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軌道交通新聞

了不起的製造|一起尋找製造業的隱形冠軍

星之球科技 來源:新華財經傳(chuan) 媒2020-06-02 我要評論(0 )   

開篇語新時代,製造業(ye) 是推動工業(ye) 化和現代化的主力軍(jun) ,更是強國夢的脊梁。中國製造正從(cong) “製造”向“智造”再到“創造”轉型升級。各行各業(ye) 裏,隱形冠軍(jun) 、單項冠軍(jun) 、專(zhuan) 精...

開篇語

新時代,製造業(ye) 是推動工業(ye) 化和現代化的主力軍(jun) ,更是強國夢的脊梁。

中國製造正從(cong) “製造”向“智造”再到“創造”轉型升級。各行各業(ye) 裏,隱形冠軍(jun) 、單項冠軍(jun) 、專(zhuan) 精特新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企業(ye) 在破浪前行中迸發創新的力量。

今起,新華日報財經客戶端推出特別策劃___“了不起的製造”,深度對話行業(ye) 翹楚,記錄中國製造企業(ye) 從(cong) 追隨、趕超到領先的發展之路。這條道路遍布荊棘,製造業(ye) 的先行者們(men) 正以奮勇逐浪之姿、比肩雲(yun) 霄之勢,開辟中國製造的“新境界”。

日前,由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谘詢委員會(hui) 指導編輯的《尋找中國製造隱形冠軍(jun) 》(無錫卷)發行,這是江蘇隱形冠軍(jun) 係列的的第一卷。

何為(wei) 隱形冠軍(jun) ?20世紀末,世界管理學大師赫爾曼西蒙提出“隱形冠軍(jun) ”概念:那些不為(wei) 公眾(zhong) 所熟知,卻在某個(ge) 細分行業(ye) 或市場占據領先地位,擁有核心競爭(zheng) 力和明確戰略,其產(chan) 品、服務難以被超越和模仿的中小型企業(ye) 。

出身德國的赫爾曼表示,德國製造崛起的秘密就在於(yu) 隱形冠軍(jun) 企業(ye) 。到2015年,他研究了全球2734家隱形冠軍(jun) 。其中,德國1307家,占到接近一半;中國68家,占比不足3%。

當前,工業(ye) 大國的政府和企業(ye) 們(men) 都在積極推動本國的製造業(ye) 升級。德國提出“工業(ye) 4.0”、美國推出“工業(ye) 互聯網”、中國推進製造強國戰略。站在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如何選擇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對年輕的中國製造來說至關(guan) 重要。

在此形勢下,隱形冠軍(jun) 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yi) 。


內(nei) 外兼修,破解“大而不強”窘境

中國製造,長期以來被批評為(wei) “大而不強”。我國擁有最齊全的工業(ye) 生產(chan) 門類、最龐大的工業(ye) 生產(chan) 體(ti) 量。當下,中國正在從(cong) 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隱形冠軍(jun) 企業(ye) 在加快技術創新、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等方麵可以起到重要的先鋒作用。

“隱形冠軍(jun) 企業(ye) 大多是製造業(ye) 企業(ye) ,處於(yu) 產(chan) 業(ye) 鏈某個(ge) 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為(wei) 最終產(chan) 品提供關(guan) 鍵性材料、部件或者生產(chan) 工藝,其精細化水平決(jue) 定了所在產(chan) 業(ye) 鏈的整體(ti) 競爭(zheng) 力,也將帶動行業(ye) 的競爭(zheng) 意識。”中德智能製造研究院(江蘇)執行院長帥立國告訴新華日報財經客戶端。

近年來我國隱形冠軍(jun) 企業(ye) 加速成長,不斷湧現。自2017年以來,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與(yu) 中國工業(ye) 經濟聯合會(hui) 已經公布了四批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示範、培育名單,涉及製造業(ye) 企業(ye) 五百餘(yu) 家。根據評選要求,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的單項產(chan) 品市場占有率需要位居全球前3位。

但是,與(yu) 我國製造大國的地位相比,現階段我國隱形冠軍(jun) 企業(ye) 的數量還遠遠不夠。

帥立國表示,打破這樣的局麵,既需要外部引導,也需要內(nei) 部發力。

一方麵,正向引導是產(chan) 業(ye) 加速發展的強大引擎。資金、資源、榮譽等激勵政策,不僅(jin) 會(hui) 引導大多數企業(ye) 更加“聚焦”主營、專(zhuan) 注細分賽道,也會(hui) 促使市場完善中小企業(ye) 發展成長的營商環境。而樹立行業(ye) 標杆也將進一步激發企業(ye) 的競爭(zheng) 意識,刺激企業(ye) 對產(chan) 品品質的追求。

數據顯示,我國中小企業(ye) 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ye) ,90%以上的企業(ye) 數量,是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的生力軍(jun) ,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擴大就業(ye) 、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因此,以培育隱形冠軍(jun) 企業(ye) 為(wei) 抓手,通過政策引導激發中小企業(ye) 的力量,就顯得尤為(wei) 重要。

另一方麵,正確的內(nei) 在價(jia) 值觀是企業(ye) 長久發展的動力。中國已經成為(wei) 世界的“製造工廠”,義(yi) 烏(wu) 小商品市場供給著全球聖誕用品市場上約80%產(chan) 品,中國船企承接著全球近70%的新船訂單,美國95%的國旗由中國製造……但是,中國製造企業(ye) 在做大的過程中,更迫切地需要以精益製造和匠人精神,提高產(chan) 品的創新性和內(nei) 在品質,增加產(chan) 品附加值和除價(jia) 格優(you) 勢以外的其他競爭(zheng) 力。

“成為(wei) 隱形冠軍(jun) 需要長時間的鑽研,無論是員工還是老板,都需要一份堅持和專(zhuan) 注。依靠價(jia) 格戰洗掉競爭(zheng) 對手,終究不是長遠之策,企業(ye) 隻有把價(jia) 值觀放在利潤之前,重視技術、鑽研技術,才能真正占據行業(ye) 領頭羊地位,獲得市場認可。”在帥立國看來,行業(ye) 參與(yu) 者對於(yu) 工匠精神的普遍認可,將是中國製造不斷前進的內(nei) 在推動力。


江蘇大地,隱形冠軍(jun) 沃土

說起製造業(ye) ,不得不提起長三角地區。尤其是作為(wei) 製造業(ye) 大省的江蘇,以1.1%的國土麵積、5.8%的人口,創造了全國10.3%的生產(chan) 總值。

作為(wei) 民族工業(ye) 和鄉(xiang) 鎮工業(ye) 的發祥地,江蘇製造“家底”殷實,製造業(ye) 總產(chan) 值約占全國的1/8、全球的3%左右。截至2018年,江蘇製造業(ye) 的規模連續8年保持全國第一,第二產(chan) 業(ye) 增加值41248.5億(yi) 元,占全國比重超過13%。高新技術產(chan) 品出口突破萬(wan) 億(yi) 元,全國超過1/5的高新技術產(chan) 品出口來自於(yu) “江蘇製造”。

帥立國表示,江蘇地區不僅(jin) 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基礎紮實,還具有豐(feng) 富的人才資源和科技資源。

江蘇深入實施科教與(yu) 人才強省戰略,2018年,全省人力資本投資額超過1.35萬(wan) 億(yi) 元,占GDP的比重超過15%,全省人才資源總量超過1250萬(wan) 人,人才貢獻率接近40%。

截至2017年末,江蘇擁有兩(liang) 院院士100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5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10人,國家“百千萬(wan) 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89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zhuan) 家284人,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zhuan) 家255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zhuan) 家8496人。截至2018年,全省研發人員約79.41萬(wan) 人,是2010年的1.96倍,年均增長8.7%。

與(yu) 此同時,江蘇的中考製度分流了大量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壯大了“藍領”隊伍,也培養(yang) 了大批優(you) 秀的操作型高技能人才,這是製造業(ye) 發展的必備資源,也是隱形冠軍(jun) 培育的根基。

而在科技資源方麵,2018年全省共申請專(zhuan) 利60.03萬(wan) 件,其中發明專(zhuan) 利申請數為(wei) 19.88萬(wan) 件。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開展的技術競爭(zheng) 力分析顯示,我國全球領跑的219項技術中,有33項在江蘇,占全國的15.1%。

“所謂培育隱形冠軍(jun) ,並不是為(wei) 了培育數量有限的隱形冠軍(jun) 企業(ye) ,而是培育肥沃的土壤,以此推動企業(ye) 形成精品意識,提升中國製造的品質和形象。”帥立國告訴新華日報財經客戶端,隱形冠軍(jun) 是由有形市場自然形成的,並不是培育得來。水好魚自肥,隻要有合適的環境,隱形冠軍(jun) 企業(ye) 自然層出不窮。

為(wei) 了培育沃土,江蘇製造業(ye) 內(nei) 外兼修,通過培育創新型企業(ye) 、建設創新服務體(ti) 係、推動數字化智能化、提升企業(ye) 素質、推進產(chan) 業(ye) 集群、落實惠企政策等多方麵促進中小企業(ye) 創新發展,塑造隱形冠軍(jun) 成長的最佳環境。“我走訪過1000多家企業(ye) ,深刻地感受到政府在背後的影子。為(wei) 了幫助企業(ye) 把產(chan) 品做好,江蘇政府一直在設法提供好的資源。”

帥立國表示,江蘇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每年組織開展省專(zhuan) 精特新產(chan) 品和科技小巨人企業(ye) 申報工作,以引導中小企業(ye) 走堅持走專(zhuan) 業(ye) 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之路,打磨產(chan) 品品質;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定期評選技能大師工作室和首席技師,以提高製造業(ye) 高技能人才待遇,發揮領軍(jun) 人才在技術攻關(guan) 、技術創新、技術交流、傳(chuan) 授技藝和實現絕技絕活的代際傳(chuan) 承等方麵的重要作用。類似中德智能製造研究院這樣的應用研究機構,更是充分利用國際合作資源,將歐洲最前沿的理念和技術帶到中國,輻射長三角,幫助企業(ye) 在全球範圍對接最需要的技術和人才。

新時代,製造業(ye) 是推動工業(ye) 化和現代化的主力軍(jun) ,更是強國夢的脊梁。中國製造正從(cong) “製造”向“智造”再到“創造”轉型升級。各行各業(ye) 裏,隱形冠軍(jun) 、單項冠軍(jun) 、專(zhuan) 精特新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企業(ye) 在破浪前行中迸發創新的力量。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