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特約記者 李強 記者 劉揚】據美國《大眾(zhong) 機械》網站報道,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官方武器裝備采購網站近日向承包商發布了關(guan) 於(yu) 機載激光武器的招標書(shu) 。這引發外界對機載激光武器的廣泛關(guan) 注。實際上,俄羅斯已經為(wei) 蘇-57戰鬥機配備了可用於(yu) 幹擾來襲紅外製導導彈的激光器,而美國也正在發展能擊落來襲導彈的機載激光器。機載激光武器將要如何改變未來空戰模式呢?
美俄都在發展機載激光器
《大眾(zhong) 機械》網站的報道稱,美國空軍(jun) 已經展現出對機載激光武器的興(xing) 趣。美國空軍(jun) 想要在KC-135空中加油機上安裝自衛用激光吊艙。盡管KC-135裝備了箔條和紅外幹擾彈,以欺騙雷達和紅外製導導彈,但這種飛機和其他類似飛機都缺乏能夠擊落導彈的“主動防禦”係統。美空軍(jun) 特種作戰司令部也有興(xing) 趣在AC-130炮艇機上安裝激光武器,從(cong) 而使“飛行軍(jun) 火庫”無須使用火炮、導彈就可以摧毀或破壞地麵目標。

報道稱,美軍(jun) 方還對用於(yu) 戰鬥機(包括F-35)的進攻性激光吊艙感興(xing) 趣。用於(yu) 戰鬥機的激光器,可能將以最深刻方式改變空戰。足以破壞或摧毀敵機的激光武器,將是毀滅性的近距離空戰利器。激光吊艙將取代F-35的GAU-22/A等化學能火炮和紅外製導的AIM-9X“響尾蛇”等短程導彈。
據美國《星條旗報》等媒體(ti) 報道,美軍(jun) “自衛式高能激光演示器先進技術演示計劃”(SHiELD)於(yu) 2019年4月23日進行了測試。當時“激光武器係統演示器”,擊落了飛行中的幾枚空射導彈。美國空軍(jun) 希望到2021年在飛機上安裝這類激光器進行測試。美國空軍(jun) 2018年曾表示,他們(men) 打算在2021年之前降低SHiELD係統的尺寸和重量,以便將其安裝到“超音速飛機”上,可能包括戰鬥機和B-1轟炸機。該計劃要求將激光器以吊艙形式安裝在機翼或機身下方,以防禦地對空和空對空導彈。該係統的搭載平台也包括上文提到的空中加油機和炮艇機。
相比美國機載激光器,俄羅斯已經為(wei) 戰鬥機安裝了用來幹擾來襲空空導彈的激光器。蘇-57還安裝了101KS-O定向紅外幹擾係統,這是世界上首台安裝在戰鬥機上的基於(yu) 激光技術的定向紅外幹擾機。配合全景紫外/紅外告警係統,這種幹擾機能有效應付來襲近距格鬥導彈的紅外導引頭。有了101KS-O係統,在近距離空戰中,即便是AIM-9X這種采用抗幹擾能力很強的紅外成像導引頭的導彈,一旦遭遇激光幹擾也會(hui) 失去目標。不過,該激光器的能量較低,還不足以摧毀導彈。
實際上,在紅外定向幹擾機的應用上,美國早於(yu) 俄羅斯,隻不過主要裝備於(yu) 運輸機和直升機。美國大概也能研製出體(ti) 積、功率與(yu) 101KS-O相當,甚至更好的激光幹擾機,但美國空軍(jun) 的目標顯然更高遠。
激光器改變空戰模式?
據《大眾(zhong) 機械》網站報道,激光武器的用途將取決(jue) 於(yu) 可用功率。例如,較低功率的激光器可用於(yu) 擊落來襲空空導彈或至少使導彈失能。它們(men) 還可能致盲視線範圍內(nei) 的敵方飛行員。更高功率的激光武器可能會(hui) 損壞甚至摧毀飛機或更大的彈道導彈。
報道稱,激光不受傳(chuan) 統機載航炮的一些問題的影響,包括武器精度及由風和重力造成的誤差。激光將“絕對筆直地飛行”,橫掃其路徑上的一切。激光器也可以由機載發電機供電,理論上可以提供足夠的能量來進行幾乎不受限製的射擊。相比之下,F-35A的GAU-22/A航炮僅(jin) 能發射182發炮彈,隻能維持很短時間的點射。

文章稱,激光武器也將是對短距離空空導彈的改進手段。紅外製導導彈需要鎖定敵機的熱信號才能準確命中,激光可以簡單瞄準飛行員看到的任何東(dong) 西。激光不受現有幹擾措施影響,不會(hui) 被誘騙。激光高速傳(chuan) 播,因此很難逃避。
換句話說,激光會(hui) 使空空格鬥的許多方麵變得過時。報道稱,這可能會(hui) 使空中格鬥本身變得過時,因為(wei) 帶有激光吊艙的戰鬥機可以立即摧毀射程範圍內(nei) 的任何敵機,而無須進行後續射擊。戰鬥人員將被迫在視線範圍之外搜尋並摧毀對方飛機,同時盡力使自己脫離對手激光武器射程範圍。報道稱,多年來,美國空軍(jun) 已經預料到空中格鬥時代的結束,激光器最終可能會(hui) 帶來這種變革。
仍麵臨(lin) 重大挑戰
不過美媒的文章也承認,激光武器仍然麵臨(lin) 重大挑戰。激光是複雜而精密的武器,到目前為(wei) 止,沒有一個(ge) 國家裝備真正的機載戰術激光武器。機載激光器不僅(jin) 必須耐用可靠,而且必須能夠承受複雜飛行狀態的嚴(yan) 峻考驗。它還需要具有產(chan) 生並存儲(chu) 數十千瓦電能的能力。最後,激光本身在通過大氣傳(chuan) 播時會(hui) 產(chan) 生很大損耗,因為(wei) 空氣中的微粒(例如水、灰塵或冰)會(hui) 折射激光能量,並降低光束的功率。文章稱,抵抗使用了激光武器的敵人的最好方式是在對方發射激光時躲入雲(yun) 中。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中國專(zhuan) 家表示,外界普遍認為(wei) ,即便美國當前的計劃進展順利,其機載戰術激光武器係統實用化還需要至少數年時間,這期間要解決(jue) 體(ti) 積、重量、供電以及射程等一係列問題。專(zhuan) 家表示,目前機載激光武器的主要難點在於(yu) 體(ti) 積、能耗和射程。能摧毀導彈或戰機的激光武器,很有可能會(hui) 首先在大型飛機上實用化,因為(wei) 這類飛機空間相對充足,也能提供足夠的電力。
專(zhuan) 家表示,現有的空戰模式已經以視距外空戰為(wei) 主。即便沒有激光武器出現,近戰也已經不是先進戰鬥機的首選方式,甚至是極力避免的方式,因為(wei) 現有紅外成像近距空空導彈已非常危險,會(hui) 給先進戰機帶來很大的不可確定性。激光武器的裝備,會(hui) 進一步加速這種趨勢。不過,激光武器由於(yu) 受大氣損耗影響比較大,射程仍然比不上現有中距空空導彈,甚至比不上一些近距空空導彈。不過,激光武器另一項可能的革命性提升在於(yu) 通過摧毀來襲導彈提高戰機自衛能力和生存能力。未來的空戰可能會(hui) 出現很矛盾的一幕:遠距離很難擊落敵機,近距離(在激光武器射程範圍內(nei) )又非常危險。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