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中國一直是全球製造業的強國,作為一個領先的低成本製造業供應商,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全球增材製造產業中,中國還在增加其在增材製造技術方麵的份額,投資於研發、新技術和應用。
盡管如此,對於許多中國製造企業來說,對於3D打印技術及其最終將在工業生產中扮演的角色,仍然存在保留意見。例如,大多數接受調查的製造商表示,AM主要適用於原型製造,而非最終用途生產。許多製造商擔心,隨著全球AM應用的增長,中國作為製造業領頭羊的地位可能會受到挑戰。
數字化製造的力量
盡管持保留意見,但三分之一的中國製造商強烈認為,3D打印將成為比傳統製造更重要的工藝。甚至有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為這將取代傳統的製造業。然而,就目前的技術現狀而言,絕大多數人仍認為僅適合於原型應用——有63%的人認為AM已經成熟到足以生產視覺原型,有34%的人認為它適合於功能性原型,隻有11%的人認為該技術已經為最終用途的生產做好了準備。
在這項技術的主要好處中,72%的人認為設計自由是3D打印的最大優勢。而66%的受訪者表示,定製是一項關鍵優勢;51%的受訪者表示,更快地將產品推向市場的能力也很重要。76%的製造商認為,與傳統工藝相比,增材製造是一種更可持續的製造方法。
考慮到增材製造的局限性及其采用,49%的中國製造商認為有限的材料範圍是主要障礙。另一個主要挑戰是成本,42%的人認為設備的成本是阻礙應用的因素;39%的人認為材料的成本過高。
除了成本和材料的選擇之外,調查還顯示缺乏技能是一個很大的障礙(41%)。這些限製的結合影響了中國製造商對這項技術的看法:僅有15%的受調查企業正在考慮采用這項技術,而65%的公司還未認真考慮過這項技術。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大多數製造商根本不使用增材製造。很大一部分受訪者(44%)表示,他們更願意與外部3D打印服務提供商合作,而不是在內部采用AM。有趣的是,40%的參與者表示,他們將采用混合模式,內部部分3D打印+外包給外部服務商。
隨著增材製造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世界範圍內的應用不斷增長,質疑這種技術將如何影響經濟和全球製造業市場是完全合理的。由於AM計劃鼓勵本地化、按需生產,它可能會影響中國製造業的領先地位。
莫特解釋說:“中國在製造業方麵仍然具有競爭優勢。我相信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仍將是全球製造業強國。然而,中國也明白,中國需要提升製造業競爭力,以麵對日益激烈的競爭,並擺脫成為“世界低成本工廠”的局麵。3D打印在這個計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調查顯示,40%的受訪者認為3D打印有可能擾亂全球的商品分銷模式。有一半的中國製造商認為,隨著AM在全球範圍內得到越來越多的采用,它將挑戰中國在製造業中的領先地位。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3D打印使用率不會上升——49%的受訪者認為,在未來五年內,中國采用3D打印的比例將增加一倍(也有39%的受訪者表示,3D打印的使用隻會略有增加。)。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