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戴姆勒公司與(yu) 行業(ye) 夥(huo) 伴Omniplus聯手創建3D打印中心,以分散生產(chan) 一係列零部件。
(圖片來源:戴姆勒公司)
該移動式打印中心是設置在集裝箱內(nei) 的“微型工廠”,總麵積36m²,其中包括使用3D打印機生產(chan) 零部件的所有相關(guan) 設備。該集裝箱的尺寸為(wei) 12*3米,可以通過卡車運至任何指定地點,隻需接入電力和互聯網,即可在現場運行。
戴姆勒計劃在其大型分廠內(nei) 設置此類打印中心,並根據需要在現場生產(chan) 零部件,開始主要為(wei) 其客車用戶提供服務。不久的將來,客車用戶可以通過Omniplus On Portal購買(mai) 3D打印許可證,並獲得由3D打印認證中心生產(chan) 的相應部件。
目前,已有4萬(wan) 個(ge) 客車零部件可以3D打印,其中一部分甚至隻能通過3D工藝生產(chan) ,戴姆勒項目團隊正致力於(yu) 對另外7000個(ge) 零部件進行數字化。除了進行數字轉換,還需要根據汽車管理法規,對這些零部件進行測試和驗證。
該試驗集裝箱將在戴姆勒公司位於(yu) 漢堡的BusWorld Home(BWH)服務基地得到應用。該服務中心為(wei) 梅賽德斯-奔馳和塞特拉(Setra)客車提供廣泛的服務,現在能夠更加及時地生產(chan) 零部件,從(cong) 而縮短實際運輸路線,將零部件更快地送至用戶手中。這將有助於(yu) 製造商節省存儲(chu) 費用,因為(wei) 備用零部件隻是作為(wei) 數字文件進行存儲(chu) 。
該移動式打印中心配有工業(ye) 級3D打印機,可生產(chan) 出與(yu) 原始部件質量相當的產(chan) 品。戴姆勒客車公司由此成為(wei) 首個(ge) 通過移動式解決(jue) 方案提供係列優(you) 質產(chan) 品的廠家。這些3D零部件采用優(you) 質聚酰胺進行增材製造,符合該公司的注塑及熱成型生產(chan) 標準。在CAD工作站,提前準備3D打印數據,以備在打印過程中使用;在加工站,製備所需粉末,以打印零部件;另外,在一定顏色範圍內(nei) ,可對打印零部件進行油漆。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