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出口快速增長,中國最新的出口集裝箱運輸指數創下曆史新高。圖為(wei) 山東(dong) 青島的集裝箱港口。(歐新社)
中國最新的出口集裝箱運輸指數創下曆史新高,反映出集裝箱供應短缺,這主要歸功於(yu) 中國出口的快速增長。
據新浪財經報道,追蹤截至上周五(11日)的中國集裝箱港口全球12條航線的現貨和合約貨運價(jia) ,中國集裝箱貨運指數(CCFI)的平均水平為(wei) 1,411.98,相比前一周上漲了6.7%,上海航運交易所說過。
自今年5月下旬以來,CCFI上漲了近70%,大約與(yu) 中國主要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有所回落的同期。
天津港一家集裝箱公司技術部副經理李曉輝說,集裝箱從(cong) 未像現在這樣搶手。
受冠病疫情影響,今年年初該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下降,2月份創下不足100萬(wan) 個(ge) 20英尺當量單位(TEU)的低位。
這個(ge) 位於(yu) 中國北方的大型航運樞紐,今年5月份集裝箱吞吐量首次增長,達到165萬(wan) 標準箱。數據顯示,前11個(ge) 月,其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6.1%,達到1710萬(wan) 標準箱。
根據中國港口協會(hui) 的數據,11月初,包括上海和寧波在內(nei) 的八個(ge) 主要航運中心的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了13.1%。具體(ti) 來說,外貿集裝箱吞吐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5%。
結果,容器製造商一直每周七天,每天24小時工作以滿足需求。
分析師說,港口日益繁忙和集裝箱供應短缺向人們(men) 發出了積極信號,表明外貿正在逐步升溫。
“中國大部分出口產(chan) 品都是通過集裝箱海運的。運價(jia) 指數的上升趨勢與(yu) 出口的增長相符。”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尹瑞哲說。
在全球經濟複蘇的帶頭作用下,按美元計算,中國11月出口同比增長21.1%,是自2018年2月以來最快的增長。
由於(yu) 一係列旨在恢複生產(chan) 的刺激措施,中國是第一批從(cong) 疫情中反彈的製造業(ye) 大國之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會(hui) 理事李其林說,結果,中國公司已經收到了許多國際訂單,否則它們(men) 可能會(hui) 進入新興(xing) 市場。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今年外貿集裝箱業(ye) 務起起伏伏,並警告港口集裝箱業(ye) 務麵臨(lin) 不確定性。
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國勝說,嚴(yan) 格的COVID-19檢查措施將延長船舶在港口停留的時間,並影響裝船效率。
鄧說,隨著中國控製這一流行病,並且在全球流行病減緩之後,出口需求將繼續上升,為(wei) 外貿集裝箱業(ye) 務創造新的增長點。
但是,鄧說,班輪公司的運輸能力還沒有完全恢複,在大流行中,外國港口的裝卸能力有所下降,影響了空集裝箱的返回速度,並導致供應短缺和運費波動。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