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通過使用兩種不同的傳感器,將激光雷達與攝像頭或毫米波雷達與攝像頭相結合,使識別功能和可靠性均達到更高水平,為駕駛員提供多角度的安全駕駛輔助。
豐田汽車公司自2008年始,逐漸取代通用汽車公司而成為全世界排行第一位的汽車生產廠商。在參觀世界排名第一的汽車品牌之前,記者這樣想:究竟是什麽支撐著一個品牌一步步超越強大的競爭對手,走向世界第一?在戴穩了世界第一的桂冠背後,是有多少團隊在為之前仆後繼?在安全、創新等領域依托什麽樣強大的技術研發支撐?作為一個要一直領先競爭對手的世界品牌,究竟需要沉澱多久才能厚積薄發?從豐田博物館開始到豐田設立於東京的全球最大城市展廳,參觀完了豐田汽車研發、設計、生產、文化等各大板塊之後,似乎用堅持、嚴謹、熱忱、擔當、創造、一絲不苟、追求永無止境等等這樣的詞匯,都顯得過於蒼白。而唯有安全、創新,足以說明記者所看到的這樣一個品牌,不僅實現它在全球汽車市場的一步步增長,同時通過不斷刷新安全技術兌現豐田對全球用戶的最高安全承諾。
豐田將推主動安全組合
在此次參觀豐田汽車工廠的所有環節中,給記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應該是豐田主動安全技術的不斷發展。即將用於全車係列的主動安全組合套裝“Toyota Safety Sense”集多項功能於一身,其中包括幫助駕駛員預防碰撞或減輕受損的“預碰撞安全係統”(PCS*2)、有助於預防偏離車道導致碰撞事故的“車道偏離警示係統”(LDA*3)、確保夜間前方視野的“遠光燈自動控製係統”(AHB*4)等。通過使用兩種不同的傳感器,將激光雷達與攝像頭或毫米波雷達與攝像頭相結合,使識別功能和可靠性均達到更高水平,為駕駛員提供多角度的安全駕駛輔助。豐田的這一技術,目前無人超越。
讓記者最吃驚的是,豐田的這套安全技術新係統利用760MHz的ITS專用頻段,實現道路與車輛間以及車輛與車輛間的通信,通過獲取車載傳感器無法完全捕捉到的信息,與自主安全駕駛輔助係統相配套,進一步降低事故風險。這些,都是未來汽車科技的最真實體現,豐田嚴謹紮實的安全造車理念可見一斑。
研發方向安全為主
在豐田的任何一個研發環節中,最為重視的是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基於“約30%的事故發生在停車場”的現狀,豐田汽車公司為促進實現停車安全,在ICS(可減輕因誤踩、或過度踩踏踏板而造成事故損害的“智能間隙聲納係統”)的基礎上,研發追加了新的功能,既“不受油門及刹車踏板的操控影響,可以通過車身周圍的探測器來探知障礙物,從而避免低速時的碰撞剮蹭,減輕受損”。記者在東富士研究所做了親身體驗。
在體驗的這個項目中,我們發現在幫助車主確認車身周圍是否安全的“全景模式影像監測係統(PVM)”中,追加了360°確認障礙物的“透視影像”新畫麵模式功能。這一功能在全球車企中尚屬鳳毛麟角。
整個參觀的過程,讓我們再次體會到豐田以人為本,以安全為本的造車理念在全球工廠得以實施,也讓我們一次次對這個全球第一的車企產生敬意。
記者想起在安全研發總部對安全碰撞的實地采訪中,發現光是一個用來進行碰撞試驗的假人投入成本就要1億日元。一年使用下來的假人都要在上萬億日元。而豐田的東富士研究所的模擬駕駛裝置更是投入天文數字的資金。為了讓ITS安全技術盡快投入生產,3.5公頃的試驗場讓我們見識了豐田造車的嚴謹和一絲不苟。
2015年,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同時伴隨而來的還有汽車事故傷亡率的全球第一。在如此大環境下,豐田致力於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創造更加安全的汽車,與中國當下的市場需求不謀而合,與中國車主的用車需求不謀而合。當更多安全性高、環保性能強的汽車行駛在中國大地,豐田汽車就再次踐行了它的一句老話:有路就有豐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