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醫療激光新聞

激光直寫加工助力醫療植入研發, 首款32通道耳蝸植入係統問世

星之球科技 來源:榮格-《國際工業(ye) 激光製造商情》2021-10-12 我要評論(0 )   

人工耳蝸是一種通過外科手術植入的電子醫療設備,該電子裝置經過幾十年的經驗累積,已經為(wei) 全球幾十萬(wan) 人重建或恢複了聽力。2019年全球聽力受損人口約4.7億(yi) ,80%以上的聽...

人工耳蝸是一種通過外科手術植入的電子醫療設備,該電子裝置經過幾十年的經驗累積,已經為(wei) 全球幾十萬(wan) 人重建或恢複了聽力。2019年全球聽力受損人口約4.7億(yi) ,80%以上的聽障人口居住在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約1500萬(wan) 人可以通過人工耳蝸和人工耳蝸聽到聲音,隻占聽力障礙患者總人數的不到5%。大部分人工耳蝸用戶居住在北美和歐洲的發達國家。


由於(yu) 人工耳蝸的微電極陣列由人工製造和植入,單個(ge) 人工耳蝸的製造成本高達2萬(wan) -2.5萬(wan) 美元。TODOC於(yu) 2015年在韓國成立,公司旨在解決(jue) 全球人工電子耳蝸短缺的問題,並在2021年首次向市場推出了32通道耳蝸植入係統,這也是目前世界上首款擁有32個(ge) 神經電極的耳蝸植入醫療器械。


QQ截圖20211009100507.jpg

ProtoLaser R實現32通道耳蝸電極陣列的快速製作


人工耳蝸係統的工作原理


人工耳蝸係統可以代替病變受損的聽覺器官,由體(ti) 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wei) 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傳(chuan) 入人體(ti) 的耳蝸,通過植入體(ti) 內(nei) 的電極係統刺激分布在周圍的聽神經纖維,直接興(xing) 奮聽神經以恢複或重建聽覺功能。
傳(chuan) 統的耳蝸電極陣列由16-22個(ge) 基於(yu) 鉑箔的電極觸點和封裝在醫用級矽膠中的導線組成,尺寸從(cong) 直徑0.4mm-0.8mm,長度20mm。20年前製定的這套標準沿用至今,規定了耳蝸電極陣列所需的電極和導線數量。此後,很多公司都嚐試使用半導體(ti) 製造工藝製造耳蝸電極陣列。可惜的是,適用於(yu) 半導體(ti) 工藝的基材和工藝並不具有生物兼容性。

激光直寫(xie) 加工技術


如今,隨著材料種類的多樣化,加工的複雜程度也越來越高,新材料的體(ti) 積也越趨於(yu) 小型化。2017年12月,LPKF公司向市場推出了配備皮秒激光器的超短脈衝(chong) 激光係統ProtoLaser R,可用於(yu) 柔性基材的精密成型以及淬火或燒結基材的切割。


在激光加工工藝中,激光的脈寬越短,對材料的熱影響就越低,因此,皮秒激光克服了材料加工中這個(ge) 重要的技術問題,加工中幾乎沒有熱傳(chuan) 遞,並且材料加工的效率更高。熱效應對於(yu) 溫度敏感材料的切割以及表麵加工都有著不良影響,而皮秒激光能在超短脈寬內(nei) 提供超高的能量,在熱效應作用之前就可以將材料加工完成。


超短脈衝(chong) (USP)激光能夠精確處理材料,不會(hui) 在加工區域邊緣產(chan) 生熱效應。這種冷消融技術尤其適用於(yu) 微米級和納米級結構的加工。經過驗證,ProtoLaser R可在特殊材料上進行精確加工,在激光光斑直徑為(wei) 15μm的情況下,能夠切割低溫共燒陶瓷工藝中使用到的0.2mm的碳層,也可以針對鈦酸鹽基上的金屬層進行快速精準的成形,也可進行鑽孔和切割且無熱應力產(chan) 生。


QQ截圖20211009100448.jpg

LPKF公司的ProtoLaser R4加工係統


2018年,TODOC公司首次使用LPKF ProtoLaser R開發製造耳蝸電極陣列。公司研發人員在鉑箔上製作微結構,借助精細加工激光係統在生物兼容合金上成功製作了32個(ge) 通道,並最大程度地實現了生產(chan) 自動化。通過這種方式,32個(ge) 通道可在一個(ge) 加工過程中生產(chan) 完成。


為(wei) 此,TODOC公司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Kyou Sik Min和公司研發人員在鉑箔上繪製了線寬16µm、線寬間距為(wei) 32µm的圖形,並在一個(ge) 工藝內(nei) 集成了32通道觸點和線路,而不是手工製作22通道電極。最後的電極陣列是在封裝觸點和導線的幾個(ge) 步驟後實現的。通過這種生產(chan) 工藝,TODOC公司製造了首個(ge) 商業(ye) 上可行的32通道耳蝸電極陣列。


與(yu) 通過手動工藝製造的傳(chuan) 統耳蝸電極陣列(包括電極線焊接、每個(ge) 電極的放置和在有線結構上的矽膠成型)相比,TODOC公司推出的32通道耳蝸電極陣列是通過激光加工微結構和質量製造的,製造過程類似於(yu) 半導體(ti) 製造工藝的逐層矽樹脂沉積。


32通道電極陣列有32個(ge) 電極觸點,長度為(wei) 24mm,觸點之間的間距為(wei) 0.75mm。電極陣列的寬度為(wei) 頂部0.45 mm,底部0.8 mm,由32通道電極層和2個(ge) 16引線層組成的三層排列。公司創始人Kyou Sik Min表示,LPKF公司的高精度超短脈衝(chong) 激光加工係統可以形成尺寸精確及位置準確的高精度幾何形狀,並且確保加工後的表麵光滑。高質量的加工與(yu) 一致性和激光蝕刻的效果都令人滿意。

32通道耳蝸植入橫空出世


2021年,TODOC公司在韓國市場推出了首款32通道耳蝸植入係統,擁有世界上最多的32個(ge) 神經電極,能夠再現各種頻率的聲音。人工耳蝸“Sullivan TD”通過對聽覺神經施加電刺激,讓聽力障礙者能夠聽到聲音。人工耳蝸由植入式脈衝(chong) 發生器和聲音處理器組成,聲音處理器將通過麥克風輸入的聲音數字化,並在打開時以無線方式將其傳(chuan) 輸到神經刺激器。植入式脈衝(chong) 發生器通過神經電極刺激聽覺神經,讓用戶聽到聲音。


人工耳蝸植入式脈衝(chong) 發生器由醫用級鈦製成,旨在防止撞擊。同時,研發人員通過開發一種以前在韓國從(cong) 未見過的微型植入係統和侵入性電子神經假體(ti) 包,來考慮用戶的便利性。自動化製造過程確保了高生產(chan) 率和精度。BTE型聲音處理器,給人一種熟悉而柔和的感覺。在設計過程中,研發人員還通過產(chan) 品規劃盡可能地考慮用戶體(ti) 驗並考慮美學方麵。可拆卸聽筒使用起來十分方便,並配有兩(liang) 個(ge) 聲音處理器和一個(ge) 便攜式充電盒。


當前,柔性生物醫療傳(chuan) 感器的研究,植入生物相容性材料的樣品製作,或微流控與(yu) 電子芯片應用相結合,都可以通過激光直寫(xie) 技術加快研發進程。無論是創新材料的基礎研發還是現有應用的改進,激光直寫(xie) 加工係統都可以完美適配。由於(yu) 市場上耳蝸植入醫療器材供給不足,導致有聽力障礙的人群無法恢複聽力。TODOC公司的理想是幫助全球聽力障礙人士重新聽到世界的聲音,而不用再擔心助聽設備昂貴的成本。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