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ge) 3D對話情景不再隻是幻想,它正慢慢走近我們(men) 的生活。記者了解到,北京大學東(dong) 莞光電研究院已經開展裸眼3D激光全息顯示項目的技術研發,該項目以中國科學院院士甘子釗為(wei) 帶頭人,並且關(guan) 鍵技術研發團隊是由多位知名教授、海外留學博士組成,目前在核心技術上已經取得了關(guan) 鍵性的突破。
據該院主管此項目的副院長劉明介紹,目前已經成功研發出全彩大尺寸裸眼3D激光全息照片,長可達2米,寬有1.5米,突破了傳(chuan) 統非真彩色、尺寸小和需要特殊光照補光等局限,而且已經達到觀看效果與(yu) 實物基本無差別,已經製作完成偉(wei) 人胸像、房地產(chan) 沙盤和自然風景等多幅樣片。
“這項技術可廣泛應用各個(ge) 領域,未來市場需求十分之大,產(chan) 業(ye) 化前景也很好。”劉明表示,研究院將會(hui) 依托博士後工作站加速有關(guan) 成熟技術的產(chan) 業(ye) 化,下一步計劃把激光全息顯示技術和增強現實(AR)技術結合,構建可浮於(yu) 桌麵上方的互動三維AR圖像,針對醫療、工業(ye) 、軍(jun) 事、博物館和加工等多個(ge) 領域開發實用性商業(ye) 化產(chan) 品。
而就在近期,中國公司億(yi) 思達研發的全球首款全息手機takee引起了廣泛關(guan) 注,這款手機正是采用全息顯示技術,具備虛空顯示和操作功能,眼球識別將取代觸摸識別,可以實現一定的全息交互。
劉明表示,目前激光全息技術在某些特定領域已經開始應用,例如數據存儲(chu) 、安全領域、物體(ti) 檢測和新興(xing) 藝術等,不過由於(yu) 數據傳(chuan) 輸等方麵的技術仍難以達到要求,激光全息技術要真正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特別是在顯示和交互方麵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揭秘
激光全息技術實現像“孫悟空的分身術”
周傑倫(lun) 曾在自己的演唱會(hui) 上與(yu) 已故歌星鄧麗(li) 君進行了“隔空對唱”,一時引起了轟動,而這一技術正是通過全息顯示實現的。由於(yu) 目前全息顯示的應用還處在一個(ge) 起步階段,所有人都對其充滿了好奇和不解,下麵就由本報記者為(wei) 你揭秘。
其實,這個(ge) 激光全息技術就是通過激光記錄物體(ti) 全部信息的一種技術,所謂物體(ti) 全部信息,就是會(hui) 得到一個(ge) 跟物體(ti) 一模一樣的圖像。用劉明的話來講,“這跟孫悟空的分身術一樣,直接出現了另外一個(ge) 孫悟空,並且真假難辨。”因為(wei) 不像傳(chuan) 統照片那樣記錄的是平麵二維信息,而是物體(ti) 所有的空間信息,所以人們(men) 看到激光全息技術得到的影像是三維的,且裸眼可以直接觀看。
用專(zhuan) 業(ye) 的解釋來講,就是首先將激光一分為(wei) 二,變成兩(liang) 束一樣的激光,其中照射到拍攝物體(ti) 的成為(wei) 物光,另一束稱為(wei) 參考光,保證光程(光走的距離)近次相等同的情況下,使在物體(ti) 上反射的物光和參考光記錄在激光全息底片上麵,這樣就完成了一次裸眼3D激光全息顯示圖像的拍攝,單獨記錄一瞬間就得到一幅靜態裸眼3D激光全息圖像,連續記錄一個(ge) 時間段即為(wei) 動態裸眼3D全息顯示視頻。
劉明告訴記者,整個(ge) 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激光與(yu) 激光全息底片之間作用,激光是一個(ge) 點光源,隻有筆尖大小,但是就是靠這筆尖大小的激光,使其照射在物體(ti) 上麵,物光帶著物體(ti) 所有信息作用在激光全息底片上,最終實現了靠一個(ge) 點光源得到一個(ge) 三維圖像。
鏡頭
看激光全息技術怎樣改變生活
一位美女白領下班了,在下班高峰期擁堵的路上,她對自己的駕駛技術並不是十分自信,於(yu) 是她打開了激光全息顯示技術的導航係統。瞬間,路況和街景信息三維立體(ti) 地呈現在屏幕上,每一個(ge) 路口細節比以前都更加精確,她放鬆了很多,很快借著這精確導航回到了家中。
吃過晚飯後,她打開電腦進行網絡購物,所選的物品以3D的形式跳躍到屏幕上,她用手翻轉這個(ge) 物體(ti) ,能全方位逼真地看到每個(ge) 細節,很快就找到了自己心儀(yi) 的物品,在以前她要翻很多網頁也不能完全看到物品的細節。
睡覺前,她跟遠在老家的父母進行了視頻,此時她的父母就像真的在身邊一樣,他們(men) 聊得特別高興(xing) 。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