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企業新聞

新鬆機器人:重塑“中國製造”新優勢

星之球激光 來源:經濟日報2015-04-08 我要評論(0 )   

有一半瑞典血統的機器人行業(ye) 老大ABB公司沒有想到,在其家門口,瑞典沃爾沃公司沒有選用他們(men) 的產(chan) 品,而是選擇了新鬆機器人自動化

    有一半瑞典“血統”的機器人行業老大ABB公司沒有想到,在其家門口,瑞典沃爾沃公司沒有選用他們的產品,而是選擇了新鬆機器人自動化公司提供的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
    新鬆公司總裁曲道奎覺得闊步走出去的新鬆是對國際機器人巨頭全麵布局中國的回敬。他坦言:“在國內我們是老大,但在國際市場還是小個子。”不過,新鬆卻是國際巨頭一心想“放倒”的小個子,因為這小個子“躥”得太快了。2000年從零起步,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40%,怎不叫對手警覺!
    技術換來尊重
    2013年增長41%,2014年增長54%,井噴式增長的中國機器人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機器人公司看中的“大蛋糕”。一些國際同行緊盯著中國機器人行業領頭羊新鬆,看新鬆為代表的中國品牌是否發起價格戰。
    斯文儒雅的曲道奎並不在意麵對麵與狼共舞。他語氣堅決,“吃技術飯的新鬆不走低價低端路線,我們推出的高端機器人已經和進口機器人價格持平。”許多國際訂單,都是新鬆通過與國際機器人企業同台競技拿下的。例如移動機器人,國外企業憑借先進的非接觸感應式充電技術,長期霸占中國市場。新鬆亮劍拿出獨家本領——混合式充電技術,使移動機器人能有效應對突發斷電和意外跑偏,並支持電磁導航、激光導航等多種導航方式,這些突破讓老外瞠目結舌。靠技術說話,新鬆移動機器人不僅實現了批量出口,還一舉拿下95%的國內市場份額,首次在高端製造領域對進口品牌形成一邊倒的“擠出效應”。
    從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脫胎而來的新鬆創業者,直麵市場也曾“拔劍四顧心茫然”。用新鬆中央研究院院長徐方的話說,什麽市場公關,什麽打通人脈,都不靈光,隻會走技術這條直線、正道,開口閉口講技術已融入每個人的基因裏。那怎麽過日子?徐方兩手一攤,兩膝一攏,做守株待兔狀,“最初撞上門來的活計都是‘啃骨頭’和‘卡脖子’項目。”
    先說什麽是“啃骨頭”。國內第一條汽車自動化生產線原先采購的是國外機械手,合作進行到一半,外方退出了。沒人願接手的爛攤子交給新鬆,死馬當作活馬醫,新鬆全體總動員,解剖麻雀似地逐一攻關。不期然間的成功,竟讓新鬆由此一炮打響!後續訂單接踵而來。
    再說說“卡脖子”。當今世界,製造業強國尚握有一張王牌——芯片,附帶著生產芯片所用的真空機器人都牢牢掌控,凡出口中國均設立嚴格的許可證製度和飛行檢查條款。潔淨(真空)機器人成了嚴重製約我國半導體設備製造的“卡脖子”項目。花多少錢也買不來的東西,新鬆決定自己做。繼國家“十一五”重大攻關項目真空機械手成功填補國內空白之後,新鬆乘勝出擊,相繼開發出潔淨鍍膜機械手、潔淨搬運機械手、潔淨物流自動輸送設備等產品,為國家拿出了全套“交鑰匙”工程。作為潔淨機器人領域國內唯一的供應商,新鬆為國內半導體、LED、光伏、核電、醫藥、金融等行業首次提供了具有中國話語權的解決方案。
    新鬆的突破打破了國外大企業的壟斷,國際機器人廠商主動削平門檻放低身價,傲慢與偏見擱在一邊,轉而欽佩新鬆的及時補缺是令人尊重的“中國填空”。
    掌握該掌握的
    創出名堂來後,質疑不可避免地襲來:新鬆機器人很多零部件都是進口的,還談什麽競爭力?
    直脾氣的曲道奎在公開場合回應:“不明就裏先別瞎嚷嚷。”歐洲機器人不也用日本電機嗎,國產大飛機不也全球采購嗎?社會分工細至毫發的全球製造產業鏈,早已揮別單打獨鬥十項全能的時代了。更重要的是,機器人市場需求的突然爆棚並未給國內企業充分的成長時間。而國際巨頭蓄勢已久虎視眈眈,新鬆等自主品牌再不搶抓機遇,中國機器人的好行市就可能變成別人的黃金時代。
    彌補差距別無他法,隻能比別人更努力。新鬆百米衝刺的方向明確——掌握自己該掌握的。
    比如,做強核心技術一點不曾放鬆。曲道奎總結新鬆創新奔跑有3個“80”:技術研發人員占全體員工80%以上,新產品占總銷售額的80%以上,創造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史上的80個第一。新鬆每年研發投入超過銷售額的12%,在遼寧規模以上企業中獨占鼇頭。專注於所長的新鬆,目前擁有600多項國家專利,取得10項軟件產品著作權,製定了5項國家標準和幾十項企業標準。而對自己不擅長的硬件製造環節,新鬆果斷通過兩化融合平台,向國內配套企業轉移,向全球產業鏈外委。偌大新鬆,一線生產工人隻有兩百多。
    比如,做最豐富的產品線領跑同業。“很多人一提機器人就覺得國產機械手這不行那不行,其實是一葉障目。”移動機器人事業部負責人王玉鵬認為有必要匡正視聽,實際上機器人的門類很廣泛,包括工業機器人、移動機器人、潔淨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五大類產品。工業機器人俗稱機械手,隻是其中最常見的品類之一。歐洲、美國、日本各擅其長,歐洲側重工業機器人,美國青睞特種機器人,日本服務機器人最多。但能把五大類機器人產品線做全者唯有新鬆。為啥做這麽全?因為國家需要。機器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這裏,國家“863”產業化基地在這裏,為徹底打破發達國家壟斷局麵,承擔並實現300多項重大技術攻關突破的新鬆,最先想到的不是“幹什麽賺錢”。國際同行看重新鬆,也是基於這一點。
    對新鬆而言,有些堅持,從未離開。
    創新戰略前瞻
    曲道奎認為,德國“工業4.0”,美國再工業化,中國製造2025,這一係列的戰略動作表明,以智能製造為核心競爭的時代已經來臨。改變生產方式、改變生活方式、改變作戰方式,能在一個領域產生社會激蕩都可謂革命,而智能機器人將來卻能做到集顛覆性變革於一體。眼下,伴隨大數據、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科技發展,機器人隻有不斷升級並具備更多“人”的智能,才能帶動製造模式變革。
    如何趕上快速更新的市場節拍,滿足多種多樣的個性化需求?緊迫感和憂患意識始終伴隨著新鬆的發展。如火如荼的電商後台有新鬆的身影,新鬆投放的智能移動機器人以最優路徑快速準確傳送貨物;高精尖的航空航天領域,新鬆機器人高質量完成複雜而高難的動作。2014年9月,新鬆推出力作——數字化智能工廠,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標誌著新鬆真正意義上將機器人、智能設備和信息技術三者現實融合。時隔兩月,新鬆就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工廠的“市場拷貝”,成功進入壓力容器、真空執行器市場,在山東、在江蘇,新鬆為客戶打造的數字化智能工廠涵蓋了生產物流管理、物料管理、智能倉儲管理、智能控製係統、監控調度係統等方方麵麵。新鬆至今仍然十分感激那些共同“第一個吃螃蟹”的用戶兄弟們。是他們幫助新鬆完成了案例積累,是他們幫助國產首台套重大裝備確立了應用自信,是他們戮力同心撐起了中國品牌。
    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解決方案。新鬆的追求不止於專家描摹的萬億市場,為裝備製造企業解決人力成本日漸高漲的壓力、為傳統產業升級添一把火、為中國製造重塑競爭優勢,新鬆跬步前行沒有終點。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