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工業製造

廣東東莞:工業經濟創新驅動指數增幅領跑珠三角

來源:中國產(chan) 業(ye) 經濟信息網2020-02-04 我要評論(0 )   

1月15日,粵港澳中子散射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啟動會(hui) 在東(dong) 莞散裂中子源召開。這是首批1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之一,致力於(yu) 解決(jue) 高性能

1月15日,粵港澳中子散射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啟動會(hui) 在東(dong) 莞散裂中子源召開。這是首批1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之一,致力於(yu) 解決(jue) 高性能結構材料和多功能材料等國家重大需求的技術難題。

從(cong) 散裂中子源建成開放,到鬆山湖材料實驗室啟動建設,再到南方先進光源研究測試平台動工,近兩(liang) 年,東(dong) 莞基礎研究領域的一個(ge) 又一個(ge) 大事件,吸引著全球科學界的目光。與(yu) 此同時,東(dong) 莞產(chan) 學研加速融合,去年高新技術企業(ye) 預計超過6200家。

前不久,省統計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工業(ye) 經濟創新驅動發展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從(cong) 2013年到2018年,東(dong) 莞工業(ye) 經濟創新驅動發展的綜合指數,增長了30.54,增幅位居珠三角第一。

從(cong) “三來一補”起家的東(dong) 莞,麵臨(lin) 工業(ye) 經濟創新發展的“先天不足”。然而在過去5年裏,東(dong) 莞工業(ye) 經濟麵貌煥然一新,去年前11月,東(dong) 莞先進製造業(ye) 、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占比分別提至54%、42.1%。

工業(ye) 經濟創新驅動的綜合指數增幅領跑珠三角,東(dong) 莞是怎樣做到的?

東(dong) 莞“成績單”

增幅珠三角第一,綜合指數珠三角第三

省統計局報告首先提出,工業(ye) 經濟創新驅動發展,是指促進工業(ye) 經濟發展的動力轉向依靠科技創新驅動,而非要素投入、投資和出口驅動,與(yu) 粗放型增長方式不同。

根據這個(ge) 定義(yi) ,省統計局設計工業(ye) 經濟創新驅動發展指標體(ti) 係,包含六個(ge) 維度:企業(ye) 研發人員、研發投入、研發產(chan) 出、研發機構、技術改造和創新環境等的情況。6項指標經過加權計算,最終產(chan) 生綜合指數

報告中有兩(liang) 組東(dong) 莞的數據值得關(guan) 注:

從(cong) 5年來的綜合指數增長情況看,增幅最大的是東(dong) 莞,2018年比2013年提高30.54,居珠三角第一。其次是深圳和珠海,分別為(wei) 30.11、27.48。

從(cong) 2018年的綜合指數看,東(dong) 莞綜合指數達61.35,居珠三角第三。位列第一、第二位的深圳、珠海,分別為(wei) 89.55和70.59。

這兩(liang) 組數據寓意深刻。東(dong) 莞從(cong) “三來一補”起家,依靠鎮村經濟“村村點火”得以迅速發展,創新驅動起點相對較低;另一方麵,東(dong) 莞製造業(ye) 是全國乃至全球企業(ye) 家的“大合唱”,久已形成開放包容的生態,在國內(nei) 外經濟形勢的倒逼下,嗅覺敏、覺醒早、轉身快。

例如,東(dong) 莞一家企業(ye) 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東(dong) 莞企業(ye) 家遞名片,上麵印的多是OEM(貼牌生產(chan) ),後來轉變成ODM(原始設計製造),如今很多都是OBM(自有品牌生產(chan) )。

在欣喜之餘(yu) 也要看到,即使5年來增速第一,但東(dong) 莞2018年的綜合指數與(yu) 深圳、珠海存在較大差距,前景和空間依然廣闊;再看追兵,佛山、廣州2018年綜合指數分別達到59.78、59.70,與(yu) 東(dong) 莞61.35的差距微乎其微,可謂競爭(zheng) 激烈、不進則退。

這種危機感,在東(dong) 莞市委十四屆十次全會(hui) 工作報告中有生動體(ti) 現:東(dong) 莞還麵臨(lin) 著不少風險挑戰。比如,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和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攻堅戰仍然任重道遠,國際環境對企業(ye) 投資信心負麵影響仍在持續,科技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詳細分析6項指標,從(cong) 2013年到2018年,對東(dong) 莞工業(ye) 經濟創新驅動貢獻較大的是企業(ye) 研發產(chan) 出和研發機構情況,2018年比2013年分別提升了9.55和8.81。

研發產(chan) 出的迅速增長,表明東(dong) 莞企業(ye) 研發方向明確,市場嗅覺敏銳,產(chan) 學研合作順暢,能夠確保一定的研發投入,獲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

例如,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科學家許智想在全國尋找一個(ge) 技術轉化平台,多方考察後,他選擇來到鬆山湖材料實驗室。許智說:“東(dong) 莞有非常雄厚的製造業(ye) 基礎、健全的產(chan) 業(ye) 鏈條,有利於(yu) 我研究的精密設備技術的產(chan) 業(ye) 化。”

研發機構的快速發展,則是東(dong) 莞近年來經濟轉型的一抹亮色、一道風景。如今東(dong) 莞不僅(jin) 有散裂中子源、鬆山湖材料實驗室等大科學裝置和省級重大實驗平台,還與(yu) 中科院、清華、北大等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了32家新型研發機構,將之作為(wei) 連接高校院所和企業(ye) 、促進產(chan) 學研合作的橋梁。

例如,在北京大學東(dong) 莞光電研究院甘子釗院士、張國義(yi) 教授等學者指導下,東(dong) 莞第三代半導體(ti) 材料的科研和產(chan) 業(ye) 化進程突飛猛進。東(dong) 莞市中镓半導體(ti) 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國內(nei) 首條氮化镓襯底材料生產(chan) 線,填補了國內(nei) 空白。東(dong) 莞市中圖半導體(ti) 科技有限公司成為(wei) 全球規模最大的圖形化藍寶石襯底材料供應商。

透視東(dong) 莞工業(ye) 經濟創新驅動發展的成績單,可以簡單概括成:既有雄厚的製造業(ye) 基礎,又有科研平台和成果轉化橋梁,科學家與(yu) 企業(ye) 家“聯姻”,共同締造了珠三角第一的工業(ye) 經濟創新驅動指數增幅。

增長支撐點

兩(liang) 個(ge) “國字頭”城市建設貫穿始終

在東(dong) 莞,有兩(liang) 個(ge) “國字頭”的城市創建工作,貫穿了該市產(chan) 業(ye) 轉型的始終,即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知識產(chan) 權運營服務體(ti) 係建設重點城市。這既是目標,也是路徑;既是壓力,也是動力。

前不久,東(dong) 莞先進陶瓷與(yu) 複合材料研究院在塘廈鎮揭牌成立。這意味著,原北京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鬆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王恩哥帶領的3個(ge) 團隊、5個(ge) 產(chan) 業(ye) 化方向,經曆了十幾年甚至20幾年的技術攻關(guan) ,兩(liang) 年多的小試中試,即將在東(dong) 莞進入產(chan) 業(ye) 化階段。其中很多關(guan) 鍵技術,如多孔介質燃燒技術、強韌化金屬基陶瓷複合材料、長射程高流明激光器件等,將打破國外壟斷,破解我國產(chan) 業(ye) 發展的“卡脖子”難題。

放眼全國,東(dong) 莞在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過程中,形成了全國地級市少有的、覆蓋“源頭創新―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企業(ye) 培育”全過程的科技創新體(ti) 係。

談起這個(ge) 科技創新體(ti) 係,東(dong) 莞市科技局相關(guan) 負責人如數家珍:

在源頭創新方麵,東(dong) 莞建成了全球第四台、中國第一台散裂中子源。與(yu) 中科院物理所、高能物理所合作共建鬆山湖材料實驗室,由王恩哥院士、趙忠賢院士、崔琦院士等國際知名專(zhuan) 家學者擔綱建設,打造國家實驗室的“預備隊”。

在技術創新方麵,東(dong) 莞與(yu) 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nei) 著名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了中科院雲(yun) 計算中心等32家新型研發機構,為(wei)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培育提供技術支撐。正聯合香港城市大學在鬆山湖設立香港城市大學東(dong) 莞校區,籌建香港城市大學東(dong) 莞研究院,推進建設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東(dong) 莞分所。

在成果轉化方麵,加快廣深高速創新帶建設,聚集高端創新資源和產(chan) 業(ye) 創新資源在廣深高速兩(liang) 側(ce) ,建設111家科技企業(ye) 孵化器。承辦粵港澳院士峰會(hui) 和廣東(dong) 院士高峰年會(hui) ,推動國際歐亞(ya) 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粵港澳科技創新基地落戶。連續3年聯合港澳力量舉(ju) 辦“贏在東(dong) 莞”科技創新創業(ye) 大賽。

在企業(ye) 培育方麵,實施高新技術企業(ye) 育苗造林行動計劃、樹標提質行動計劃、百強創新型企業(ye) 培育計劃,形成了一批創新型企業(ye) 集群,如華為(wei) 、OPPO、vivo、東(dong) 陽光眾(zhong) 生藥業(ye) 拓斯達、勁勝等。

近日,一個(ge) 令人振奮的消息傳(chuan) 到東(dong) 莞:首都科學發展戰略研究院和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城市與(yu) 競爭(zheng) 力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顯示,東(dong) 莞科技創新發展指數位居全國地級市第5名。

科研技術再先進、專(zhuan) 利成果再豐(feng) 碩,如果沒有健全的保護體(ti) 係,也會(hui) 讓科技工作者難以適從(cong) 。因此,東(dong) 莞正積極創建國家知識產(chan) 權運營服務體(ti) 係重點城市。

2019年12月20日,中國建設銀行東(dong) 莞市分行給東(dong) 莞市威克馬測量設備有限公司貸款250萬(wan) 元。這是全國首單專(zhuan) 利、商標、版權“三合一”混合質押融資,標誌著知識產(chan) 權質押融資新的裏程碑,銀行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知識產(chan) 權運用的支持力度,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是全國各地都在說、都在做的事。然而東(dong) 莞有多項在全國具有獨創性的探索。

東(dong) 莞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chan) 權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在銀行貸款總額10%範圍內(nei) ,對專(zhuan) 利質押貸款不能按期還款的,由政府按照100%的比例進行風險補償(chang) ,這在全國都是首創,建立了獨具東(dong) 莞特色的風險補償(chang) 機製;東(dong) 莞還曾創下全國單筆最高專(zhuan) 利權質押融資額;東(dong) 莞還將成立全國首支由民營企業(ye) 自行籌建、發起、運營的知識產(chan) 權子基金。

一個(ge) 又一個(ge) “全國首創”,背後反映的是東(dong) 莞知識產(chan) 權工作前瞻性的眼光、旺盛的創新活力。

在一係列創新政策的推動下,2019年1至11月,東(dong) 莞專(zhuan) 利申請量74458件、專(zhuan) 利授權量54776件,均位居全省第3位。PCT國際專(zhuan) 利申請量為(wei) 3053件,同比增長23.20%,位居全省第2位。

近期,第二十一屆中國專(zhuan) 利獎揭曉,東(dong) 莞獲得中國專(zhuan) 利獎22項,並實現近11年來中國專(zhuan) 利獎金獎“零”的突破。

如今,東(dong) 莞擁有國家、省、市知識產(chan) 權優(you) 勢示範企業(ye) 366家,培育了OPPO、vivo、東(dong) 陽光藥業(ye) 、生益科技等一批知識產(chan) 權強企。

位於(yu) 鬆山湖的廣東(dong) 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nei) 覆銅板生產(chan) 龍頭企業(ye) 。早在1993年,公司就成立技術情報室,了解行業(ye) 情況,布局專(zhuan) 利技術申請。生益科技把知識產(chan) 權工作提升到公司戰略層麵,先後製定了2個(ge) 專(zhuan) 利申請5年戰略綱要,每年至少要申請100件專(zhuan) 利。目前,該公司已申請超過1600件專(zhuan) 利,其中發明專(zhuan) 利占近七成。

轉型新目標

未來仍需提升企業(ye) 創新環境

“東(dong) 莞在企業(ye) 創新環境情況方麵還有較大提升空間。”《粵港澳大灣區工業(ye) 經濟創新驅動發展研究》報告中,簡明扼要地指出了目前東(dong) 莞工業(ye) 經濟轉型升級還存在明顯的短板。

事實也的確如此。從(cong) 報告中不難看出,近年來,東(dong) 莞大力推動工業(ye) 經濟轉型升級,工業(ye) 經濟創新驅動發展綜合指數明顯提高。但是,仔細分析東(dong) 莞的各項分類指標可看出:五年來,東(dong) 莞的企業(ye) 創新環境情況增長幅度很小,僅(jin) 提高1.30。

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廣東(dong) (東(dong) 莞)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研究中心主任龔佳勇認為(wei) ,研究情況與(yu) 東(dong) 莞情況相符,在東(dong) 莞的確有很多製造業(ye) 企業(ye) 主不願意花錢投入技術創新、高端設備及創新人才。

龔佳勇建議,要彌補這一短板,東(dong) 莞需“政、企、介”綜合發力。這意味著政府應該加大創新力度,為(wei) 企業(ye) 提供相關(guan) 的製度供給;企業(ye) 家要跟上時代的潮流,主動改變原先的發展模式,謀求自主創新;商協會(hui) 、科研機構等中介組織要發揮連接作用,讓政府的好政策更好地傳(chuan) 遞給企業(ye) ,讓企業(ye) 的呼聲和需求更能被政府所知。

未來,該如何推動工業(ye) 經濟轉型升級,改善企業(ye) 創新環境?東(dong) 莞半年內(nei) 密集出台了與(yu) 工業(ye) 經濟創新驅動發展密切相關(guan) 的知識產(chan) 權、質量變革、商標品牌等規劃,透露出了這所城市對工業(ye) 經濟創新驅動發展的思考與(yu) 行動。

早在去年4月,東(dong) 莞就印發《東(dong) 莞市人民政府關(guan) 手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全麵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實施意見》,以及第一批11個(ge) 項目配套政策,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在粵港澳大灣區有較大影響、支撐引領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用突出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到2025年,建成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區,成為(wei) 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城市。

去年6月,東(dong) 莞市獲批為(wei) 2019年度國家知識產(chan) 權運營服務體(ti) 係建設重點城市。三個(ge) 月後,東(dong) 莞市政府出台了《東(dong) 莞市知識產(chan) 權運營服務體(ti) 係建設實施方(2019―2021年)》,明確了未來三年東(dong) 莞知識產(chan) 權事業(ye) 發展的行動綱領。《方案》提出到2021年,建成政策完善、要素完備、體(ti) 係健全、運行順暢、特色鮮明的知識產(chan) 權運營服務體(ti) 係,“一體(ti) 八翼十六項工程”全部完成。

東(dong) 莞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chan) 權局)相關(guan) 工作人員介紹,東(dong) 莞將突出抓好科學設計,成立東(dong) 莞市知識產(chan) 權運營服務體(ti) 係聯席會(hui) 議領導小組,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中央財政支持1.5億(yi) 元,市本級財政配套4.5億(yi) 元,累計6億(yi) 元作為(wei) 專(zhuan) 項資金,統籌開展知識產(chan) 權運營服務體(ti) 係建設工作。

構建完善的知識產(chan) 權運營服務體(ti) 係,質量品牌也是重要環節。去年7月,東(dong) 莞市政府出台了《東(dong) 莞市商標品牌戰略專(zhuan) 項資金管理辦法》。據東(dong) 莞市市場監管局透露,東(dong) 莞未來將會(hui) 強化製造業(ye) 實體(ti) 經濟主體(ti) 地位,利用產(chan) 學研優(you) 勢推進高價(jia) 值專(zhuan) 利培育,建立東(dong) 莞市商標品牌發展研究機構,為(wei) 企業(ye) 創建自主品牌提供指導服務,設立商標品牌戰略專(zhuan) 項資金,引導企業(ye) 打造知名商標品牌,加快促進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升級。

去年12月中旬,東(dong) 莞市政府又印發了《關(guan) 於(yu) 實施東(dong) 莞製造業(ye) 質量變革戰略的意見》,啟動為(wei) 期3年的製造業(ye) 質量變革戰略。《意見》提出打造質量環境優(you) 越、質量技術領先、質量管理創新、品牌效應顯著、質量效益一流的質量強市,並推出七大任務28條細化措施。東(dong) 莞提出到2022年,每萬(wan) 人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達41件,先進製造業(ye) 占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的比重增加到60%以上,高技術製造業(ye) 占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的比重增加到45%以上。

“東(dong) 莞潛力很大!”從(cong) 頂層設計到具體(ti) 行動規劃,東(dong) 莞推動工業(ye) 經濟轉型升級、改善企業(ye) 創新環境思路明晰。龔佳勇預測,按照既定的計劃走,未來東(dong) 莞企業(ye) 創新環境將大為(wei) 改善。

■一線探訪

莞企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

走進東(dong) 莞市德普特電子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廠,上千台機器人在不停歇地高速運轉,人影鮮見,僅(jin) 看到幾個(ge) 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在車間裏穿梭……自從(cong) 德普特實現了自動化改造後,公司產(chan) 值和產(chan) 能提升25%至30%,成品更加穩定和成熟,產(chan) 品直通率達90%以上。

“那幾年,我們(men) 真的是咬著牙做智能製造,德普特投入大量人力、資金支持技術改進和設備改造,僅(jin) 設備升級及工藝創新就高達1.2億(yi) 美元。”德普特總裁辦首席財務官陳誠說,“現在來看,成績是喜人的――我們(men) 估算,工廠有一半的利潤源自智能製造成果。”

在自動化改造的浪潮中,多家莞企先行一步。東(dong) 莞市五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僅(jin) 2018年就投入6000萬(wan) 元進行技術改造,產(chan) 值提高了近30%;東(dong) 莞中集專(zhuan) 用車有限公司的“燈塔工廠”建成後,使得生產(chan) 效率大幅提升60%,人力成本降低了45%;自動化升級後,廣東(dong) 印象派服裝有限公司每天能生產(chan) 1000件單件定製的羊絨衣……

近年來,東(dong) 莞積極推動企業(ye) 自動化改造、智能化升級,讓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助力“東(dong) 莞製造”邁向“東(dong) 莞智造”。數據顯示,去年1至11月,東(dong) 莞完成技改投資413.6億(yi) 元,同比增長13.5%。在珠三角九市中,東(dong) 莞技改投資額排名第二,增速排名第四。

在東(dong) 莞,車間發生效率變革的同時,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上遊的智能裝備製造到下遊的機器人應用全麵布局,已經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機器人產(chan) 業(ye) 版圖。

廣東(dong) 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機器人產(chan) 業(ye) 版圖中的佼佼者。

如今的拓斯達正在通過工業(ye) 互聯網打造智能工廠:從(cong) 接到訂單的那一刻起,拓斯達就把所有的訂單分解成不同的“數據”,采購環節、製造環節、運輸環節、交付環節等多個(ge) 環節就會(hui) 分解成“數據語言”,車間隨後通過數據語言進行智能化生產(chan) 。這是東(dong) 莞製造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的新氣象。從(cong) “無人車間”到機器人產(chan) 業(ye) 集群,再到工業(ye) 互聯,一批“隱形冠軍(jun) ”“獨角獸(shou) ”企業(ye) 崛起,成為(wei) 東(dong) 莞打造廣東(dong) 高質量發展名片的最大底氣。(全媒體(ti) 見習(xi) 記者 吳擒虎 全媒體(ti) 記者 葉永茵 施美 策劃:戴雙城 統籌:吳擒虎)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