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成本,在補貼政策的逐步直至完全退坡之下,磷酸鐵鋰電池市場逐漸升溫。據GGII數據,2020年11月磷酸鐵鋰電池的裝車量在全材料類型占比已達到44.4%。
“磷酸鐵鋰電芯能量密度已在去年底達到210Wh/kg,未來目標是230Wh/kg。”日前,國軒高科(002074.SZ)工程研究總院常務副院長徐興(xing) 無在國軒高科科技大會(hui) 上,向外界展示國軒210Wh/kg軟包磷酸鐵鋰電芯。
業(ye) 內(nei) 分析認為(wei) ,車企降本意願強烈,鐵鋰的優(you) 勢主要是原料可控,成本低廉,對電動車的大規模推廣有促進意義(yi) ,鐵鋰市場占有率可能會(hui) 在2021年繼續提升。
此外,財聯社記者從(cong) 國軒高科人士處了解到,公司與(yu) 大眾(zhong) 的合作穩定推進中,目前雙方已經成立超過70人的聯合項目組,全麵涵蓋模組設計、製造工藝、質量、測試、仿真等職能。
磷酸鐵鋰電池新品
根據正極材料不同,國軒高科的電池產(chan) 品分為(wei) 磷酸鐵鋰和三元兩(liang) 種。其中,公司磷酸鐵鋰電池方麵已完成單體(ti) 能量密度由190Wh/kg向200Wh/kg的產(chan) 品升級;三元電池單體(ti) 能量密度達到302Wh/kg。
事實上,在與(yu) 三元電池的技術路線之爭(zheng) 中,磷酸鐵鋰的優(you) 點和缺點都十分明顯,盡管具有成本低,安全穩定的特點,但是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額定電壓、理論比容量(mAh/g)均低於(yu) 三元電池,業(ye) 內(nei) 關(guan) 於(yu) 其能量密度接近“天花板”的看空不斷。
國軒高科此次展示的為(wei) 最新單體(ti) 210Wh/Kg磷酸鐵鋰電池產(chan) 品,該水平目前已超過了三元常規523電池,接近三元622的能量密度。最終產(chan) 品為(wei) 軟包電芯,計算能量密度為(wei) 212Wh/Kg。
據徐興(xing) 無介紹,研發團隊通過三個(ge) 路徑實現能量密度的提升,包括提高正極材料的克容量,在磷酸鐵鋰化學體(ti) 係中首次成功地應用了矽負極材料,以及預鋰技術大規模應用。
不過,目前該單品生產(chan) 線尚未建成,徐興(xing) 無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量產(chan) 時間預計在今年末到明年初,下一步目標是實現230Wh/Kg。
國軒高科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隨著國內(nei) 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坡,以及CTP等技術進一步控製成本,公司加大在磷酸鐵鋰電池領域的研發,不斷提高能量密度,磷酸鐵鋰電池有望在乘用車領域有更好市場表現。
此外,在係統集成層麵,國軒高科還推出了JTM技術。據徐興(xing) 無介紹,在成本上JTM已接近鉛酸電池,且JTM一體(ti) 化集成技術特殊的地方在於(yu) ,基於(yu) JTM集成技術可以做到“一條產(chan) 線生產(chan) 所有產(chan) 品、一個(ge) 產(chan) 品適用所有平台”。
產(chan) 能持續擴張
相較於(yu) 三元電池,磷酸鐵鋰的成本優(you) 勢更加明顯。鑫欏資訊分析師胡俊龍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鐵鋰的優(you) 勢主要是原料可控,成本低廉,對電動車的大規模推廣有促進意義(yi) ,特別是這幾年補貼退出之後,在純市場競爭(zheng) 格局下,鐵鋰在搶回它原有的市場份額。
同時,鐵鋰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也是其搶占市場份額的重要路徑之一。據行業(ye) 統計,從(cong) 技術性能和成本的指標上看,磷酸鐵鋰電池技術在過去10年間能量密度平均每年增加9%,成本每年下降17%。
表現在國軒高科方麵,在材料開發上繼續“推兩(liang) 頭”仍然是重要工作,即高性能材料體(ti) 係開發以及低成本材料體(ti) 係開發,通過提高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方式,提高續航裏程。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對於(yu) 鐵鋰電池的應用場景正在開發中。去年前三季度,國軒高科鋰離子動力電池除累計配套推廣新能源汽車近35萬(wan) 輛外,產(chan) 品還應用於(yu) 儲(chu) 能電站、5G通訊基站、低速車和船舶等領域。
對於(yu) 2021年計劃,國軒高科繼續做產(chan) 線擴張工作,並計劃在2025年達到100GWh。目前,國軒高科在國內(nei) 合肥、廬江、經開、青島、唐山、南京、南通、柳州共建有8大生產(chan) 基地;在國外,該企業(ye) 正考慮在德國、美國、印度等國家建廠,優(you) 化全球產(chan) 能布局。
據公司人士介紹,目前德國漢諾威研發中心已經注冊(ce) 成立;印度孟買(mai) 研發中心建設中,與(yu) 塔塔汽車已經有合作項目,從(cong) 2020年開始已經有為(wei) 塔塔汽車的部分車型供貨。
與(yu) 大眾(zhong) 成立研發團隊
去年5月,大眾(zhong) 汽車以約11億(yi) 歐元投資獲得國軒高科26.47%的股份並成為(wei) 其大股東(dong) ,這意味著國軒高科未來將成為(wei) 大眾(zhong) 汽車集團的認證供應商,有機會(hui) 向大眾(zhong) 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純電動汽車供應電池產(chan) 品。
關(guan) 於(yu) 雙方合作進程,據國軒高科工程研究總院院長蔡毅透露,大眾(zhong) 國軒聯合項目組團隊總人數目前超過70人。其中大眾(zhong) 派駐的專(zhuan) 家涵蓋模組設計、製造工藝、質量、測試等職能。在整合上,研發團隊進展最快,質量和生產(chan) 管理上的團隊建設也會(hui) 很快跟進。
蔡毅還透露,雙方合作開發的MEB項目兼顧三元和鐵鋰兩(liang) 種化學體(ti) 係的標準MEB模組設計,目標是預計2023年實現量產(chan) 供貨。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2020年前三季度,國軒高科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在國內(nei) 排名第五,前幾大客戶分別是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車、北汽集團、江淮汽車、長安汽車等。
一位行業(ye) 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未來國軒高科裝機量的提升將主要來自於(yu) 大眾(zhong) 。國際車企入股對其未來市場發展應該有積極作用,加深與(yu) 大眾(zhong) 的合作,有望進一步提升裝機占比,但是還是要看它們(men) 具體(ti) 的合作進展,以及車型適配情況。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