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軍工航天新聞

巨頭搶跑 工業機器人醫療領域落地機會在哪?

星之球科技 來源:高工機器人2020-04-29 我要評論(0 )   

在過去的概念中,工業(ye) 機器人一直被設計用於(yu) 從(cong) 事遠離人類的活動,因而被認為(wei) 對於(yu) 外科手術並不安全。如今,衝(chong) 破重重阻力之後,工業(ye) 機器人最終被證明可以自動置位並且具有...

在過去的概念中,工業(ye) 機器人一直被設計用於(yu) 從(cong) 事遠離人類的活動,因而被認為(wei) 對於(yu) 外科手術並不安全。如今,衝(chong) 破重重阻力之後,工業(ye) 機器人最終被證明可以自動置位並且具有很高的精度和安全性,特別是協作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讓工業(ye) 機器人在醫療領域顯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

 

事實上,這些年來,工業(ye) 機器人服務化趨勢已經逐漸顯現,而醫療領域因其市場需求巨大,對人類生命健康影響深遠,成為(wei) 科技和資本圈最為(wei) 熱衷的賽道,也成為(wei) 工業(ye) 機器人服務化趨勢下的一個(ge) 重要應用場景。

 

巨頭搶跑

 

2019年10月9日,ABB正式啟用其位於(yu) 美國休斯敦德州醫學中心(TMC)的全新醫療保健研究中心,並展示了一係列概念技術,包括旨在協助醫務人員和實驗室工作人員完成醫院實驗室及物流任務的可移動YuMi機器人。

 

“到2025年,非手術醫療機器人在全球市場預計將達到近6萬(wan) 台,接近2018年的四倍。” ABB的一項內(nei) 部研究顯示。

 

另一家國際機器人巨頭KUKA 也在醫療領域初顯身手。迄今為(wei) 止,已有眾(zhong) 多醫療項目中應用到了 KUKA 機器人技術,其中包括癌症和腦腫瘤治療、導管介入、兒(er) 科診斷和治療、醫學研究和康複的臨(lin) 床研究等。

 

據KUKA中國醫療行業(ye) 部門經理戴誠透露,醫療領域已經成為(wei) 庫卡的八個(ge) 重點市場之一,在國外,KUKA是西門子長期的供應商,在國內(nei) ,KUKA也與(yu) 一些客戶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guan) 係。

 

去年8月,西門子醫療宣布以11億(yi) 美元收購美國機器人輔助血管介入的全球技術領導者Corindus Vascular Robotics,進一步展示了其布局醫療領域的決(jue) 心。

 

西門子醫療全球首席執行官孟天齊博士曾表示,“我們(men) 的願景是通過實現數字化醫療推進精準醫療、轉化診療模式並改善患者體(ti) 驗,以此來塑造醫療行業(ye) 的未來。”據悉,截止到2019年5月,中國已有超過12000家醫院正在使用西門子醫療的產(chan) 品和解決(jue) 方案。

 

將目光放到國內(nei) ,早在2017年4月,埃斯頓就通過收購美國BarrettTechnology30%的股份,開始進軍(jun) 康複機器人市場;2019年3月6日,埃斯頓與(yu) BARRETT在南京設立埃斯頓醫療,注冊(ce) 資本為(wei) 40萬(wan) 美元,埃斯頓自動化與(yu) BARRETT以貨幣形式分別出資20萬(wan) 美元,各占50%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3月27日,埃斯頓公告稱與(yu) 派雷斯特在未來兩(liang) 年內(nei) 以現金方式逐步向埃斯頓醫療共同增加投資1180萬(wan) 美元,增加投資完成後,埃斯頓醫療主要股東(dong) 持股情況為(wei) ,埃斯頓自動化持有20%股權、派雷斯特持有60%股權、BARRETT持有20%股權。

 

據埃斯頓機器人產(chan) 業(ye) 群總經理諸春華透露,目前埃斯頓與(yu) BARRETT合作研發的康複機器人樣品已經出來了。該康複機器人采用穿戴式外骨骼設計,可協助患者進行上肢的主動、半主動、被動或組合式訓練。

 

而被譽為(wei) “國產(chan)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第一股”的博實股份在2015年就通過設立子公司布局微創外科手術機器人及智能器械項目。

 

博實股份持有哈爾濱思哲睿智能醫療設備有限公司20%股權,布局腹腔鏡手術機器人;此外,其還參股江蘇瑞爾醫療24%股權,從(cong) 事IGPS-O 圖像引導放療定位係統、IGPS-V 圖像引導放療定位係統等的研發與(yu) 銷售。

 

藍海中的藍海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讓原本就被資本看好的醫療機器人領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加速催化了市場繁榮的到來。有業(ye) 內(nei) 人士預言,醫療器械發展的趨勢一定是智能化,而醫療機器人則是醫療器械智能化前進的最終方向。

 

一方麵,隨著老齡化趨勢的加劇,醫療需求缺口將越來越大;而另一方麵,隨著人們(men) 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醫療保健和生活質量要求逐步提升,對高端醫療器械的接受度也將逐步提高。

 

戴誠表示,醫療機器人在減少醫生體(ti) 力消耗、機器人代替助手解決(jue) 醫生重複性工作、精準定位腫瘤區域協助醫生治療等方麵具有不可比擬的優(you) 勢。

 

對於(yu) 醫院來說,培養(yang) 一個(ge) 成熟的外科醫生的成本壓力其實是比較高的,庫卡通過機器人解決(jue) 方案一方麵降低醫院人力培訓的勞動成本,同時,通過標準化的流程節省醫生的工作時間,提高手術的質量。

 

醫療機器人作為(wei) 機器人技術與(yu) 醫療技術的結合產(chan) 品,屬於(yu) 高端醫療器械。包括手術機器人、康複機器人、輔助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四大類。

 

近年來,全球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增長迅速,其中手術機器人規模最大,康複機器人增速最快,細分領域中外骨骼機器人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訓練機器人和仿生假肢機器人等也將以較高的增速增長。有分析人士預測,2021年,全球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7億(yi) 美元。

 

從(cong) 前兩(liang) 年開始,醫療機器人領域就受到資本的追捧,融資並購案例不斷。2020年,資本熱度更是不減。

 

近日,智能骨科手術機器人企業(ye) 鍵嘉機器人宣布已在今年年初完成數千萬(wan) 元人民幣A輪融資;2020年4月,思靈機器人(Agile Robots) 也宣布完成A輪融資,思靈機器人可應用於(yu) 骨科、神經外科、腔鏡、康複理療等許多醫療場景;而在更早之前的1月,鑫君特宣布已完成數千萬(wan) 元A輪融資,其自動化、智能化多功能手術係統ORTHBOT(歐博士)采用手術規劃和專(zhuan) 用手術機械臂幫助醫生完成大量複雜、高難度、高風險的手術操作。

 

2020年4月1日,國內(nei) 骨科手術機器人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天智航科創板過會(hui) ,作為(wei) 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研發、生產(chan) 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業(ye) 務的上市公司,填補了A股市場空白。

 

“在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領域,我認為(wei) 初期國內(nei) 市場應該在5000台左右,這是我自己的判斷。” 天智航公司董秘邢玉柱說,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天智航一套骨科手術機器人設備價(jia) 格高達2000萬(wan) ,即便是5000台的量,其市場空間也是非常巨大,而這僅(jin) 僅(jin) 是醫療機器人的一個(ge) 細分領域。

 

漫長的沉澱期

 

天智航創始人、董事長張送根曾分析:“醫療機器人產(chan) 業(ye) 化需要企業(ye) 熬過十年左右,然後才出現拐點。”因此有醫療機器人“十年拐點說”。

 

就目前來說,國內(nei) 在醫療機器人領域還存在著不少挑戰,如核心技術缺失、品牌影響力有限、高端市場占有率較低、標準規範不夠完善等。特別是在技術壁壘相對比較高的手術機器人領域,目前國內(nei) 品牌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現階段醫療機器人的發展以美國企業(ye) 為(wei) 引領和代表,德國、日本緊跟其後。美國直覺外科公司(Intuitive Surgical)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是手術機器人的代表,處於(yu) 行業(ye) 絕對壟斷地位。

 

達芬奇機器人主要由外科醫生控製台、床旁機械臂係統、成像係統三部分組成,通過使用微創的方法,實施複雜的外科手術,在機器人中的速度、準確性、可重複率、可靠性及成本效益方麵得非常突出,所以,一台機器人在第一次使用與(yu) 第100次使用的準確率並無多大差別。

 

據悉,手術機器人的主要的功能模塊包括人機交互顯示、醫學圖像、係統軟件、機器人裝置、定位裝置等。係統軟件中的圖象重構、空間配準和定位控製等,是手術機器人的最為(wei) 核心的部分。

 

作為(wei) 醫生的第三隻手,手術機器人需要幫助醫生實現人體(ti) 本身無法完成的精細程度,其機械臂的精準度、定位技術、人機交互技術也成為(wei) 了手術機器人的主要技術難題。

 

從(cong) 應用效果來看,規模化使用醫療機器人將是未來醫療領域的一個(ge) 趨勢。然而國內(nei) 有近百家企業(ye) 布局醫療機器人,多數處於(yu) 發展初期。其中博實股份、金明精機、威高集團、埃斯頓等上市公司,醫療機器人為(wei) 其近年來新拓展業(ye) 務。輔助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企業(ye) 發展則更為(wei) 初期,企業(ye) 普遍創立於(yu) 近幾年,產(chan) 業(ye) 尚處於(yu) 培育期。

 

2014年,我國開始引入外科手術機器人,主要是一些中心城市的三甲醫院引進,整體(ti) 來說,醫療機器人在我國醫療領域的應用仍然處於(yu) 導入階段,無論是機器人本身的技術還是醫護人員的操作能力都處於(yu) 培育的過程。

 

此外,高端醫療診療裝備領域項目具有研發周期長、進入壁壘高、產(chan) 品注冊(ce) 周期長、臨(lin) 床風險大的特點。在進行型式檢驗(定型與(yu) 檢驗工作)及臨(lin) 床試驗(試驗測試)過程中,不可確定風險因素很多,如無重大產(chan) 品缺陷、技術障礙,通常需要2-3年才能夠完成申請產(chan) 品注冊(ce) 證前的型式檢驗、臨(lin) 床驗證等工作。

 

機會(hui) 在哪?

 

目前,工業(ye) 機器人企業(ye) 布局醫療領域的商業(ye) 模式普遍還是以與(yu) 醫療技術企業(ye) 及科研院校合作推進的方式,因為(wei) 在醫療應用中,機械臂需要配合醫療技術甚至人工智能技術來實現落地。

 

“我們(men) 並不是一個(ge) 直接的醫療產(chan) 品供應商,我們(men) 提供的是機器人平台。”戴誠說,庫卡主要有三大類產(chan) 品:輔助引導治療、介入成像、患者定位。

 

戴誠表示,機器人技術過於(yu) 複雜,醫療設備公司自身無法解決(jue) ,他們(men) 的重點應該放在機器人應用上,庫卡憑借工業(ye) 機器人技術,可以幫助這些企業(ye) 加速產(chan) 品上市時間。

 

比如在與(yu) 西門子的合作中,庫卡通過機器人血管造影係統已經在市場上部署了幾百台機器人,機器人血管造影係統主要應用於(yu) 放射治療。

 

傳(chuan) 統的X射線隻能固定在一個(ge) 地方,以一個(ge) 特定的角度來照射人,但是在手術過程中,病人在不能動的情況下如何實現靈活的照射,這就需要通過機器人來實現。

 

此外,在一些強輻射的環境中,比如腫瘤的定位,如果醫生去實施,會(hui) 受到放射的影響,因此庫卡研發了機器人腫瘤定位係統。在西門子上海粒子治療中心,庫卡機器人提供了患者定位係統,驗證成像是通過天花板安裝的機器人X射線係統來完成,既減輕了醫生的輻射量,同時也提高了腫瘤的定位精度。

 

邢玉柱指出,機械臂可以進行精準定位的微創手術,出血少,恢複快;避免反複拍攝X光,降低輻射80%以上。以股骨頸骨折這樣的手術為(wei) 例,如果徒手手術的話,拍幾十次至上百次的X光是正常的,但使用骨科手術機器人進行手術,拍X光的次數可以下降至10次以內(nei) 。

 

而在手術輔助機器人中,一個(ge) 關(guan) 節出問題的手術,需要打釘子,手術對醫生要求高,原來一般隻有60%的手術成功率。而輔助機器人,在打釘子上能打出幾乎教科書(shu) 一樣的水平。

 

“我們(men) 不做機械臂,需要依賴供應商提供,目前國產(chan) 的機械臂還達不到手術機器人的性能要求,需要依賴進口產(chan) 品。”邢玉柱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說。

 

為(wei) 了完善醫療機器人供應鏈,2019年9月,天智航投資了德國安傑機器人公司,參與(yu) 機械臂開發。值得一提的是,安傑機器人是由德國漢堡科學院院士,多模態技術研究所所長,德國漢堡大學信息學科學係教授,國家千人特聘專(zhuan) 家張建偉(wei) 院士帶頭成立。

 

“可以說在手術機器人慢慢走向市場化的過程中,康複會(hui) 是一個(ge) 非常快的領域。從(cong) 較重殘疾人的康複到慢病的康複,我們(men) 可以使用現在的機電係統加上人工智能,同時配備可穿戴係統,以及整個(ge) 閉環的實現,從(cong) 而完成新的產(chan) 品的突破。”張建偉(wei) 在公開的演講中表示,在機器人和醫療結合的基礎上,護理也將成為(wei) 一個(ge) 重要的應用方向。據張建偉(wei) 介紹,目前他在深圳的團隊正在做在輔助醫療方麵的應用,包括護理方麵的應用。

 

戴誠表示,手術機器人大部分的技術都還在研發或者申請認證的過程中,在2020年年底,將會(hui) 有大批手術機器人推向市場。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