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Cambridge Technology 亞太區負責人,楊黎明
總部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的Cambridge Technology Inc.,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CTI,是一家致力於激光掃描振鏡係統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知名企業。CTI目前是Novanta集團的子公司,而Novanta的前身是知名的GSI集團。不久前,筆者有幸與該公司的中國區市場負責人楊黎明進行深入交流,為讀者能夠更深入認識CTI公司,帶來了詳細的介紹。
掃描振鏡市場份額全球第一
CTI成立於1978年,是一家擁有四十年經驗的從事掃描頭的企業。1970年代,歐美國家激光技術興起,並掀起了一陣激光/光子企業創業潮,現今仍然存在的歐美激光大企業,很多都是那個時期創立,而CTI正是在這個時候應運而生。CTI一直致力於核心技術研發,逐漸成長為美國乃至全球具有影響力的激光振鏡企業。2008年CTI與當時GSI集團旗下的General Scanning合並成為新的CTI公司。原來GSI在這方麵的業務側重於振鏡的控製和整體解決方案,而CTI更側重於振鏡的元器件核心技術,比如振鏡電機、振鏡鏡片以及振鏡的伺服控製,因此兩者合並後,CTI可以提供更加全麵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而在2015年當時的GSI集團繼續收購了Lincoln Laser,後者是一家世界領先的轉鏡模塊和係統提供商。隨著Lincoln Laser的收購,CTI公司已形成了從掃描振鏡及轉鏡的器件, 包括-電機、鏡片及棱鏡、伺服板,到一體化的掃描振鏡及轉鏡係統、包括兩軸和三軸振鏡的產品, 全麵的激光掃描器件及方案。 CTI公司在激光掃描領域,從銷售額、產品的種類, 麵向的應用領域來看,位居全球第一。
三軸掃描振鏡技術居行業領先
幾年前國內普通的二維打標市場已經充分開發,打標機的價格已經讓做機器集成的企業無法得到充足的利潤,而三維激光加工這樣的高端應用在中國市場逐漸得到關注。許多二維掃描振鏡的市場份額已經國產振鏡占據,像海外企業會更多關注高端應用。對於二維和三維市場開發的戰略,楊總是這樣回應:目前CTI的產品主要是掃描振鏡元件,包括模擬掃描振鏡以及數字掃描振鏡的一些產品。CTI仍然提供兩軸產品和三軸產品,當然也有單軸的,這樣可以滿足現在不同客戶的需求,不管是新的應用還是傳統應用都可以滿足。
CTI也擁有性能優異的三軸掃描係統,但並不放棄傳統的二維應用市場,實際上傳統的打標、焊接和切割用到的振鏡,一些國產的供應商其實是用了我們的電機和元器件;而另一些是通過我們的經銷商采購所得,因此我們並不擔心。在三軸掃描方麵,CTI確實非常領先,也是CTI非常重視開發的部分,我們的三軸掃描產品是全球領先的,在大幅麵精密微加工和增材製造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也包括三維的加工,如三維打標等。
楊總介紹說:我們的三軸掃描振鏡產品分兩種,一種是全數字三軸,另一種是模擬的三軸, 這兩種方案使用同一個Z軸設計,我們稱動態聚焦模塊(DFM). 我們公司的DFM采用我們自己的振鏡電機。振鏡電機有兩個好處,一個是速度快,因為它把振鏡轉動的角度運動變成直線運動,速度優於其他技術;第二個就是精度很高,大幅麵加工時焦平麵上不同位置一致性好。
精密三維激光加工是個新興的技術趨勢,因其有一定的工藝門檻,不是每個企業都有能力進入。其應用工藝的開發有時需要器件商和集成商共同開發,CTI公司也有與國內眾多三維設備應用客戶緊密合作。經過多年的產品開發和銷售,CTI的三軸掃描振鏡產品基本上實現了標準化。當然, 他們還可以根據客戶的一些特殊應用來定製合適的產品。通常來講,大幅麵的加工,三維的加工,都是三軸振鏡服務的應用。
對於三軸掃描振鏡的市場現狀,楊總是比較樂觀的:三軸加工的推廣還要看客戶設備的最終成本的接受能力,對於一些定位價格便宜的設備,可能不是我司的方案,有可能是我們的一些合作商拿我們的電機做集成,然後做出來3D振鏡,賣給終端客戶用。這種也可以獲得較好的市場反應,因為我們的電機本身速度、精度和穩定性的優勢,中國本地的合作夥伴用我們的電機最為核心部件,配上鏡片和自己涉及的性能優越伺服板,以及控製係統, 推出了許多在國際上都有競爭力的三軸產品。我們有一些合作商是做得非常成功的,對於這種模式我們不擔心,也沒有任何影響。對於高端的三維振鏡應用,我司有直接銷售的,比如說3D打印、3D打標,還包括一些高精度的大幅麵加工。
新產品與新市場
進入2018年,CTI公司重點推出的新產品是一款數字驅動板DC 3000 plus,這個數字驅動板能夠提高掃描速度,同時會繼續保持其高精度。加工速度和精度往往是存在相互矛盾的,如果其中一個表現好,那另外一個的表現就弱一些。但據介紹這款在提高掃描速度的情況下並沒有犧牲精度,很多客戶對這款產品的反應非常好。
激光新應用意味著新的市場,近兩年激光的快速增長一方麵得益於我國高端製造業的發展,另一方麵是新的激光應用不斷湧現,這也帶動了激光掃描振鏡在新型領域的應用。據楊總介紹,這兩年在平板顯示這一塊出現的高精度加工和高精度打標應用非常多,包括OLED、還有一些更早出現的玻璃切割等,均是一個較大的行業,有很多新應用出來,增長非常有潛力。另一個領域就是太陽能,這是一個新的增長點,因為太陽能也是國家重點扶持的,投資越來越多,市場越來越大。我們的很多客戶在這個市場裏麵做得越來越好,那麽我們就為他們提供掃描振鏡。掃描振鏡在太陽能電池上的作用主要是激光切割,還有一些是用於開槽,為了提高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電池有些特殊的地方要用到開槽。
與國內本土企業共同成長
CTI目前在國內的布局,是與Novanta蘇州分公司在一起的。國內過去幾年激光產業經曆了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比如說打標、焊接和增材製造方麵,國產的掃描振鏡企業也發展迅速,楊總的一番話代表了CTI對中國市場定位和格局的看法:中國的市場現在是越來越大了,同時中國本地的激光振鏡企業也越來越強了。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對我們公司來說是機會大於挑戰。
為什麽這樣說呢?他繼續解釋道:國內有些振鏡廠商用的就是CTI的電機,他們發展了,我們的電機業務也會跟著增長,這本身是很好的事情。第二,本地企業的發展一定會帶來更多的競爭,這就意味著我們為了應對這些競爭,我們必須在技術革新方麵加大投入和研發步伐,包括成本的優化。如此一來,我們本身自己的競爭力也在提高,所以我認為這是機遇大於挑戰。
掃描振鏡作為激光加工設備的核心器件,以往主要由包括CTI在內的海外品牌占據了中國大部分市場,近幾年國內本土企業市場份額增加,至2017年本土激光掃描振鏡的銷售額已經超過國外品牌的掃描振鏡廠商,據粗略估計,國內品牌應該占約55%,而國外品牌占45%,而按人民幣核算全國激光掃描振鏡市場規模約10億元。
展望:
CTI可望在2018年能夠在去年的基礎上有一個30%以上的增長,這個和國內激光行業超過20%複合增長率是基本上相吻合的,因此具體到激光掃描振鏡這一領域市場需求會大一些。目前CTI公司的團隊在深圳、蘇州和武漢有銷售和技術支持工程師,這種貼近客戶的布局會為客戶提供迅速和優質的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