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3D打印技術不僅(jin) 可以製作形狀複雜的塑料藝術品,還被廣泛應用於(yu) 各行各業(ye) 。但純銅和塑料卻不同,現在還不能使用紅外激光對純銅實現完全熔化,以構建複雜的工件。對此,位於(yu) 德國亞(ya) 琛的弗勞恩霍夫材料與(yu) 束技術研究所(FraunhoferIWS),采用了一種新型的增材製造係統,其裝載的短波綠色激光束能輕鬆熔化銅。
通過使用該技術,使以前無法構建的銅製工件成為(wei) 可能。至此,未來由純銅、銅合金材質構成的複雜部件,也將被應用於(yu) 航空航天、自動化等工業(ye) 領域,為(wei) 提高電動機和熱交換器效率提供了保障。
如今,弗勞恩霍夫材料與(yu) 束技術研究所通過全新的增材製造係統,設計製造兼具導熱性和導電性的純銅製件。在電子電力行業(ye) ,這些純銅組件能提供更高效的電動機和散熱器。並且,純銅組件在線圈和傳(chuan) 感器上的應用也變得有可能。通過增材製造生產(chan) 的銅組件,特別適合安裝在緊湊型設備裏,同時保證高效率和高性能。例如未來電子電力設備中的高效散熱器,以及衛星電力驅動使用的特製線圈,太空推進係統的冷卻係統等。

配備同等設備的研究機構屈指可數
在薩克森,這種全新的激光束熔化係統還是獨一無二的,甚至在德國其他地方也不多見。替代1064nm紅外波長,該係統采用的是515nm高能量密度的盤狀綠色激光束。“以往的實驗表明,即使紅外激光功率達到500W,還是不能有效熔化純銅製件,”該項目負責人SamiraGruber表示。
實際上,采用紅外激光對銅件進行作業(ye) 時,隻有30%的激光能量進入工件內(nei) 部,其餘(yu) 大部分能量被銅反射掉。但用500W綠光激光加工時,卻得到了不一樣的結果。這次銅件吸收了70%的激光能量,從(cong) 而實現了理想的熔化效果,這也將大大提升增材製造領域中銅件的
參與(yu) 率。
純銅是導電和導熱的絕佳材料
因為(wei) 銅具有優(you) 異的導電性和導熱性,所以如果在增材製造領域能廣泛應用,銅件也將發揮其最大優(you) 勢。“當前在航空航天、電子、汽車行業(ye) ,銅件或是銅合金製件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研究所增材製造設備帶頭人ElenaLopez對此強調。
ElenaLopez進一步談到:“相比傳(chuan) 統鋁製工藝方法,通過增材製造生產(chan) 的銅件在特定體(ti) 積的電導性上表現得更為(wei) 出色,這也是生產(chan) 高性能小型設備廠商非常感興(xing) 趣的地方。目前,銅件在機械加工、鑄件領域中應用廣泛,然而增材製造技術將重新詮釋加工工藝,為(wei) 製造複雜幾何形狀的工件提供解決(jue) 方案。”

緊湊高效的設計帶來更高的性能
“現在,由增材製造帶來的幾何外形靈活性的增加,為(wei) 進一步延長銅質組件的冷卻能力提供了機會(hui) ,從(cong) 而延長了銅質組件整體(ti) 的使用壽命,”SamiraGruber解釋道。據悉,研究人員采用的方法是,重新設計激光器的冷卻通道,從(cong) 而讓作業(ye) 中的液體(ti) 和氣體(ti) 壓力損失降至最低,讓更多的激光能量被工件表麵吸收。
增材製造:薩克森研究人員參與(yu) 其中
研究所的這項新設備是通過“智能製造與(yu) 材料”工藝中心發布的。該中心是由開姆尼茨工業(ye) 大學(TechnischeUniversitätChemnitz)、德累斯頓工業(ye) 大學(TechnischeUniversitätDresden)和弗勞恩霍夫材料與(yu) 束技術研究所(FraunhoferInstitutesIWS)聯合發起的,其中心成員還有像ENAS、IWU、IKTS,該中心旨在推動創新工業(ye) 製造和工業(ye) 4.0。
目前這台“TruPrint1000”機器裝備在德累斯頓增材製造中心。未來,研究人員將與(yu) 德累斯頓的科學家們(men) 一起,在增材製造工藝研發上繼續投入。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