智能原油船(VLCC)也在本次展會(hui) 上首次亮相。
據了解,VLCC由中國船舶集團大船集團建造,是全球首艘獲得智能貨物管理符號(C)的智能船舶,填補了國際空白。該船的成功建造不僅(jin) 在世界大型遠洋智能船舶發展進程中具有裏程碑意義(yi) ,也代表中國開啟了全球超大型油船智能航運新篇章。
智能VLCC示範船“凱征”輪智能成果顯著,通過構建服務智能係統的網絡信息平台,實現了船舶航行輔助自動駕駛、智能液貨管理、綜合能效管理、設備運行維護、船岸一體(ti) 通信五大智能功能。該船首次將全船的感知和信息采集點擴展了兩(liang) 倍以上,是全球第一艘獲得中國船級社(CCS)i-SHIP(I,N,M,Et,C)及OMBO一人駕駛船級符號的VLCC。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VLCC配備智能液貨管理係統,不僅(jin) 實現了液貨相關(guan) 係統的集中監測,還可提供有效的輔助操作決(jue) 策;完成了開闊水域輔助避碰決(jue) 策功能的實船驗證,提高了船舶航行安全;此外,還搭建了船岸、船船智慧通訊網絡鏈路,實現了船岸、船船之間大數據的互通與(yu) 共享;應用了“平台+N個(ge) 應用”的理念,為(wei) 船企發展製造+服務積累了寶貴經驗。
重大技術創新成果給中國船舶集團帶來大量訂單。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與(yu) 合作夥(huo) 伴簽署了近300億(yi) 元的船海項目,包括大連船舶重工與(yu) 招商輪船簽署了4艘VLCC項目建造合同,重慶川東(dong) 船舶重工與(yu) 中遠海運(上海)有限公司2艘1.38萬(wan) 噸不鏽鋼化學品船項目、外高橋與(yu) 工銀租賃2+2艘21萬(wan) 噸散貨船項目、外高橋與(yu) EPS公司2+2或2+3艘21萬(wan) 噸散貨船項目建造合同等共計8批合同。
記者獲悉,我國船舶工業(ye) 發展的主力軍(jun) 合並為(wei)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並於(yu) 今年11月26日舉(ju) 行成立大會(hui) 。在過去20年中,我國船舶工業(ye) 企業(ye) 在VLCC、大型LNG船、VLGC、VLOC、超大型集裝箱船、30萬(wan) 噸級 FPSO、3000 米水深半潛式鑽井平台、極地科考破冰船等領域取得一係列曆史性的突破,引領中國船舶工業(ye) 向高端轉型,有力支撐了中國崛起為(wei) 世界造船大國。
中國船舶集團黨(dang) 組書(shu) 記、董事長雷凡培介紹,新成立的中國船舶集團有科研院所、企業(ye) 單位和上市公司147家,其中包括68個(ge) 國家級創新平台,資產(chan) 總額 7900 億(yi) 元,擁有我國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產(chan) 品研發能力,能夠為(wei) 客戶設計建造符合全球船級社規範、滿足國際通用技術標準和安全公約要求的各類船舶海工裝備,是當前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造船集團,是推動全球海洋事業(ye) 發展的重要力量。
記者從(cong) 展會(hui) 上獲悉,航運和造船業(ye) 正在加速向智能、綠色、安全、高效方向轉型,智能化、輕量化、綠色環保正在成為(wei) 船舶技術研究方向。如由中國船舶集團704所與(yu)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智慧航海(青島)科技公司聯合研發的自主航行船舶(MASS)遠程運控係統,即通常說的無人駕駛船,可自主規劃航行航線,並發送至船端係統執行自主航行,也可對MASS進行遠程遙控操作。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