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聯合實驗室承建的神光驅動器升級裝置在高能三倍頻激光輸出能力方麵取得新進展。高能三倍頻激光(波長351nm)是開展激光與(yu) 材料相互作用研究的基本需求,是確定高功率激光驅動器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目前國際上高功率激光技術發展的重點研究內(nei) 容。
上海光機所近期在神光驅動器升級裝置上開展了I+II類KDP晶體(ti) 和楔形透鏡實現諧波轉換、諧波分離和激光聚焦的終端光學組件總體(ti) 技術的研究工作。2014年10月在單路性能演示實驗中已獲得靶麵≥3000J@351nm波長,3ns激光脈寬輸出能力的考核,確定了終端光學組件總體(ti) 技術方案的可行性;12月中旬完成驅動器升級裝置終端光學組件超淨離線裝調和上線調試;2015年1月下旬完成所有三倍頻激光和靶場綜合性能的激光聚焦、激光指向、采樣效率、諧波轉換效率和穿孔效率等調試和測試。在以上工作的基礎上,於(yu) 2月2日進行了升級裝置三倍頻激光總體(ti) 輸出能力的演示實驗。在基頻激光8束輸出總能量為(wei) 4萬(wan) 焦耳的條件下,在真空靶室中物理實驗靶麵上獲得了8束激光三倍頻激光輻照靶麵總能量為(wei) 2萬(wan) 5千焦耳(脈衝(chong) 寬度3.4ns)的結果。以激光近場峰值強度的1%為(wei) 光束有效口徑(31 cm×31cm),升級裝置8束三倍頻激光的平均能量密度及功率通量密度分別達到3.6J/cm2和1.0GW/cm2(已考慮終端光學組件傳(chuan) 輸過程中10%的三倍頻能量損耗)。演示實驗表明,激光輸出能力已達到裝置原定“三倍頻激光靶麵總能量為(wei) 2萬(wan) 4千焦耳”的目標指標,進一步驗證了基於(yu) KDP晶體(ti) 和楔形透鏡組合的閉合式終端光學組件技術方案的可行性,也表明裝置已基本具備開展綜合物理實驗的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