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對台灣經濟造成衝(chong) 擊。研究機構最新調查顯示,台灣製造業(ye) 和非製造業(ye) 廠商對未來半年展望持悲觀看法。
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台灣媒體(ti) 報道,台灣經濟研究院7日公布,今年2月台灣製造業(ye) 景氣燈號值為(wei) 11.7分,比1月增加2.95分,燈號由代表衰退的藍燈轉為(wei) 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隨著疫情升溫、近期國際油價(jia) 大幅走低,國際金融市場震蕩加劇,製造業(ye) 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展望表達悲觀看法。
該機構稱,新冠肺炎疫情3月中旬起在歐美快速擴散,迫使歐美主要國家陸續進入緊急狀態,經濟活動停擺。全球經濟需求的下滑,將對台灣製造業(ye) 產(chan) 生衝(chong) 擊。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近日公布的3月製造業(ye) 采購經理人指數和非製造業(ye) 經理人指數中,未來半年展望相關(guan) 指數出現驟跌。
其中,製造業(ye) 對未來半年展望指數跌8.1個(ge) 百分點至28.7%,為(wei) 2012年7月指數創編以來最快緊縮速度;非製造業(ye) 對未來半年展望指數跌12.9個(ge) 百分點至13.7%,為(wei) 2014年創編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分析,疫情暴發後,製造業(ye) 廠商擔憂斷鏈、積極拉貨,致3月供應商交貨再創新高,但這並不代表需求高。目前歐美疫情尚未達到高峰,因此台灣製造業(ye) 及非製造業(ye) 廠商對未來半年的展望特別保守。
疫情已對台灣觀光等產(chan) 業(ye) 造成衝(chong) 擊。據觀光部門最新統計,今年2月赴台旅客約35.7萬(wan) 人次,比去年同期減少62.63%。其中,大陸旅客5540人次,同比減少98.05%;港澳旅客22186人次,同比減少81.44%;韓國旅客22486人次,同比減少80.35%。(完)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