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墨烯柔性透明鍵盤 新華社發

石墨烯發熱羽絨馬甲和石墨烯發熱圍巾。新華社發
6月6日是國際石墨烯日。在這一天,關(guan) 於(yu) 石墨烯的研究與(yu) 應用再次成為(wei) 科學界討論的熱點。作為(wei) 目前世界上已知最薄、最強、導電導熱性能最高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石墨烯的發展前景被眾(zhong) 多科學家所看好,石墨烯也因此被稱為(wei) “黑金”。正如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弗蘭(lan) 克·維爾澤克所說,石墨烯可能是唯一一個(ge) 從(cong) 量子理論到應用的實例。
石墨烯是如何被發現的?應用前景如何?從(cong) 研究到應用,我們(men) 還要越過哪些障礙?
1、發現石墨烯:顛覆了物理學界傳(chuan) 統思維定式
我們(men) 經常談及的“石墨烯”,究竟是什麽(me) ?
“石墨跟石墨烯隻有一字之差,實際上,嚴(yan) 格意義(yi) 上的石墨烯就是單層石墨片。把單層石墨片壘起來,壘到足夠厚就可以得到石墨。而把石墨一層一層地剝下來,剝出的單層就是石墨烯。”根據北京大學化學與(yu) 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彭海琳的描述,石墨烯就是一種純碳材料,百分之百的碳材料,是具有代表性的二維材料,其形狀表現為(wei) 碳原子構成的蜂窩狀、六角形結構的二維平麵。
石墨烯曾一度被認為(wei) 是一種假設性結構,無法單獨穩定存在。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yu) 化工學院特別研究員趙揚介紹,改變發生在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等人首次成功利用微機械剝離法從(cong) 石墨中分離得到石墨烯,顛覆了物理學界“二維原子晶體(ti) 不可能在有限溫度下穩定存在”的傳(chuan) 統思維定式,兩(liang) 人也因“二維石墨烯材料的開創性實驗”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雖然這次發現意義(yi) 非凡,但其采用的製備方法卻很簡單——利用透明膠帶黏住高定向熱解石墨,把有黏性的一麵對折,再把膠帶撕開,石墨薄片就會(hui) 被一分為(wei) 二。”彭海琳告訴記者,不斷重複這個(ge) 解離過程,石墨片就會(hui) 越來越薄,最終得到隻有一層碳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ti) 材料石墨烯。當然,現在製備石墨烯的方法更多了——經過數年發展,科研人員發現了更多製備石墨烯的方法,這種新材料由此進入工業(ye) 化生產(chan) 領域。
2、探索石墨烯:很大程度改變人類生活
石墨烯,能用來幹什麽(me) ?
“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最堅硬、導電性最好的納米材料,幾乎完全透明,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可以應用到儲(chu) 能、醫療、電子等各個(ge) 領域。”趙揚舉(ju) 例說,石墨烯由於(yu) 其高導電性、良好的電容性能和散熱性能等,被廣泛應用於(yu) 電容器、電池的電極材料中。其高導電性還尤其適合於(yu) 高頻電路,因此石墨烯有望成為(wei) 矽的替代品,進而提升未來計算機的運行速度,減少能耗。
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教授蔡衛補充說,石墨烯能替代活性炭等,提高儲(chu) 能器件的容量與(yu) 效率。“石墨烯複合材料有望取代傳(chuan) 統的碳纖維,用於(yu) 製造更加輕型的飛機和航天器等。具體(ti) 到光學領域,石墨烯目前的應用方向包括柔性透明電極、光伏器件、光源、光探測器、超快激光器、光頻轉換器及太赫茲(zi) 器件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石墨烯可以用來做柔性觸摸屏、觸控屏。目前,市場上一般是用ITO(氧化銦錫)玻璃做觸摸屏,ITO玻璃比較脆,不能來回彎折。而石墨烯的柔性特質則決(jue) 定其可以來回掰。”彭海琳說。
蔡衛表示,石墨烯的廣泛應用將很大程度上改變我們(men) 目前的生活,提供一個(ge) 信息溝通更通暢、生活更加便利及更加環保的生活環境。
3、研究石墨烯:不能囿於(yu) 低端應用,要關(guan) 注未來核心技術
“目前,我們(men) 對石墨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ge) 方麵:一是石墨烯及其複合材料的製備與(yu) 其性能研究;二是基於(yu) 石墨烯的基礎物理研究,如量子物理、極化激元物理等;三是石墨烯光電子器件及其應用等。”蔡衛介紹,目前,石墨烯研究逐漸走出實驗室,如2020年5月,華為(wei) 發布的國內(nei) 首款5G平板華為(wei) MatePadPro5G搭載了超厚3D石墨烯散熱技術,總厚度達到400微米。
但從(cong) 研究到應用,石墨烯還要越過諸多障礙。
趙揚說,“現階段,若想將石墨烯直接應用到實際還存在一些困難,主要原因在於(yu) 石墨烯的生產(chan) 工藝還不太成熟,導致石墨烯價(jia) 格較高、質量差、產(chan) 量少。雖然很多公司的產(chan) 業(ye) 化正在緊鑼密鼓進行,部分石墨烯產(chan) 品也已推向市場,但石墨烯還無法滿足高質量生產(chan) 和大批量應用的需求。”
彭海琳從(cong) 國內(nei) 實際情況出發,給記者列舉(ju) 了一係列數字——據統計,從(cong) 2011年起,我國關(guan) 於(yu) 石墨烯的文章數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接近六萬(wan) 篇,遠遠超過第二名美國的兩(liang) 萬(wan) 多篇;我國申請的石墨烯專(zhuan) 利占了全球的54%以上,也是遙遙領先。目前,我國涉及石墨烯業(ye) 務的公司已超5000家,並且呈現迅速增加之勢。
但數字背後也隱藏著危機。“我國石墨烯研究與(yu) 國外不完全在一個(ge) 頻道上。”彭海琳坦陳,“我們(men) 更關(guan) 注馬上能賺到錢的商品。我們(men) 有七百多家石墨烯塗料企業(ye) ,還有眾(zhong) 多的石墨烯電熱器和大健康企業(ye) ,以及越來越多的石墨烯內(nei) 衣、石墨烯襪子、石墨烯護腰、石墨烯口罩等。反觀國外,他們(men) 更多關(guan) 注的是未來,是石墨烯核心技術和高大上的產(chan) 品開發,如柔性石墨烯電子器件、石墨烯光通信器件、石墨烯太赫茲(zi) 探測器等各類傳(chuan) 感器、石墨烯分離膜及海水淡化技術等。顯而易見,這些東(dong) 西不可能立即變現,不能期待幾年之內(nei) 就有多麽(me) 大的產(chan) 業(ye) ,但它們(men) 可能代表石墨烯材料與(yu) 器件的未來方向。”
這樣的觀點值得注意。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忠範就曾多次指出,我國的石墨烯研究仍處在產(chan) 業(ye) 化前夜,至多是起步階段,我們(men) 不能過於(yu) 急功近利,既要關(guan) 注今天的產(chan) 品,更要關(guan) 注未來的核心技術。隻有擁有這些核心技術,才能擁有石墨烯產(chan) 業(ye) 的未來。
4、應用石墨烯:更廣泛的應用將把人類帶入“碳時代”
發展石墨烯,前路在哪?
“未來,石墨烯應該朝著產(chan) 業(ye) 化方向發展,其用途可體(ti) 現在可穿戴的智能化手機手表、電動汽車等設備的電池電極材料、軍(jun) 用防彈衣、航空裝置的機械保護材料,以及一些柔性電子顯示屏和電子元件等方麵。”趙揚認為(wei) 。
蔡衛表示,從(cong) 更長遠的發展來看,石墨烯要推動基礎物理的發展,目前石墨烯已推動整個(ge) 二維材料領域的發展,為(wei) 探索範德瓦爾斯二維異質材料的基礎物理與(yu) 應用提供了可能,如轉角雙層石墨烯可實現超導、石墨烯中的元激發能實現極端強的光—物質相互作用等。“當然,石墨烯要在新場景下實現應用。如基於(yu) 石墨烯的超靈敏光探測器可應用在航空航天、無人駕駛、生物檢測等領域,又如石墨烯與(yu) 其他二維材料或者現有矽基納米係統集成,出現在6G通訊器件中等。”
“劉忠範院士曾給石墨烯材料勾畫了三種前途。第一種前途類似於(yu) 碳纖維材料,在某些領域找到不可或缺的用途,成為(wei) “撒手鐧”級的應用。第二種前途類似於(yu) 塑料,一百年前人們(men) 發明塑料,極大便利了人類生活,已經滲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石墨烯材料也有這種潛質,在未來也可能像塑料一樣進入我們(men) 的日常生活。第三種前途類似於(yu) 矽材料。沒有矽材料,就沒有集成電路,自然也就無法進入信息化時代。甚至可以講,我們(men) 現在生活在‘矽時代’。完美的石墨烯材料擁有遠優(you) 於(yu) 矽材料的光學和電學等特性,可用來製造未來的信息器件。”彭海琳表示,首先需要解決(jue) 的是石墨烯材料的製備問題,在未來,高質量石墨烯材料可以考慮先和傳(chuan) 統矽技術結合或融合發展,最終找到“殺手鐧”級用途,有可能替代矽基材料,製造“碳基電子器件及集成電路”,從(cong) 而把人類帶入“碳時代”。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