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看看新聞Knews記者在“推進浦東(dong) 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引領區”集中采訪活動中了解到,2021年以來,位於(yu) 張江科學城的上海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又名“羲和激光裝置”)已初步開放,並供光國內(nei) 相關(guan) 課題組完成物理實驗;質子加速、電子加速、高亮度等離子體(ti) 高次諧波和阿秒脈衝(chong) 產(chan) 生等實驗正在進行中。

上海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又名“羲和激光裝置”)項目由國家發改委和上海市共同支持,被納入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打造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的首批重大項目,也是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平台之一。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副所長冷雨欣表示,“羲和激光裝置”為(wei) 科學家提供一個(ge) 綜合性的極端的物理條件,“有望在基礎物理、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國防安全以及相關(guan) 工業(ye) 領域得到一些創新性的成果。”
據悉,上海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內(nei) 容主要包括:一台10拍瓦(1拍瓦=1千萬(wan) 億(yi) 瓦)超強超短激光係統,同時具備高重複頻率的1拍瓦級激光輸出束線;極端條件材料科學研究平台、超快亞(ya) 原子物理研究平台、超快化學與(yu) 大分子動力學研究平台等3個(ge) 用戶實驗終端;科研輔助設施和數據中心;一幢裝置實驗大樓。
上海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項目於(yu) 2016年1月4日立項,2016年11月20日開工,2020年12月28日通過驗收,作為(wei)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在“十三五”期間完成了項目立項、開工、建設、驗收全過程。
項目建設期間,2017年10月24日,裝置實現10.3拍瓦激光放大輸出,在國際上首次實現300焦耳以上能量水平的寬帶激光放大輸出,脈衝(chong) 壓縮後寬度21飛秒。2019年12月7日,裝置獲得激光中心波長為(wei) 800納米,輸出能量404焦耳,重複頻率3分鍾/發次(較協議指標提升40倍),壓縮後脈衝(chong) 寬度達24.6fs,平均峰值功率11.7拍瓦(最高峰值功率12.9拍瓦)的結果,再次打破世界紀錄。同時,依托該項目,上海光機所成功研製國際最大口徑鈦寶石晶體(ti) 等核心器件。

項目取得的成果被《科學》(Science)雜誌文章列舉(ju) 為(wei) 國際上自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發明以來在激光脈衝(chong) 功率提升方麵的取得第五大裏程碑式進展;入選“十八大”以來中國科學院“20項標誌性重大成果”;入選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
項目實驗平台在測試階段,已在拓撲態貢獻的高次諧波產(chan) 生研究、阿秒電子動力學研究等方麵取得重要進展。未來,該將麵向國內(nei) 外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ye) 開放,提供先進的物質科學與(yu) 生命科學研究手段。項目為(wei) 100拍瓦超強超短激光係統的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和人才儲(chu) 備,並將成為(wei) 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光子大科學裝置集群重要組成部分。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