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峰科技,總部位於(yu) 深圳,公司專(zhuan) 注於(yu) 激光顯示技術研發及應用,以亮相春晚、點亮故宮等激光工程“巨製”迅速進入公眾(zhong) 視野,頗為(wei) 亮眼。
董事長李屹身上的標簽也很多,“Rochester光學博士”、“ALPD®技術發明人”、“國家知識產(chan) 權先進個(ge) 人”、“國家知識產(chan) 權戰略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但每一個(ge) 都指向了“技術派”。
“在激光顯示行業(ye) 因技術專(zhuan) 業(ye) 而知名”,資深家電數碼分析師梁振鵬這樣評價(jia) 光峰科技,“如何進一步市場化是發展關(guan) 鍵。”
近日,李屹接受了《科創板日報》專(zhuan) 訪,直麵上市以來備受關(guan) 注的股價(jia) 、市值以及商業(ye) 化等核心問題。他表示,上市後光峰非常清醒,一方麵注重技術升級,另一方麵加快做大市場規模。
超前的“煩惱”
“公司的英文名字叫APPOTRONICS,LOGO是山峰的形狀,中文名字叫光峰,其象征意義(yi) 是,在目前所有的光學技術中激光應當說是站在峰頂。同時公司希望能做出最好的產(chan) 品,在顯示行業(ye) ‘登峰造極’,有所成就。” 李屹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
2021年1月22日,適逢光峰科技登陸科創板18個(ge) 月。當日收盤,公司股票報19.52元/股,日成交量174.50萬(wan) 股,換手率為(wei) 0.62%,總市值88.38億(yi) 元。而京東(dong) 方A、TCL科技兩(liang) 大LCD(液晶顯示)龍頭已分別躋身兩(liang) 千億(yi) 元、千億(yi) 元市值陣營。
作為(wei) A股激光顯示第一股,上市後光峰科技卻似乎未獲資本市場充分關(guan) 注,為(wei) 何?
激光顯示憑借其高性價(jia) 比、高便攜性、高動態範圍、寬色域、高亮度的優(you) 勢,依托其可大可小、可分可合的顯示性能,結合超短焦和抗光幕,被認為(wei) 是繼LCD和OLED以後的新一代顯示技術,從(cong) 中長期看更是能用在全息顯示、光場顯示上。
而光峰首創ALPD®激光顯示技術,創造性地將半導體(ti) 照明與(yu) 稀土兩(liang) 大行業(ye) 優(you) 勢結合起來,能夠在微小的體(ti) 積下輸出高質量高亮度的光,被指最有可能成為(wei) 下一代以AR為(wei) 代表的移動顯示技術的核心技術,市場潛力巨大。
更突破想象的是,光峰完全聚焦在激光顯示賽道,在A股具有稀缺性甚至唯一性。圍繞ALPD®激光顯示技術,光峰布局了核心器件、激光顯示各個(ge) 產(chan) 品,甚至還包括OS操作係統,屏幕等等,並應用於(yu) TO B/TO C的多個(ge) 領域。
“A股目前沒有像光峰一樣專(zhuan) 門做激光顯示的。”研究人士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時談到,“這同時也意味著光峰還沒有能契合的對標。”
而沒有對標,是光峰正麵臨(lin) 的“甜蜜的煩惱”。
當前,激光顯示行業(ye) 的絕大多數參與(yu) 者隻涉及到部分細分領域。以投影機市場為(wei) 例,老牌企業(ye) 有愛普生、鬆下、NEC、索尼,國內(nei) 玩家主要有視美樂(le) 、奧圖碼等;在激光電視領域,主流玩家則有海信、康佳、長虹、創維等;在電影機領域,重要供應商又有巴可、科視等;在教育領域,主流參與(yu) 者包括鴻合、希沃等。
《科創板日報》:怎麽(me) 看資本市場給光峰的估值?目前激光顯示行業(ye) 最大的痛點和難點是什麽(me) 。
李屹:光峰在A股市場太“超前”了。激光顯示是新型顯示,它本質上是投影,即將圖像疊加到其它實體(ti) 上,比如牆麵上本沒有一個(ge) 100吋‘電視’,並且這個(ge) ‘電視’竟無重量,也不會(hui) 遮擋他物,完全顛覆了傳(chuan) 統顯示方案。故宮600年以來第一次被激光照亮的關(guan) 鍵,就是這項全新的技術能實現疊加顯示從(cong) 而滿足保護文物的要求,這是傳(chuan) 統顯示做不到的。
IMAX早在激光試映會(hui) 上,就高調地為(wei) 這項新技術打出了標語——laser is brightness,laser is everything。投資光峰的境外股東(dong) ,就是早早看到了其中的價(jia) 值。
但痛點和難點也正在這裏,新技術同時意味著沒有參照物,但市場的期望又偏高偏急。
我接觸到的分析師普遍提到不知道怎麽(me) 給光峰估值,畢竟公司完全聚焦於(yu) 新興(xing) 行業(ye) ,在A股沒有合適的對標。從(cong) 行研覆蓋的維度,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正是有了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才有對照。又比如有了蘋果,給小米手機估值就會(hui) 容易不少。
目前來看光峰的市值體(ti) 量不是很大,但從(cong) 投資的價(jia) 值來看空間還很大,因為(wei) 光峰的技術創新與(yu) 商業(ye) 化有較好的結合。
《科創板日報》:經過調研,資本對光峰的認知是否有所加深?怎麽(me) 看待現階段的光峰?下一階段突破的關(guan) 鍵點在哪裏?
李屹:上市後,來光峰調研的機構越來越多。1月21日上午才剛接待了一批,普遍反饋是收獲不小。有機構甚至感歎,光峰原來不是一個(ge) 先進製造企業(ye) ,而是一個(ge) 通過技術創新產(chan) 生一個(ge) 又一個(ge) 新的應用場景的公司。
從(cong) 創新的維度,現階段的光峰有點像當時的大疆,都是通過科技創新產(chan) 生新的應用。大疆在航拍的場景裏麵率先用無人機顛覆了當時主流的直升機。
而光峰經技術迭代不斷貼近半導體(ti) 的摩爾定律,致力於(yu) 激光顯示方案持續cost down(成本下降)。同時,未來產(chan) 品突破點是體(ti) 積越做越小,應用場景越來越高頻,從(cong) 電影院到家庭激光電視,光峰也在提前布局手機微投、AR眼鏡等前瞻性領域。
包括光峰在內(nei) ,目前國內(nei) 進入激光賽道的玩家正在變多,激光顯示產(chan) 線開始遍布全國,包括激光電視、激光教育投影、激光數字電影放映機、激光工程投影機、激光車載顯示器等激光顯示產(chan) 品。以激光電視為(wei) 例,除了2013年率先推出激光電視的光峰科技,現已有海信、長虹甚至三星等數十家企業(ye) 紛紛入局。
(注:公告顯示,上市以來光峰獲得的機構關(guan) 注度在提升。2020年12月,光峰接待來訪投資機構包括煜德投資、紅杉資本、朱雀基金、比鄰投資共約25人次;同年9月,光峰接待了52家機構調研。資本關(guan) 注的問題包括公司推出的全球首款百吋柔性菲涅爾抗光屏、公司新進入智能微投市場的優(you) 勢,TO C賽道的投入、激光顯示行業(ye) 的發展趨勢,等等。)
商業(ye) 化進擊
Cost down,李屹在交流中反複提到這個(ge) 關(guan) 鍵詞。
這直接意味著光峰激光顯示產(chan) 品價(jia) 格下降。以激光電視為(wei) 例,同尺寸產(chan) 品已從(cong) 最初的10.88萬(wan) 元/台大幅降至9999元/台,且產(chan) 品性能已大幅提升。
由此光峰才具備了大規模商業(ye) 化的基礎。而光峰的技術在業(ye) 界有多顛覆,其商業(ye) 化進程就有多受關(guan) 注。
資深家電數碼分析師梁振鵬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時談到,“激光電視在C端的普及,關(guan) 鍵在於(yu) 其售價(jia) 的進一步降低,以及大尺寸屏幕的可折疊性。”
《科創板日報》:外界高度關(guan) 注光峰硬科技的商業(ye) 化變現,能否談下這方麵的布局和計劃?
李屹:上市後,光峰算是完成了從(cong) 0-1的過程,但我們(men) 現在要從(cong) 1-10,關(guan) 鍵就是要把產(chan) 品化和商業(ye) 化做好,做大市場規模。
在TO B業(ye) 務端,光峰仍將堅持影院、工程、教育各個(ge) 事業(ye) 部多點發力。
在C端,cost down仍是核心,同時光峰注重產(chan) 品的集成化,提供完整解決(jue) 方案。2020年,光峰為(wei) 家用市場專(zhuan) 門研製了全球首柔性菲涅爾屏,並推出了專(zhuan) 為(wei) 智能大屏定製的智能影音操作係統FengOS,從(cong) 核心器件向解決(jue) 方案和內(nei) 容服務方案雙向拓展。
2020年前三季度,光峰TO C家用品實現快速增長,收入2.5億(yi) ,同比增長138.45%。在2021年,公司將持續發力C端業(ye) 務,提升其增量及占比。
另外,國內(nei) 供應鏈極其發達,光峰將進一步借力生態夥(huo) 伴實現 cost down。同時以技術優(you) 勢聯手各領域頭部企業(ye) ,加速激光顯示產(chan) 業(ye) 化。如在B端影院業(ye) 務,與(yu) 中影合作打造影院租賃服務模式,在海外與(yu) 巴可合作,借助其在全球140多個(ge) 國家的銷售網絡來補齊短板;而在C端,光峰聯合小米成立峰米科技,共同打造激光顯示新銳品牌。
《科創板日報》:目前激光顯示行業(ye) 在商業(ye) 化落地上有哪些新的趨勢和變化?怎麽(me) 看待行業(ye) 前景?
李屹:新技術導入市場需要過程,激光顯示行業(ye) 的規模,本質上也將隨著用戶受教育深化而壯大。以前也會(hui) 有人質疑,激光電視做到100吋有必要嗎?但體(ti) 驗後智能大屏的需求會(hui) 被真正激發。實話說激光電視在以前是不常在家庭出現的,但現在連我都經常能接到朋友電話,問買(mai) 激光電視有沒有優(you) 惠。行業(ye) 正在放量,這就是變化。但還遠未普及,未來至少應上百萬(wan) 台級別,畢竟液晶電視銷量都已經是千萬(wan) 級了。
(注:奧維雲(yun) 網數據顯示, 2020年1-9月激光電視銷量同比大幅增長60.5%,在液晶電視、OLED電視等產(chan) 品銷量下滑的背景下逆勢增長,成為(wei) 彩電市場唯一增長的品類。IDC研究報告表示,曆經5年成長,激光投影電視的複合增長率達到了81%。
中怡康數據還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在80英寸以上的尺寸段,激光電視市場占比達到27.75%,成功躋身行業(ye) 主流。奧維雲(yun) 網預測,2021年激光電視將全麵爆量,銷量將超越miniLED、OLED、8K等產(chan) 品品類,成為(wei) 新型消費主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