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池技術研發一直是光伏行業(ye) 發展的焦點,為(wei) 了追求更高的電池轉換效率,BC電池技術作為(wei) 當前光伏行業(ye) 備受關(guan) 注的技術路線,被認為(wei) 是未來3-5年晶矽電池新的主流產(chan) 品。近期市場一係列熱議和爭(zheng) 論,BC電池概念不斷升溫。
來源:樂(le) 晴智庫
金字塔尖的BC電池有哪些優(you) 勢?
BC技術早在1975年就有科學家提出這一概念,而在這48年間,發展一直較為(wei) 緩慢,主要受限於(yu) 太陽能電池結構所用的光刻工藝成本非常高,導致普及應用受限。而所謂的BC電池,即Back Contact(背接觸)電池,是當前各類背接觸結構晶矽太陽能電池的泛稱。主要包括IBC、HBC、TBC、ABC、HPBC等。
BC電池的原理主要是其表麵沒有柵線,正負極采用交叉排列的方式被製備在電池背麵,從(cong) 而減少電極柵線帶來的遮光損失,能做到最大限度利用陽光。
BC電池結構的三大優(you) 勢
憑借這三大優(you) 勢,BC組件近期占據了業(ye) 內(nei) 主要組件效率對比平台——Taiyang News的排行榜前列,效率最高達到24%;國內(nei) BC電池組件從(cong) 2022年開始進行量產(chan) ,已有40GW+的產(chan) 能,即將進入快速增長期。隨著龍頭廠商量產(chan) 推進,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成熟度日漸提高,已經有越來越多的TOPCON和HJT實力廠商將BC技術列入研發和中試計劃,行業(ye) 風向明晰。
盡管BC電池一直占據技術的金字塔尖,但其以背麵大麵積複雜高精度圖形化為(wei) 核心的工藝門檻和高昂成本一定程度上製約了這一技術的普及。激光圖形化處理工藝是當下最經濟的加工方法,這也意味著激光加工技術將成為(wei) 實現BC電池量產(chan) 工藝路上的最大受益者。
BC電池對激光技術的要求及挑戰
之所以BC電池工藝一直未能得到普及,主要原因是其工藝流程較為(wei) 複雜,關(guan) 鍵在於(yu) 電池背麵局域摻雜以及金屬電極。而隨著激光技術的快速發展也讓人們(men) 看到了其在工業(ye) 加工中的潛力。激光憑借精確、快速、零接觸以及良好的熱控製效應等優(you) 勢,已經成為(wei) 了BC電池工藝的主要工藝手段。
目前,主流的TOPCON poly-Si\HJT a-Si材料體(ti) 係,在製作BC電池結構時需要對背麵多層nm膜層進行多次圖形化刻蝕處理,因此對處理工藝要求具有nm級的刻蝕精度和熱擴散控製、um級的圖形控製精度和秒級的單片處理時間(處理時間主要與(yu) 光斑尺寸、激光頻率成反比)。
的核心五大要求
光斑尺寸大,需要強大的激光脈衝(chong) 能量;
掃描速度快,需要使用脈衝(chong) 頻率高、總功率大的激光器;
精度高、損傷(shang) 低和熱影響小,需要超短激光脈衝(chong) 、超高峰值功率;
以上1、2點指向大功率高產(chan) 能,3、4點指向高精度高性能,第5點保證整個(ge) 技術的開發和運行效率。從(cong) 第一性原理出發,激光工藝設備的核心是激光器,隻有自主研發、技術及成本可控的大功率激光器才能滿足。
超快激光在BC電池高效刻蝕開膜
兩(liang) 款產(chan) 品的核心在於(yu) 自研的紫外/綠光飛秒/皮秒激光器,盛雄激光引進國家級專(zhuan) 業(ye) 團隊經過多年研發,該係列激光器在總功率、脈衝(chong) 能量、性能穩定性等方麵達到行業(ye) 領先水平。其綠光飛秒激光器平均功率達到100W,綠光皮秒激光器達到200W;紫外飛秒激光器平均功率達到60W,紫外皮秒激光器達到100W。核心激光器的持續升級使其能輸出更大光斑,做到更高精度、更低損傷(shang) 的加工效果,助力新一代BC電池達到更高效率(≥27%)、更高產(chan) 能(≥10000uph)。
圖1 (a)藍膜片大光斑刻蝕樣品、(b)大光斑相切大麵積刻蝕樣品、(c)拋光麵膜層大光斑刻蝕樣品 綠光皮秒大光斑刻蝕樣品顯微圖
皮秒激光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可以滿足BC電池對圖形化的要求,但是在精度和損傷(shang) 控製方麵,飛秒激光有著更佳的表現。
綠光皮秒飛秒
金字塔熔化明顯
V
S
紫外飛秒金字塔
形貌基本不變
圖2 綠光皮秒(a)、綠光飛秒(b)、紫外飛秒(c)刻蝕絨麵氮化矽膜層SEM圖像
從(cong) 圖中對比可以看出飛秒激光對金字塔的形貌保存有明顯優(you) 勢
納/皮秒刻蝕對
矽基底表麵影響大
V
S
飛秒刻蝕對矽
圖3 綠光納秒(a)、綠光皮秒(b)、綠光飛秒(c)、紫外飛秒(d)刻蝕拋光麵氮化矽膜層SEM圖像
a 綠光皮秒大光斑刻蝕效果
圖4 成分測試表明皮秒和飛秒激光都實現對目標膜層的完全去除
納秒激光
殘留顆粒較多
V
S
飛秒激光刻
蝕表麵無殘留
圖5 對比顯示綠光納秒刻蝕存在大量殘留顆粒,紫外飛秒比綠光飛秒在邊緣過渡區控製上有更好表現
圖6 拋光麵TCO膜層 綠光飛秒樣品EDS成分分析
飛秒激光脈衝(chong) 之所以能在保持能量相當的情況下將脈寬壓縮到皮秒的1/20,是因為(wei) 其峰值功率提高了20倍,達到了GW級別。這種高功率帶來了更強的非線性吸收,導致材料吸收深度降低,更多的激光能量使材料形成等離子體(ti) 並被氣化。這一過程使得刻蝕的熱影響和熔化區域變小,從(cong) 而實現了更平整的刻蝕表麵,並顯著減少了殘渣、熔珠和微裂紋等缺陷。
飛秒激光刻蝕效果四大優(you) 勢
高性能飛秒激光,可以將刻蝕精度控製到nm量級,比皮秒提高1-2個(ge) 數量級;邊緣寬度精度控製在um或亞(ya) um量級;
飛秒激光的峰值功率高,且吸收強,其刻蝕熱影響區和熔化深度相比皮秒激光更小,因此對刻蝕底層的影響更小,可以顯著減少材料損傷(shang) ,甚至實現無損傷(shang) ;
通過不同激光配合,可以高效完成BC電池各種膜層複雜圖形製作工藝要求。
對於(yu) 電池工藝而言,采用飛秒激光器可以減少材料損傷(shang) ,簡化清洗工藝,從(cong) 而實現降本增效。高性能的飛秒激光器在保持不低於(yu) 皮秒的加工速度的同時,能夠更好地確保XBC電池的高效量產(chan) ,使效率高達26-27%。
盛雄激光以自主研發激光器為(wei) 核心整合成套設備,每GW產(chan) 線的激光設備總值可比現有產(chan) 線設備降低20-30%。
小 結
長久來看,在BC電池技術領域,超快激光解決(jue) 方案能完全滿足工藝要求,並成為(wei) 推動BC電池量產(chan) 工藝普及的關(guan) 鍵點之一,恰如“超快激光的一小步,BC電池的一大步”。當然,新產(chan) 品的問世沒有一蹴而就,皮秒/飛秒激光的解決(jue) 方案能否讓各大光伏電池製造商認可,真正實現大規模穩定量產(chan) 也需要時間驗證。
近年來,盛雄激光緊扣產(chan) 業(ye) 熱點,將光伏電池和鋰電池行業(ye) 的高端製造需求作為(wei) 戰略培育項目。通過自主研發的大功率(百W級)工業(ye) 皮秒、飛秒激光器,為(wei) 這兩(liang) 個(ge) 行業(ye) 帶來創新價(jia) 值。經過近兩(liang) 年的設備開發及與(yu) 重點客戶的工藝合作試用,設備性能已達到部分客戶的工藝路線要求。盛雄激光成功推出雙線雙激光器5000uph產(chan) 能機型和雙線4激光器10000uph產(chan) 能的最新機型。這些大功率激光器相比已有競品在產(chan) 能上具備顯著優(you) 勢,即將進入量產(chan) 階段。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