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汽車製造

江蘇如皋投入幾十億,為何造車項目連續死了3個?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2020-08-11 我要評論(0 )   

汽車產(chan) 業(ye) 對地方政府來說,吸引力太大了,可以拉動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條,同時納稅也是最多的。一邊是新能源汽車項目接連爆雷或爛尾,另一邊,地方政府對汽車產(chan) 業(ye) 的投資熱情卻並...

汽車產(chan) 業(ye) 對地方政府來說,吸引力太大了,可以拉動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條,同時納稅也是最多的。一邊是新能源汽車項目接連爆雷或爛尾,另一邊,地方政府對汽車產(chan) 業(ye) 的投資熱情卻並未衰減,“賽麟事件”或許不是最後一起。

陸地方舟曾經在如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版圖中扮演舉(ju) 足輕重的角色,如今也陷入停產(chan) 。攝影/本刊記者 胥大偉(wei)

地方政府的盤算和失算

本刊記者/胥大偉(wei) 蘇傑德

曾經的中國造車新勢力中的明星——賽麟汽車陷入停擺。

被指“空手套取66億(yi) 國資”的賽麟汽車董事長王曉麟遠遁美國,並與(yu) 江蘇如皋市隔空相懟。猶如一場“羅生門”,漩渦中的賽麟事件,背後諸多疑問仍然未解。隨著賽麟工廠被查封、賬戶被凍結,員工悉數離職,江蘇省如皋市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未來也蒙上一層迷霧。

如皋市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陳建軍(jun) 對《中國新聞周刊》坦言,賽麟事件留下的教訓表麵上看是如皋的,但不僅(jin) 僅(jin) 是如皋的,“給國家一個(ge) 警示,周邊區縣要借鑒,上級主管部門也要借鑒:不能一窩蜂全部上新能源汽車項目,對一些公司的資質,要進行更嚴(yan) 格的審核。”

從(cong) 2009年起,中國啟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各種扶持政策密集出台。此後隨著補貼政策的持續升溫,在政策和資金的催化下,新能源汽車的賽道裏空前擁擠,動輒上百億(yi) 投資的新能源汽車項目紛紛落地,一時間新能源汽車成為(wei) 各地招商的“香餑餑”。統計顯示,從(cong) 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中國共有超過200個(ge) 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chan) 項目落地,涉及投資金額1萬(wan) 多億(yi) 元,產(chan) 能規劃達2124萬(wan) 輛。

然而進入2019年,車市低迷、補貼退坡,盛景不再。激情退燒後的資本市場恢複理性,中國的造車新勢力,身陷一場“大逃殺”,企業(ye) 數量銳減至40家左右,一些地方也因造車衝(chong) 動而陷入尷尬困局。

全國工商聯汽車商會(hui) 副會(hui) 長李金勇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汽車產(chan) 業(ye) 對地方政府來說,吸引力太大了,可以拉動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條,同時納稅也是最多的。一邊是新能源汽車項目接連爆雷或爛尾,另一邊,地方政府對汽車產(chan) 業(ye) 的投資熱情卻並未衰減,“賽麟事件”或許不是最後一起。

縣級市的造車簡史

如皋地處長江三角洲北翼,是江蘇省轄縣級市。這座人口約142萬(wan) 的小城,近年來卻是江蘇省域內(nei) ,頗受關(guan) 注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之城。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麵對全球船舶行業(ye) 不景氣、光伏產(chan) 業(ye) 持續下行、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舉(ju) 步維艱的處境,如皋將目光瞄準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期待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發展潛力,能為(wei) 如皋提供經濟增長的後勁。南通市副市長、如皋原市委書(shu) 記陳曉東(dong) 曾表示,如皋選擇發展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是戰略性的抉擇。

對於(yu) 如皋而言,發展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並非易事。2010年,如皋成功引進的第一家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chan) 企業(ye) ——陸地方舟落戶,帷幕自此拉開。作為(wei) 江蘇省“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陸地方舟項目計劃總投資40億(yi) 元,預計形成年產(chan) 20萬(wan) 輛電動汽車的生產(chan) 規模。

然而,陸地方舟最初並未取得生產(chan) 資質,江蘇陸地方舟總經理劉長力曾向媒體(ti) 披露,在如皋政府的幫助下,陸地方舟兼並了如皋客車總廠,才獲得新能源大中型客車生產(chan) 資質。

2016年8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中國的首個(ge) “氫經濟示範城市”項目在如皋啟動,如皋成為(wei) “聯合國氫經濟示範城市”。氫能產(chan) 業(ye) 被如皋市作為(wei) 另一個(ge) 產(chan) 業(ye) 增長極。攝影/本刊記者 胥大偉(wei)

如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布局是以陸地方舟項目為(wei) 龍頭展開的。2012年,如皋被江蘇省經信委確定為(wei) 江蘇省唯一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基地,如皋在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領域開始高歌猛進。

2013年11月,康迪電動汽車項目落戶如皋,項目總投資約12億(yi) 元,建成後將形成年產(chan) 10萬(wan) 台套新能源電動汽車關(guan) 鍵零部件的規模,並希望打造一個(ge) 采用純電動汽車、為(wei) 市民提供分時租賃汽車服務的“微公交”係統。

如皋市人民政府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顧問王曉翔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康迪電動汽車原是生產(chan) 低速電動車(俗稱“老年代步車”),采用的是鉛酸蓄電池,而不是鋰電池。康迪汽車想升級變成微型電動車,因沒有生產(chan) 資質,從(cong) 而找到吉利“借殼”。吉利方因為(wei) 產(chan) 品係列的限製,想與(yu) 康迪合作,使用康迪的品牌。雙方合作之後,急於(yu) 找到一個(ge) 生產(chan) 基地,他們(men) 找到了時任如皋市長的陳曉東(dong) ,三方一拍即合。就這樣,此前主要生產(chan) 低速電動車,本身不具備汽車生產(chan) 資質的康迪集團,在被吉利汽車收購之後,在如皋實現了借殼生產(chan) 。

為(wei) 了抓住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政策風口,如皋在2014年成立如皋市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應用領導小組,組長是時任市長陳曉東(dong) ,副組長是市委常委、時任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黨(dang) 工委副書(shu) 記馬金華。知情人士介紹,馬金華是如皋新能源汽車項目的主要推動者。

然而陸地方舟和康迪汽車項目,此後的發展並不盡如人意。陸地方舟江蘇項目曾因違規圈地遭到輿論質疑,陸地方舟此前隻有客車生產(chan) 資質,在拿到低速電動車領域首張新能源車生產(chan) 牌照之後,陸地方舟宣布進軍(jun) 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然而計劃一直處於(yu) “擱淺”狀態。

陸地方舟最初預計,2020年項目全部建成投產(chan) 後,可實現年產(chan) 能20萬(wan) 輛,產(chan) 值300億(yi) 元,利稅75億(yi) 元,將成為(wei) 南通地區又一支柱型產(chan) 業(ye) 的旗艦型企業(ye) 。然而,如今陸地方舟已經淪為(wei) 被債(zhai) 權人拍賣的地步。阿裏拍賣網站上,平安銀行總行2020年6月發布了一則《關(guan) 於(yu) 江蘇陸地方舟新能源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的債(zhai) 權轉讓》顯示,由於(yu) 陸地方舟至今還欠平安銀行本金1.123億(yi) 元,利息125.7萬(wan) 元,無法還款,目前公司已經停產(chan) 。由於(yu) 追不回錢,平安銀行正在把江蘇陸地方舟新能源電動汽車有限公司24%股權和28萬(wan) 多平方米的工業(ye) 用地轉讓。

資產(chan) 賣點如此描述: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資質全國隻有19張,在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是最早自主從(cong) 事電動汽車核心技術研發及生產(chan) 的高新技術企業(ye) ,產(chan) 品覆蓋客車、物流用車。

康迪電動車在2016年爆發的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中,被爆出存在嚴(yan) 重的騙補行為(wei) 。自2017年以來,康迪集團及其子公司發生了多起拖欠供應商貨款被訴事件,並且股權被質押及凍結。2018年5月份,國家發改委曾下發通知,要求康迪江蘇項目整改,指出康迪江蘇項目的投資主體(ti) 康迪電動汽車集團資金實力不強,近三年銷售收入和利潤持續下滑,2017年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高達83%,康迪江蘇負債(zhai) 率高達92.3%,要求該項目整改。

2016年,龐青年的青年汽車在如皋開發區創辦青年亞(ya) 曼整車生產(chan) 企業(ye) ,生產(chan) 氫燃料物流車。在如皋眼裏,氫能是另一個(ge) 風口。青年汽車與(yu) 百應能源合作研發的3輛氫燃料電池大巴,被投放到如皋102路公交線路上進行運營。然而,這三輛氫燃料車,因為(wei) 氫能源不足且難以補充,導致電量不夠,隻能是走走停停,隻運營了20多天就被擱置。“水氫汽車”騙局最終破滅,青年汽車也從(cong) 各地方政府的“座上賓”變成了“燙手山芋”。

“類似於(yu) 青年汽車‘水變氫’的騙局都能有市場,可見地方政府對引進整車項目的積極性。” 全聯車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曹鶴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對於(yu) 如皋而言,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始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誰都想要大項目!一個(ge) 汽車項目搞成了,整個(ge) 地方的GDP就會(hui) 上個(ge) 台階。”王曉翔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對於(yu) 地方政府而言,汽車產(chan) 業(ye) 有一個(ge) 拉動就業(ye) 的“1:7理論”:即一個(ge) 汽車公司的崗位可以帶動汽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7個(ge) 工作崗位。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hui) 秘書(shu) 長崔東(dong) 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地方政府的核心目標是拉動經濟發展,拉動經濟發展就必須創造增量,而一個(ge) 新能源汽車項目就能夠對當地產(chan) 生很好的概念性拉動效果。以一輛價(jia) 值20萬(wan) 的新能源汽車計算,產(chan) 能若能達到10萬(wan) 台,就意味著該項目能產(chan) 生200億(yi) 元的產(chan) 值。對於(yu) 政府而言,政績顯著。

2002年,東(dong) 風悅達起亞(ya) 落子江蘇鹽城,並迅速成為(wei) 鹽城的經濟柱石。相關(guan) 數據顯示,15年間,東(dong) 風悅達起亞(ya) 累計實現營業(ye) 收入4550億(yi) 元,累計上繳稅收430億(yi) 元,直接就業(ye) 人數8000餘(yu) 名,間接就業(ye) 人數超3萬(wan) 人。這讓周邊不少城市豔羨不已。

“地方政府想要建一個(ge) 像樣的整車生產(chan) 基地,起碼需要投資幾十億(yi) 元,才能帶動當地整個(ge) 汽車產(chan) 業(ye) 鏈逐漸擴展進來。”曹鶴說。

事實上,無論是廣東(dong) 肇慶引進小鵬汽車、浙江溫州引入威馬汽車,還是如皋招引賽麟汽車,都是作為(wei) 當地的“一號工程”。這些新能源汽車項目大多以“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園”的形式存在,並且呈現遍地開花的趨勢。

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官網公開信息顯示:如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園區成立於(yu) 2009年,先後獲批省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基地、新能源汽車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chan) 業(ye) 園,規劃麵積20平方公裏。園區擁有陸地方舟、吉利康迪、金杯如皋分公司、英田集團、青年亞(ya) 曼等國內(nei) 外知名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ye) ,以及雙錢輪胎、百應能源、澤禾新能源、龍能鋰電池、延康汽車零部件、創源電化學等近30家新能源汽車配套企業(ye) 。

產(chan) 業(ye) 園的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8132”目標,即整車年產(chan) 能達80萬(wan) 輛,產(chan) 值達1000億(yi) 元,應稅銷售超百億(yi) 元企業(ye) 達3家,服務業(ye) 應稅銷售超百億(yi) 元企業(ye) 達2家,打造以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為(wei) 龍頭、關(guan) 鍵零部件產(chan) 業(ye) 集群為(wei) 支撐、氫燃料動力汽車為(wei) 先導的“中國最具競爭(zheng) 力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基地”,建設集汽車製造、商貿、金融、文化、服務、體(ti) 育為(wei) 一體(ti) 的“長三角地區現代化汽車產(chan) 業(ye) 城”。

整車項目引進成本高,這同時也意味著政府麵臨(lin) 很高的失敗風險。從(cong) 陸地方舟到青年汽車再到賽麟汽車,如皋引進的整車項目一個(ge) 接一個(ge) 倒下,徹底陷入了造車泥潭。當初打造“長三角地區現代化汽車產(chan) 業(ye) 城”的夢想之光,也越來越暗淡。

“造車圈地”的隱憂

在造車衝(chong) 動之下,不僅(jin) 僅(jin) 是如皋,中國不少地方都有著產(chan) 業(ye) “饑渴”,僅(jin) 在2015~2017年,浙江省就新增了20多個(ge) 新能源整車投資項目。

為(wei) 了吸引新能源汽車項目落地,地方政府使出渾身解數,給出各種優(you) 惠條件,圍繞新能源汽車的招商大戰不斷在各地上演,競爭(zheng) 激烈。例如,山東(dong) 青島對新引進新能源整車企業(ye) ,最高獎勵1億(yi) 元。湖北孝感市則對在當地注冊(ce) 生產(chan) 新能源汽車的整車企業(ye) ,投產(chan) 後一次性給予5000萬(wan) 元的獎勵。

江蘇一家省級開發區的招商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各地招商,在土地和資金方麵給出的優(you) 惠政策都差不多,綜合性獎補優(you) 惠彈性空間也不算大,隻能拚服務。對大項目,“一把手”會(hui) 親(qin) 自帶隊登門洽談,拚的是誠意和“一事一議”的政策組合拳。當時賽麟項目就有多地在爭(zheng) 搶,各方給出的落戶條件都很誘人。為(wei) 了讓賽麟落地,如皋政府方麵也是不遺餘(yu) 力。

造車項目落子何處,生產(chan) 資質和土地配置是最核心的考量標準。

2015年國家開始對新建新能源車企進行準入管理,國家發改委發布《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ye) 管理規定》,隻有通過審核的車企,才能獲得純電動汽車生產(chan) 資質。規定下發後,2016年至2018年期間,純電動汽車生產(chan) 資質就如同“金鑰匙”一般,是稀缺資源。截至2018年關(guan) 閉新能源車企準入,國家一共隻發放了15張牌照。

對於(yu) 新入局的造車新勢力而言,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資質,是一個(ge) “準生證”,沒有資質意味著產(chan) 品無法落地。汽車行業(ye) 分析師鍾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資質設立較高的門檻,國家部委的意圖就是企業(ye) 太多,有必要清理掉有牌照的“僵屍企業(ye) ”,原本資質會(hui) 成為(wei) 行業(ye) 的“篩選器”。

然而幫助造車新勢力獲取資質,卻成為(wei) 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一個(ge) 談判籌碼。王曉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當時如皋市給出的落戶承諾中,就包含提供汽車生產(chan) 資質。

而陸地方舟通過政府幫助兼並當地的客車廠,獲得新能源大中型客車生產(chan) 資質。2017年,陸地方舟獲得了國內(nei) 第14個(ge) 新能源乘用車生產(chan) 資質。當時,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陸地方舟品牌力不足,即使推出乘用車,產(chan) 銷量也不會(hui) 很高。而陸地方舟之所以能拿到牌照,極有可能是贏在了“地方政府”這張牌上。

鍾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圍繞電動汽車生產(chan) 資質,國家部委與(yu) 地方政府間存在博弈。過高的門檻影響了地方政府的利益,為(wei) 了確保當地廠家不死,隻能去操作買(mai) 殼。

土地則是地方政府招引汽車項目落戶的另一個(ge) 籌碼。每當新能源汽車項目落地,“跑馬圈地”是慣常操作。賽麟汽車落地如皋,三期規劃下來總共用地2400畝(mu) ,一期占地958畝(mu) 。陸地方舟項目規劃1200畝(mu) ,首期占用432.93畝(mu) 。

有媒體(ti) 選取16家造車新勢力研究發現,有8家企業(ye) 的項目用地超過1000畝(mu) ,其餘(yu) 8個(ge) 項目用地也在100~950畝(mu) 之間。而這些大片土地,很多都是以低於(yu) 市麵的成交價(jia) 出售。

崔東(dong) 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造車新勢力通過“圈地”,低價(jia) 獲得大量的土地,由於(yu) 土地增值快,即使造不出車,也能通過高價(jia) 拋售土地獲利。

發生於(yu) 內(nei) 蒙古鄂爾多斯的華泰汽車的“土地遊戲”最為(wei) 典型。汽車產(chan) 業(ye) 一直是鄂爾多斯迫切想要引進的,對於(yu) 這座資源型城市而言,產(chan) 業(ye) “轉型”並不容易,為(wei) 招引項目落地,所能支付的籌碼隻有土地和煤礦。

華泰汽車當年以每畝(mu) 1萬(wan) 元的價(jia) 格,獲得了6000畝(mu) 土地和“配比”贈送的兩(liang) 座煤礦。奇瑞汽車以200億(yi) 元的投資落地鄂爾多斯時,政府也配備了一座16.6億(yi) 噸的煤礦。

據媒體(ti) 報道,華泰汽車通過投資汽車項目在鄂爾多斯換來煤礦和土地收益,獲益頗豐(feng) 。2008年1月,華泰汽車為(wei) 儲(chu) 量8億(yi) 噸的唐家會(hui) 煤礦引入安徽淮南礦業(ye) 集團,雙方共同成立鄂爾多斯市華興(xing) 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其中華泰汽車間接持有30%股權。同一年,華泰汽車將碾盤梁煤礦礦權轉賣給山西普大煤業(ye) 集團,直接獲利7億(yi) 元。此外,雖然華泰汽車在鄂爾多斯的廠區有2/3還是荒地,但地價(jia) 已經上漲了8倍。

但另一方麵,華泰的造車業(ye) 務卻是“扶不上牆的爛泥”。華泰的汽車銷量一直被業(ye) 內(nei) 質疑“水分十足”。從(cong) 2008年到2011年4月,華泰汽車在公安部的實際上牌數為(wei) 4.5萬(wan) 輛,而其上報給中汽協的數據高達18.3萬(wan) 輛,兩(liang) 者相差3倍多。在2011年,由於(yu) 華泰汽車銷售數據長期嚴(yan) 重作假,中汽協曾一度不接受華泰汽車的上報數據,其銷量數字以“0”代替。

從(cong) 2018年2月開始,華泰汽車就已經開始拖欠員工工資,涉及人員1000多人。最新公告還顯示,目前華泰汽車直接負債(zhai) 逾期金額合計達38.92億(yi) 元,其中涉及訴訟金額為(wei) 38.92億(yi) 元。

如今,華泰汽車生產(chan) 基地所處地塊已經是中心城區,對於(yu) 這一大片湮沒在荒草中的華泰廠區用地,當地政府想讓華泰汽車搬遷,以期重新利用。然而政企雙方卻因土地問題對簿公堂。2017年初,鄂爾多斯市國土資源局康巴什新區分局將華泰汽車起訴到法院,要求華泰汽車限期移交建築、土地等不動產(chan) ,辦理資產(chan) 移交手續。華泰汽車也進行反訴,提出了近33.58億(yi) 元的拆遷安置補償(chang) 要求,最終內(nei) 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認定,以不具備受理條件駁回了雙方訴求。

至今,華泰汽車還在與(yu) 鄂爾多斯政府就6000畝(mu) 市中心城區土地的產(chan) 權糾紛而扯皮。

在鍾師看來,造車新勢力急著圈地還有另一份“小九九”:“他們(men) 希望乘著項目剛落地的熱乎勁,多拿地,以免今後項目發展不好,政府熱情不在,再難拿地。”

對地方政府而言,由於(yu) 土地審批權限長期缺乏約束,使得土地成為(wei) 廠商套利變現的砝碼。一旦項目“黃了”,地方政府不得不麵對的是一個(ge) 個(ge) 充滿糾紛的土地“爛攤子”。

2017年7月,華泰汽車天津工廠總裝生產(chan) 線。圖/IC

政府變“風投”

2020年,造車新勢力們(men) 的死亡名單越來越長:曾經在資本簇擁下的博郡汽車因為(wei) 缺錢倒下了,一同倒下的還有拜騰、知豆、前途……

“未來有三五家的造車新勢力能活下來就已經很不錯了。”全國工商聯汽車商會(hui) 副會(hui) 長李金勇對《中國新聞周刊》預測,一場行業(ye) “洗牌”不可避免。

崔東(dong) 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新能源汽車廠商規模小、產(chan) 業(ye) 鏈極其薄弱,而傳(chuan) 統燃油車的成本優(you) 勢是建立在千萬(wan) 台的產(chan) 量規模基礎上,這種差距造成新能源汽車成本居高不下。

然而一直在找錢的中國造車新勢力們(men) ,如今在資本圈卻不再是寵兒(er) 。整個(ge) 汽車市場供大於(yu) 求,隨著補貼退坡,一些造車新勢力接連爆雷,不少商業(ye) 模式被證偽(wei) ,資本市場也意識到新能源汽車行業(ye) 的風險,投資日趨理性謹慎。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甚至表示,在中國沒有任何一家新能源造車企業(ye) 值得投資。

投資人把投資造車新勢力比作“賭馬”,隨著洗牌加速,局麵逐漸明朗,投資人隻會(hui) 押注在領跑者身上。如皋市政府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顧問王曉翔,將入局的造車新勢力稱為(wei) “風箱裏的老鼠”,融不到資,想脫身也難。

造車新勢力想要存活下去,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也從(cong) 傳(chuan) 統的給地、給資源,發展到真金白銀的支持。事實上,地方政府正成為(wei) 造車新勢力最大的融資渠道。

汽車行業(ye) 分析師鍾師認為(wei) ,正是利用了地方政府急迫發展經濟的心態,造車新勢力通過與(yu) 國資捆綁,與(yu) 地方政府進行“風險共擔”,這使得造車項目一旦出現問題,往往國資很難抽身而退。

今年6月底,據央視財經報道,造車新勢力的代表拜騰汽車陷入經營危機,拖欠員工薪資4個(ge) 月之久。除此之外,拜騰上海辦公室4月撤租,北京辦公室6月17日撤租,南京工廠近日也因欠費停水斷電關(guan) 廠。

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也在擔心拜騰汽車可能給園區帶來的巨額損失,“我們(men) 也怕,我們(men) 投進了幾十個(ge) 億(yi) ,一旦黃了,打水漂。誰接誰還債(zhai) 務,不光這個(ge) 債(zhai) 務,公司所有的債(zhai) 務都要接。”園區管委會(hui) 工作人員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說。

這使得地方政府在新能源汽車項目招引中,事實上成了風險投資者。多位汽車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地方政府對造車新勢力的技術背景往往難以識別,類似賽麟這樣的投機者難以杜絕。更關(guan) 鍵的是,地方政府對項目往往缺乏風險管控意識,對項目背景的考察也流於(yu) 形式,這增加了項目“爆雷”、國資流失的風險。

為(wei) 了控製整車項目的風險,一些地方政府也在引入風險控製機製。上海在引進特斯拉項目時,就與(yu) 其簽署了對賭協議。特斯拉在中國拿到年利率3.9%的貸款,並以市場價(jia) 十分之一的價(jia) 格拿到土地。上海市政府則要求,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從(cong) 2023年年底起,每年須納稅22.3億(yi) 元,如果不能達成這一條件,必須歸還相應土地。同時,特斯拉還必須在5年內(nei) 投入140.8億(yi) 元的資本支出。

蔚來汽車與(yu) 合肥國資的“牽手”更加受到關(guan) 注,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蔚來的融資,本質上是一次“高業(ye) 績對賭”的股權融資。根據此前協議,蔚來汽車和三家國資戰略投資方——合肥建設、國投招商和安徽高新產(chan) ,對於(yu) “蔚來中國”100多億(yi) 元的投資,分五次進行。這顯示了合肥國資方投資的謹慎和周密規劃。

蔚來汽車與(yu) 合肥簽署的“對賭協議”,對蔚來中國在營收、納稅乃至產(chan) 品研發與(yu) 銷量等方麵都設立了很高的KPI指標。例如,2020年,蔚來汽車營收需要達到148億(yi) 元,4年後遞增至1200億(yi) 元,按蔚來汽車單車均價(jia) 30萬(wan) 元計,平均年銷售量需要達到40萬(wan) 輛,壓力不小。

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此次合肥“風投”蔚來汽車,給傳(chuan) 統的政府資本投資提供了另一種操作思路。合肥引入蔚來汽車這類“潛力股”,相當於(yu) 為(wei) 自己在汽車產(chan) 業(ye) 引入了一個(ge) 潛藏的產(chan) 業(ye) 增長極,也為(wei) 其汽車產(chan) 業(ye) 的上下遊購置了一套“發動機”。而“對賭”協議類似於(yu) 項目的“緊箍咒”,等於(yu) 配置了一套保險機製。

專(zhuan) 家認為(wei) ,一些地方政府在投資落實過程存在很多不規範之處,而政績衝(chong) 動和缺乏約束力的權力體(ti) 製,放大了項目的風險,所以需要更周密的製度設計進行跟進。

新的緊箍咒

江西省曾因為(wei)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過熱投資,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批評。

江西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投資熱度在全國居首,但產(chan) 能利用率卻大幅低於(yu) 全國平均水平。根據相關(guan) 資料統計,江西省在2015~2017年6月之間引進的18項新能源汽車投資計劃中,有7項在宣布簽約後並沒有任何開工信息,而在已開工的11個(ge) 項目中,半數以上沒有按期完工。

江西省政協委員、江西江鈴海外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夏英傑曾發出警告,江西整車企業(ye) 資金、研發實力整體(ti) 偏弱,應提高江西省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項目核準門檻,從(cong) 新能源汽車研發設計、製造及質量管控、市場營銷團隊及能力、項目資金構成等方麵進行評價(jia) 把控,避免低端結構性產(chan) 能過剩。

汽車行業(ye) 分析師任萬(wan) 付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投資熱並非江西獨有,一些沒有任何汽車產(chan) 業(ye) 鏈基礎的地市冀望平地起高樓,出現了諸多盲目招商的亂(luan) 象。但發展汽車產(chan) 業(ye) 不能一蹴而就,產(chan) 業(ye) 鏈健全、人才儲(chu) 備都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在新能源汽車投資熱潮簇擁下,很容易招來“圈地圈錢圈政策”的項目。項目一旦投資失敗,對當地政府來說,善後工作將更加棘手。

大多數造車新勢力死在沙灘上,然而留下的一地雞毛仍要地方政府來收拾。除了債(zhai) 務和員工討薪,地方政府要解決(jue) 的另一個(ge) 爛攤子是如何處理閑置的土地。如皋市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陳建軍(jun) 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賽麟汽車項目涉及900多畝(mu) 土地,如皋會(hui) 盡早盤活,把損失降到最低。同樣難以再啟的遊俠(xia) 湖州汽車工廠,也留下了大片土地。

在汽車分析師鍾師看來,地方政府一般投入的是土地和廠房,投機者帶不走,項目失敗可以將土地及廠房資源再改做他用,這方麵損失不會(hui) 太慘重。崔東(dong) 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項目爆雷後,真正當“接盤俠(xia) ”的是銀行,“政府投資的錢都來自銀行,會(hui) 成為(wei) 銀行隱形的呆壞賬。”

為(wei) 給各地套上新的緊箍咒,避免頻發的新能源汽車爆雷事件,《汽車產(chan) 業(ye) 投資管理規定》自 2019 年1月10日起施行。《汽車產(chan) 業(ye) 投資管理規定》為(wei) 新能源汽車造車勢力入場,設置了諸多門檻。其中要求:新建獨立純電動汽車企業(ye) 投資項目的所在省份,上兩(liang) 個(ge) 年度汽車產(chan) 能利用率均高於(yu) 同產(chan) 品類別行業(ye) 平均水平;現有新建獨立同產(chan) 品類別純電動汽車企業(ye) 投資項目均已建成且年產(chan) 量達到建設規模。

《規定》雖然將汽車行業(ye) 的項目審批權下放至省級政府主管部門,但並不意味著地方政府能“開閘放水”。相反對於(yu) 想要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的地方政府有嚴(yan) 格要求,比如,核準新的電動車項目前,需要先清理新能源僵屍車企;已經有新能源汽車項目的,項目達產(chan) 前不能再審批新項目。對於(yu) 新能源汽車的項目投資同樣做出了明確要求,比如項目大規模量產(chan) 前不得撤資、需要掌握電動車核心技術、隻能生產(chan) 自有注冊(ce) 商標的產(chan) 品等。

中國汽車工業(ye) 谘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國家發改委把新能源汽車項目的審批權下放到省一級,並要求新能源汽車項目的產(chan) 能利用率必須要達標,這使得省級政府要更加加強數量控製,注意平衡。

此外,地方要更加考慮項目的可行性。以往地方政府對項目的態度是多多益善,現在省級政府往往會(hui) 選擇集中扶持一兩(liang) 個(ge) 重點項目。“現在如果一個(ge) 項目黃了,發改委很可能會(hui) 把其他的項目都給你斷了。”賈新光說。

多位專(zhuan) 家建議,資質審批權下放至地方後,地方政府更需要加強新能源汽車產(chan) 能的監管和預警。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