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7日,應台灣中國文化大學邀請,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陳堃銶教授赴台進行學術交流,並榮獲台灣“財團法人印刷傳播興才文教基金會”頒發的“印刷傳播傑出成就獎”,成為獲得該獎的首位大陸學者。
頒獎現場,陳堃銶教授與台灣前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鄭瑞城博士(左)、“財團法人印刷傳播興才文教基金會”首任董事長李興才教授(左二)、現任董事長及中國文化大學校長李天任教授(右)合影。
當天在台北召開的“中華印刷科技學會第十三屆第一次會員大會”上,隆重舉行了“第十八屆印刷傳播傑出成就獎頒獎典禮”,“財團法人印刷傳播興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天任向陳堃銶教授頒發證書及金質獎章。李天任先生在介紹陳堃銶教授的獲獎理由時說,“陳堃銶教授是兩岸三地排版設計的傳奇,首創北大排版軟件,而後投身教育帶領大陸科研團隊負責研製之華光和方正高性能書版和科技版軟件,多次獲獎,精彩的人生足堪典範。而1994年與王選院士應邀來台舉行學術報告,與台灣印刷及出版業進行交流研討,對當時台灣全麵引入電腦化、資訊化之影響貢獻極大。陳堃銶教授研究成果豐碩傑出,其為人處世之風範,尤足為世人楷模。故授予其‘印刷傳播傑出成就獎’,以感謝她和王選院士共同首創的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對中國兩岸三地及世界範圍的重大貢獻。”
陳堃銶教授在會上發表獲獎感言,她介紹了漢字激光照排技術的曲折研製曆程和技術原理,動情回顧了20世紀90年代與王選教授和研發團隊與台印刷出版業友人共同努力,將係統引入台灣市場並廣泛應用的難忘曆史,並向頒發此獎的“財團法人印刷傳播興才文教基金會”表示衷心感謝。
1995年,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李興才教授籌資創立“財團法人印刷傳播興才文教基金會”,以“支援印刷教育、發展印刷傳播、促進兩岸三地印刷學術交流活動”為宗旨。1997年該基金會設立“台灣印刷傳播傑出成就獎”,以“表彰對印刷傳播具有傑出成就,且對公益有卓著貢獻人士”。每年表彰一名,陳堃銶教授是第18位獲得者,也是首位獲得該獎的大陸傑出學者。
陳堃銶教授,1936年出生於上海,1957年北京大學數學力學係計算數學專業畢業後留校,曆任國家電子政務標準化總體組成員、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顧問、新聞出版重大科技工程項目專家谘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名譽理事長等職務。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王選、陳堃銶這對科學伉儷與科研團隊共同攻關,王選負責激光照排係統的總體設計和硬件設計,陳堃銶承擔了係統大型軟件的全部設計並負責實現。該係統的研製成功和產業化推廣應用,占領了國內99%的報業市場、90%的黑白書刊市場,以及包括港澳台在內的海外90%的華文報業市場,掀起了“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的”印刷技術革命,為信息時代漢字和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奠定了基礎。陳堃銶為此獲得兩次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並獲陳嘉庚技術科學獎、北京市科技進步特等獎、畢昇獎,“全國三八紅旗手”等多項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