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編者按
創新發展,是我市續寫(xie) 創新史的“華山一條路”,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經之路。今起本報特推出“共同富裕·探尋科創新動能”係列報道,通過走訪我市一批高能級平台、高新技術企業(ye) 、企業(ye) 研究院等創新發展載體(ti) ,探尋我市科創新動能,挖掘打造共同富裕示範區市域樣板背後的科技力量。
在一片片薄如蟬翼的鐵片上雕花、打孔、做造型,最後呈現出幾乎分毫不差的成品。近日,記者在溫州大學激光與(yu) 光電智能製造研究院(以下簡稱“溫大激光研究院”)的陳列室裏,看了這些由超快激光加工的樣品,上麵的紋路甚至要用顯微鏡才能看清楚,“刀尖”功夫讓人驚歎連連。而這樣“小而精、小而專(zhuan) ”的產(chan) 品,帶著溫州製造的烙印,跟著高壓渦輪葉片,安裝到了國產(chan) 大飛機的發動機上。天上地下的世界,因為(wei) 這一個(ge) 小小的葉片,產(chan) 生了奇妙的關(guan) 聯,也見證著溫州激光加工產(chan) 業(ye) 在高精尖領域的發光出彩。
技術工藝精益求精 鍛造100%的產(chan) 品合格率
溫大激光研究院成立於(yu) 2016年,翻閱它的履曆,可以看到研究院長期從(cong) 事航空發動機零部件、汽車傳(chuan) 感器等精密器件的激光製造與(yu) 工藝開發,並建成了國內(nei) 首條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氣膜孔智能製造生產(chan) 線,填補了中國(溫州)激光產(chan) 業(ye) 集群超快激光精密製造技術的空白。
這項技術工藝的創新,讓他們(men) 連續多年收獲了中航商用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的訂單,負責該公司的高壓渦輪葉片氣膜孔工藝開發和製備工作。據介紹,氣膜孔可以使葉片在極端高溫環境下作業(ye) 時,起到排氣散熱效果,大大提高葉片壽命。而葉片對於(yu) 飛機發動機來說就是心髒一般的存在,所以雖然隻是在葉片上打幾個(ge) 孔,但對於(yu) 孔的形狀以及工藝來說都是極大的考驗。
“中航商發是我國大型客機發動機項目的責任主體(ti) 和總承製單位,對於(yu) 產(chan) 品的要求很高,因為(wei) 各道工序的質量決(jue) 定著最後成品的質量。而且因為(wei) 材料成本很高,所以我們(men) 幾乎不能出錯,比如氣膜孔是絕對不能打到對壁,不然整件毛坯就報廢了。雖然他們(men) 去年給我們(men) 的訂單要求是90%的產(chan) 品合格率,但是我們(men) 最後做到了100%。” 溫大激光研究院資產(chan) 運營管理部副部長盧成績說。
除了為(wei) 國產(chan) 飛機發動機保駕護航,研究院還承接了衛星燃油濾清器產(chan) 品製備、某軍(jun) 用檢測係統核心零部件-靶標等產(chan) 品。正是因為(wei) 過硬品質和精湛工藝,讓溫大激光研究院穩握不少軍(jun) 工企業(ye) 的訂單,也讓研究院逐漸名聲在外。
苦煉內(nei) 功賦能產(chan) 業(ye)
攜手溫州製造做精做強
在成立短短4年多的時間裏,溫大激光研究院已經收獲了不少頭銜,其中最讓他們(men) 引以為(wei) 豪的還是浙江省新型研發機構的頭銜。去年12月,溫大激光研究院正式獲批建設浙江省新型研發機構,這也讓研究院一下子成為(wei) 全市唯一,也是省屬高校唯一的省級新型研發機構。
“這個(ge) 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的審批是很難的,因為(wei) 它對平台的研發投入、科研成果、產(chan) 業(ye) 化等各個(ge) 方麵都是實打實的考核。所以拿下這塊牌子,也是對我們(men) 這4年多來辛勤投入的肯定。”溫大激光研究院副院長林禮區介紹道。獲批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的背後,是溫大激光研究院4年如一日,聚焦於(yu) 超快激光精密製造細分領域,專(zhuan) 心於(yu) 走“專(zhuan) 精特新”的發展之路。
當前,激光加工產(chan) 業(ye) 在製造業(ye) 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在此背景下成立起來的溫大激光研究院,更被賦予了助力溫州製造轉型升級的曆史使命。溫大激光研究院落地紮根後,將激光與(yu) 光電創新前端基礎應用研究、中端的技術服務與(yu) 交易和後端的成果孵化與(yu) 投融資服務整合成一個(ge) 開放式激光與(yu) 光電創新網絡。目前已開發出硬脆材料切割設備、激光標刻焊接係統、軸瓦智能檢測係統等係列產(chan) 品,有力推動溫州激光與(yu) 光電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研究院通過牽頭一批國家級、省級研發項目,全力突破光電感知等關(guan) 鍵技術壁壘,為(wei) 實現進口替代、穩控產(chan) 業(ye) 鏈風險做出積極貢獻。現在研究院裏不少激光切割設備都是在進口的基礎上,再進行自主研發提升,讓設備更加適合本土企業(ye) 的使用,同時也通過設備的性能提升,帶動整個(ge) 生產(chan) 線的效率提升。
此外,他們(men) 充分發揮高校的科研優(you) 勢,授權發明專(zhuan) 利140餘(yu) 項,轉讓成果33項。通過產(chan) 學研合作服務企業(ye) 100餘(yu) 家,開展技術服務工作150餘(yu) 項,服務收入達到3000餘(yu) 萬(wan) 元。
今後,研究院將加快推進國家工程中心、國家引智基地等平台建設,爭(zheng) 取成為(wei) 省內(nei) 乃至長三角、全國激光光電領域的頭部平台,集中資源打造一批破解技術壁壘的“首台套”裝備,服務航天航空、精密製造等國家戰略需求。此外,加快建立科創基金、組建成果轉化公司、聯合行業(ye) 龍頭企業(ye) 攻堅創新聯合體(ti) ,走出一條市場化運營高能級創新平台的新路子,真正實現自我造血、創新創富。
記者手記
“小”平台助推大產(chan) 業(ye)
“萬(wan) 萬(wan) 沒想到”是我在采訪溫州大學激光與(yu) 光電智能製造研究院時最直觀的一個(ge) 感受。沒想到國產(chan) 大飛機的核心部件是溫州供應的,更沒想到這個(ge) 年輕的研究院已經有多項科研成果從(cong) 實驗室走向產(chan) 業(ye) 化,並成功實現自我造血。
技術攻關(guan) 有突破、賦能產(chan) 業(ye) 有成效、對企服務有亮點……溫大激光研究院這個(ge) 小平台蘊藏著大大的能量,也成為(wei) 助推溫州激光與(yu) 光電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的重要力量。
循跡溫大激光研究院的發展路徑,也能看到我市眾(zhong) 多高能級平台發展的縮影。他們(men) 加快集聚國內(nei) 外高端創新資源,加速點燃創新驅動新引擎。苦練內(nei) 功、提升自我的同時,亦不忘向外發力、賦能產(chan) 業(ye) 。通過充分發揮“塔尖”“重器”引領作用,加快應用研究與(yu) 基礎研究結合、產(chan) 業(ye) 鏈與(yu) 創新鏈精準對接,努力實現“從(cong) 0到1、從(cong) 1到N”的孵化裂變,奮力開創科創高地建設新局麵。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