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hui) 議在京召開,會(hui) 上發布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並提出,要增強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促進工業(ye) 經濟平穩運行,加強原材料、關(guan) 鍵零部件等供給保障,實施龍頭企業(ye) 保鏈穩鏈工程,維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增強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首次被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與(yu) 去年“保持製造業(ye) 比重基本穩定”的定位相比方向更加明晰。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引導金融機構增加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著力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在資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麵給予大力支持。推進質量強國建設,推動產(chan) 業(ye) 向中高端邁進。
增強製造業(ye) “韌性”
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要提升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
“這是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穩定工業(ye) 經濟增長的重要著力點,在前期確保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穩定安全的基礎上,將進一步提升製造業(ye) 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工信部部長肖亞(ya) 慶在此前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製造業(ye) 增加值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比重達到27.4%,同比提高1.1個(ge) 百分點,成為(wei) 近十年來製造業(ye) 比重連續下降後的首次回升。
中國工程院製造業(ye) 研究室主任屈賢明分析,製造業(ye) 比重回升顯示了製造業(ye) 對維持經濟穩定的韌性。一方麵,“保持製造業(ye) 比重基本穩定”被寫(xie) 入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後,全社會(hui) 對製造業(ye) 的投資和貸款支持力度加大,2021年製造業(ye) 投資增長13.5%,快於(yu) 房地產(chan) 投資和基建投資。同時,在疫情衝(chong) 擊下,製造業(ye) 產(chan) 品的大量出口也為(wei) 行業(ye) 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但屈賢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疫情嚴(yan) 重衝(chong) 擊服務業(ye) 也是導致製造業(ye) 比重上升的原因之一,還需進一步發揮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帶動作用,重視實體(ti) 經濟的穩定發展,將製造業(ye) 比重穩定在合理區間。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許召元看來,在新發展階段,保持製造業(ye) 占比穩定,不能片麵追求製造業(ye) 規模增長,根本目的在於(yu) 促進實體(ti) 經濟的持續發展,更加注重提質增效。
許召元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我國工業(ye) 化進程尚未結束,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仍處於(yu) 中低端水平,在這種情形下製造業(ye) 占比過快下降,一個(ge) 重要原因是此前存在脫實向虛傾(qing) 向,因此近年來也在強調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的加速融合。當前需要通過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提升競爭(zheng) 力,培育企業(ye) 數字技術應用能力,加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推動製造業(ye) 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中國製造業(ye) 已經從(cong) 以前的‘大而不強’轉變為(wei) ‘大而有韌性’。擺脫了以前靠中低端產(chan) 品以量取勝的生產(chan) 模式,疫情的衝(chong) 擊讓我國製造業(ye) 產(chan) 品的國際競爭(zheng) 優(you) 勢顯現出來了,但總的來看,產(chan) 品質量仍然是一個(ge) 薄弱環節,因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推進質量強國建設’,要進一步把我們(men) 的產(chan) 業(ye) 推向中高端。”屈賢明說。
值得注意的是,“隱形冠軍(jun) ”和“單項冠軍(jun) ”是我國製造業(ye) 由大變強的關(guan) 鍵點。“我國已經培育了4萬(wan) 多家“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4700多家“小巨人”企業(ye) 、近600家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其中,90%以上的‘小巨人’企業(ye) 集中在‘四基’領域,即核心基礎零部件、關(guan) 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chan) 業(ye) 技術基礎,在整個(ge) 產(chan) 業(ye) 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屈賢明說。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將著力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在資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麵給予大力支持。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ya) 慶在2月28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也明確表示,今年將計劃再培育3000家左右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 “小巨人”企業(ye) ,帶動各省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達到5萬(wan) 家左右。
許召元提醒,相對於(yu) 大型企業(ye) ,中小企業(ye) 目前的抗風險能力、轉型能力以及創新研發能力都屬於(yu) 相對弱勢,還需要國家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優(you) 化存量與(yu) 培育增量同步
我國製造業(ye) 規模已連續12年保持世界第一,這與(yu) 近年來堅持推動先進製造業(ye) 發展關(guan) 係密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高技術製造業(ye) 、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8.2%和12.9%,總共對規上工業(ye) 增長的貢獻率為(wei) 73.6%。
當前,各地將發展先進製造業(ye) 擺在了突出位置,如浙江提出要打造全球先進製造業(ye) 基地,陝西、川渝等地提出要打造全國先進製造業(ye) 基地,山東(dong) 提出要打造先進製造業(ye) 強省,廣東(dong) 印發加快先進製造業(ye) 投資十條,江蘇積極認定先進製造業(ye) 基地等。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將啟動一批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項目,促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升級,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實施國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工程。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chan) 業(ye) 所工業(ye) 室主任付保宗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先進製造業(ye) 是推進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的關(guan) 鍵之舉(ju) 。在新階段、新理念和新格局下,必須打造現代化的產(chan) 業(ye) 鏈條,著力補齊短板,深入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在關(guan) 係國家安全的領域建立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國內(nei) 生產(chan) 供應體(ti) 係,確保在關(guan) 鍵時刻“不掉鏈子”。
付保宗分析,從(cong) 當前各地投資跡象和國家導向來看,優(you) 化存量和培育增量兩(liang) 手一起抓,雙輪驅動。在優(you) 化存量方麵,係統推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鍛長板”以及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在培育增量方麵,針對關(guan) 鍵產(chan) 業(ye) 鏈進行“補短板”的投資建設,通過抓項目擴大有效投資,進而擴大工業(ye) 經濟的增量。
許召元認為(wei) ,當前還需要依托國家主要區域戰略和先進製造業(ye) 集群等載體(ti) ,加快布局產(chan) 業(ye) 高端化、綠色化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或未來產(chan) 業(ye) ,減少傳(chuan) 統因行政限製、地域限製而影響產(chan) 業(ye) 協同的問題,進而實現先進製造業(ye) 的增量提升,逐步形成主業(ye) 突出、創新活躍、效益顯著的先進製造業(ye) 體(ti) 係和產(chan) 業(ye) 布局體(ti) 係。
屈賢明認為(wei) ,發展先進製造業(ye) 並不是完全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還需要把改造升傳(chuan) 統製造業(ye) 作為(wei) 重要突破口,積極推動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項目。
21世紀經濟報道注意到,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已在去年9月同意浙江省設立全國首個(ge) 國家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改造升級示範區,大力推進數字化轉型、服務化轉型、集群化轉型、品質化轉型、綠色化轉型、產(chan) 業(ye) 鏈提升六方麵建設,全力建設全球先進製造業(ye) 基地。
“近幾年在製造業(ye)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中,取得最好效果的就是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 屈賢明表示,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絕不是“夕陽”工業(ye) ,反而因其規模化發展和市場優(you) 勢而極具改造潛力,可以通過技術改造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而升級為(wei) 先進製造業(ye) ,成為(wei) 我國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量。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