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伊始,深耕智能汽車領域八年後,百度正式進場造車;近乎同一時間,英特爾自動駕駛子公司mobilesye預計2021年上半年將在東(dong) 京、上海、巴黎以及紐約市測試其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美國蘋果公司的“泰坦計劃”(即蘋果提出的自動駕駛汽車研發計劃)將在今年9月推出醞釀已久的電動汽車“蘋果汽車”(AppleCar)。即便受到新冠疫情的嚴(yan) 重衝(chong) 擊、自動駕駛汽車及車聯網技術2021年熱度依然不減;主機廠、Tier1、造車新勢力之間的合作活躍;行業(ye) 並購及融資向頭部企業(ye) 聚集(如L4級自動駕駛出行公司文遠知行WeRide2021年1月14日宣布完成B2、B3兩(liang) 輪融資,B輪總融資金額達3.1億(yi) 美元,成為(wei) 2021年自動駕駛領域第一筆融資)、隨著網聯自動化車輛標配更多ADAS功能及網聯技術的持續進步(如OTA、遠程操控車輛等)、路側(ce) 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及5G通訊交互設備的到位、V2X、V2V及V2I等技術的進展,這些都助推著智能網聯和自動化等級正逐步邁向高級應用。2020年10月27日發布的《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2020年11月11日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此外2021年1月1日起,工信部正式發布《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開始在全國實施。這些國家標準的製定和出台,對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發展,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目前的實際情況看,1級,2級的汽車產(chan) 品已經實現了商業(ye) 化,也獲得了用戶的認可。3級,4級將會(hui) 是未來一兩(liang) 年各個(ge) 廠商發力的重點。

作為(wei) 汽車產(chan) 業(ye) 與(yu) 信息通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新興(xing) 領域,自動駕駛與(yu) 車聯網在產(chan) 業(ye) 應用逐步成熟、萬(wan) 億(yi) 市場蓄勢待發的當下,也將重裝亮相以“創新驅動 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的CITE2021(第九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hui) 2021年4月9日-11日),在展示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未來發展核心內(nei) 容的同時,也將為(wei) 用戶描繪出未來智慧出行與(yu) 新的生活方式。
一個(ge) 進步的例子就是,百度無人出租車已於(yu) 2020年10月開上了街頭,以網約車模式試運營。

圖片來源:百度無人車在首鋼園區酷炫亮相
自動駕駛潛力釋放,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受益
在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電子信息技術的推動下,造車公司日益強勁的銷售成績和瘋漲的市值,吸引著各路資本;傳(chuan) 統車企更是頻繁推出智能汽車,紛紛入局新能源市場;而華為(wei) 、百度則以多年積累的係統與(yu) 技術優(you) 勢跨界進入汽車領域。有關(guan) 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無論是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超聲波傳(chuan) 感器、攝像頭、高精地圖、連屏大屏顯示、智能車機、車載OS、車載單元等軟硬件和智能增量部件方麵,各大公司都在搶先行動、落地產(chan) 品及解決(jue) 方案。(見下表部分進展例子)
時間 | 進展 |
2020年12月21日 | 華為(wei) 正式對外發布了96線車規級高性能激光雷達產(chan) 品和解決(jue) 方案。 |
2020年12月30日 | 長城汽車宣布了搭載Ibeo固態激光雷達量產(chan) 車型將於(yu) 2021年下半年量產(chan) 。 |
2021年1月4日 | 小鵬汽車宣布與(yu) Livox達成合作並於(yu) 2021年量產(chan) 配備激光雷達車型。 |
2021年1月4日 | 富士康被曝為(wei) 拜騰汽車注入2億(yi) 美元,並向拜騰汽車南京工廠派駐了工程人員加速其首款量產(chan) 車拜騰M-Byte電動車落地和生產(chan) 。有望將量產(chan) 時間提前至2021年底或2022年初。 |
2021年1月9日 | 蔚來發布ET7,采用150kWh固態電池,最高續航達1000+公裏,配備激光雷達,將全係標配自動駕駛功能。 |
2021年1月10日 | 蘋果傳(chuan) 出消息於(yu) 2021年3月前簽署與(yu) 現代汽車合作造車的協議,有望最早於(yu) 2021年發布蘋果汽車的“測試版”並最早於(yu) 2024年在美國開始生產(chan) 電動車Apple Car。 |
2021年1月11日 | 百度宣布與(yu) 吉利控股合作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為(wei) 新公司提供人工智能、小度車載、百度地圖及Apollo自動駕駛等智能技術。 |
2021年1月13日 | 富士康宣布與(yu) 吉利控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成立合資公司,加速智能汽車造車步伐。 |
2021年1月13日 | 上汽通用汽車別克品牌舉(ju) 行V2X智能交通技術路試活動,量產(chan) V2X汽車,推進實現公司智能網聯戰略。 |
2021年1月13日 | 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裏巴巴集團聯合打造的IM智己汽車,於(yu) 中國上海、美國拉斯維加斯CES和英國倫(lun) 敦三地同步發布,旗下兩(liang) 款全新量產(chan) 定型車也於(yu) 當日實現首發,分別為(wei) 一款智能純電轎車和一款智能純電SUV。 |
2021年1月22日 | 在斑馬智行首屆技術節上,斑馬智行聯席CEO張春暉發布了跑在雲(yun) 上的“汽車” -- CloudCar。阿裏斑馬智行正落地 “軟件定義(yi) 汽車”戰略。 |
圖片來源:蘋果 – 新能源概念車(這次蘋果將“軟件”定義(yi) 汽車)
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chuan) 統車廠都在深度布局汽車智能化,智能駕駛的落地速度也有所加快。在汽車新四化的浪潮下,車廠、芯片廠商、Tier1、OS以及其他軟硬件供應商積極投入研發,產(chan) 品迭代速度顯著加快。尤其巨頭廠商在底層技術的突破,為(wei) 市場帶來質變。據了解,mobilesye與(yu) 上汽集團達成合作,將推進L2+自動駕駛服務落地。同時,上汽、阿裏和張江高科聯手打造的智己汽車已落地浦東(dong) 新區,並圍繞用戶出行新需求,在續航能力、電池安全、沉浸式自動駕駛、全新人車交互、內(nei) 容分享等方麵打造極致智能體(ti) 驗。
現階段,智能網聯汽車已逐步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中商產(chan) 業(ye) 研究院發布報告稱,2021年有望迎來自動駕駛的爆發元年,自動駕駛行業(ye) 市場規模將超2350億(yi) 元。智能汽車的加速普及也帶動了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產(chan) 業(ye) 上遊涉及主控AI芯片、通信&定位芯片及模組等元器件,中遊有終端硬件、軟件開發、汽車製造等環節,下遊則包括TSP、內(nei) 容和通信運營等服務。依照“車載終端-路測單元-平台-應用”的產(chan) 業(ye) 鏈順序發展,車、網“滲透率”將輪流驅動,推動車聯網商用落地。基於(yu) 此,CITE2021將有15000平米展示智能駕駛、智慧交通、智能網聯與(yu) 新能源汽車等產(chan) 業(ye) 上下遊的核心技術,將邀請包括上汽集團、東(dong) 風日產(chan) 、地平線、大華汽車、海康汽車以及有為(wei) 信息、中天安馳、瑞為(wei) 技術、開易科技、萬(wan) 拉科技、掌銳電子、星冠、清研微視、銳明、易甲文、通天星、首航電子等智能汽車領域的相關(guan) 企業(ye) 都將在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上展示最新的技術與(yu) 產(chan) 品。
5G商用落地,車聯網改變生活方式
5G牌照的發放,加速了5G商用的步伐。而車聯網作為(wei) 5G產(chan) 業(ye) 中最成熟和清晰的應用場景之一,成為(wei) 備受關(guan) 注的典型。無論其能否成為(wei) 5G的“殺手級應用”,在CITE2021上,我們(men) 都可以看到各大電信運營商、互聯網巨頭以及通信廠商在車聯網領域的布局。
2020 年是全球智能汽車爆發的年份。特斯拉正在為(wei) 年銷量50 萬(wan) 台的目標發起最後衝(chong) 刺,這是曆史上任何一家新能源車企從(cong) 未達到過的銷量,超8000億(yi) 美元的市值也成為(wei) 業(ye) 內(nei) 新的高度。對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而言,是機遇更是挑戰。因此,主辦方在結合5G、人工智能、芯片、傳(chuan) 感器、主機廠、北鬥導航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打造智能駕駛及無人係統展區的同時,也將培育一批不斷崛起的新客戶。除了備受關(guan) 注的智能駕駛產(chan) 業(ye) 板塊,為(wei) 了提升含金量,主辦方還打造了2021中國車聯網大會(hui) 、第十六屆中國衛星導航運營商大會(hui) 等配套活動。
伴隨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智能汽車在未來將大大改變用戶的出行和生活方式。智能化終將改變汽車的定義(yi) ,在完全自動駕駛成為(wei) 現實之後,智能汽車將成為(wei) 移動的智能空間和場景生態服務體(ti) 驗終端,成為(wei) 工作、生活、娛樂(le) 的新載體(ti) 。在AI算法的加持下,未來智能汽車會(hui) 具有超級計算能力,可以實現各種複雜的運算。
《中國製造2025》明確提出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的戰略目標,到2025年,與(yu) 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車年銷量300萬(wan) 輛,在國內(nei) 市場占80%以上,並逐步實現車輛信息化、智能化,實現智能網聯汽車區域試點。根據百度《中國城市交通報告2020》數據,截止2020年12月底,全國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數量分別為(wei) 上海125張、北京87張、長沙55張、廣州43張、滄州30張、武漢23張、重慶22張、合肥19張、南京5張。目前已有北京、廣州、長沙、上海、武漢、重慶、滄州、銀川、大連、海南、合肥和陽泉12省市開放載人測試。截止2020年12月底,國內(nei) 開放測試道路裏程已超3000公裏,其中北京、上海、滄州的自動駕駛測試道路裏程分別達到699公裏、530公裏和229公裏,位居全國三甲。此外,截止2020年12月底,由工信部批複並與(yu) 省市共同建設了共9個(ge) 國家級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國家智能汽車與(yu) 智慧交通(京冀)示範區、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北方)示範區、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範區、中德合作成都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基地、重慶智能汽車與(yu) 智慧交通應用示範區、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無錫國家智能交通綜合測試基地、國家智能網聯(上海)試點示範區、浙江5G車聯網應用示範區),4個(ge) 車聯網先導區(天津(西青)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國家級江蘇(無錫)車聯網先導區、重慶(兩(liang) 江新區)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湖南(長沙)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交通運輸部組織並授牌了7家單位的封閉測試場地為(wei) 自動駕駛測試基地。
高級別自動駕駛的落地涉及眾(zhong) 多因素,比如核心零部件技術的成熟度、成本問題,同時需要足夠的政策法規、技術標準、場景劃分、監督管理、基建改造等方麵的努力。但是輔助自動駕駛功能裝載率正快速提升。為(wei) 實現L2/L3及更高自動駕駛和便利出行打下堅實基礎。我國確定了車路協同發展基礎路線。隨著新基建的推進,車路協同路側(ce) 基礎設施將快速發展。同樣隨著分級標準的推出與(yu) 施行,有L3級量產(chan) 能力的車企也紛紛發布全新戰略規劃。場景應用領域,《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21-2035)》提出“支持以智能網聯汽車為(wei) 載體(ti) 的城市無人駕駛物流配送、市政環衛、快速公交係統(BRT)、自動代客泊車和特定場景示範應用”。
這意味著,限定場景的自動駕駛或將迎來快速發展。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商用車自動駕駛將早於(yu) 乘用車實現,2020年疫情就繁榮了無人駕駛物流配送,幹線物流和特定封閉場景也成為(wei) 自動駕駛率先商用化的場景。客運領域,《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顯示,到2025年左右,限定場景公交車L3級自動駕駛技術實現商業(ye) 化應用、限定場景接駁車L4級實現商業(ye) 化應用等。私人乘用車自動駕駛落地難度最大,自動泊車和高速公路輔助駕駛等場景將率先落地。例如,小鵬汽車表示,2020年以來其用戶自動泊車場景覆蓋率達到85%。上汽集團新推出的智己汽車則計劃2021年在法規允許的情況下,在上海核心商超進行代客泊車功能的開發,2022年在一線城市進行零接管自動駕駛體(ti) 驗。
當今已是創新驅動、人工智能、大數據、萬(wan) 物互聯、數智化等引領的時代、電子信息融合的需求日趨強勁。CITE2021(第九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hui) 2021年4月9日-11日)為(wei) 適應這一趨勢,將重點展示包括智能駕駛汽車技術在內(nei) 的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鏈全景進展情況。第九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hui) 將於(yu) 2021年4月9日至11日在深圳會(hui) 展中心如期舉(ju) 辦。將集中展示包括智慧家庭、智能終端、人工智能、機器人科技、集成電路、超高清顯示、大數據存儲(chu) 、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製造、5G和物聯網、電子競技等代表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未來發展的核心內(nei) 容。通過CITE主題館、超高清顯示館、智能製造與(yu) 3D打印館、前沿科技應用館、電子競技館、大數據存儲(chu) 館、智能駕駛汽車技術及智能科技館及電子元器件館等九大展館(7號館為(wei) : 5G及物聯網技術專(zhuan) 館; 8號館為(wei) :智能駕駛汽車及技術館)20個(ge) 專(zhuan) 業(ye) 展區,為(wei) 業(ye) 界充分展示了智能時代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最新發展成果與(yu) 趨勢,打造國際化一流電子信息領域展示平台。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