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今日要聞
軍事物聯網首助閱兵 戰車測速求精確
星之球科技 來源:科技日報2015-09-06
我要評論(0 )
筆者在訓練場大開眼界:激光測距儀(yi) 、光電測速儀(yi) 等20多個(ge) 傳(chuan) 感器分別安裝在車輛不同的部位,同時運行,用於(yu) 檢測單車等速、單車標齊、基準路等距和單排麵標齊等。
“701號車,98分,702號車,97分……”8月底,輪式裝甲突擊車方隊組織了閱兵前最後一次考核,20多台車輛剛一停下,車下的指揮機上馬上顯示出所有車輛的考核成績。平均成績也清晰地顯示出來:98分。駕駛員賀國光告訴筆者:“98分不容易,意味著所有戰車標齊、卡距誤差均在5厘米之內。”
評估方隊訓練成績的是一套物聯網係統,首次應用在閱兵訓練場。軍事物聯網係統是一種裝備互聯互通係統,可通過裝備信息采集分析實現實時監控發動機轉速、車輛速度。
“發動!”一聲令下,戰車隆隆開進。筆者在訓練場大開眼界:激光測距儀、光電測速儀等20多個傳感器分別安裝在車輛不同的部位,同時運行,用於檢測單車等速、單車標齊、基準路等距和單排麵標齊等。
賀國光曾參加過2009年國慶閱兵,那次閱兵,每台戰車前端畫一條標齊線,訓練中標齊、卡距都是通過人眼觀察,操縱方向盤,努力瞄準“三點一線”。評估車速用的也是秒表,訓練成績好壞完全“跟著感覺走”,靠一次次的訓練提升“經驗值”。
而這次閱兵,駕駛員隻需眼睛盯著駕駛艙裏的一塊顯示屏,車輛速度、標齊與否、與前車距離多少,一目了然。便捷的同時更加精準,拿車速來說,按規定通過200米的距離是1分36秒,通過光電測速,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
方隊長劉瑞江告訴筆者,人眨眼的速度大約為0.3秒,現在所有駕駛員都能把通過200米的時間誤差控製在0.15秒之內。
物聯網係統不光用於輔助訓練,其更大作用是監控、預判車輛故障。維修保障中隊長馮誌軍跟裝甲車打了20年的交道,“熟悉戰車比自己老婆孩子還要多”。
馮誌軍說:“通過戰車上的傳感器,實時的把車輛油溫、轉速、水溫等狀況信息采集後傳送到指控中心,指控中心通過實時記錄分析這些信息,達到預判分析車輛故障的目的。”
物聯網的強大讓馮誌軍感到“輕鬆加愉快”。以前判斷車輛故障,修理工需要“望聞問切”,費盡渾身解數,才能找準故障,現在根據安裝在底盤上的30多個傳感器,油壓、氣壓、電壓等數值都可以通過傳感器顯示在終端,哪裏不對勁都會有提示和預警,“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故障出現前,提前研判、提前排除”。
一級軍士長趙宗剛被譽為“鐵甲神醫”,對戰車故障判斷有著一摸準、一聽準的絕技,僅用一個醫用的助聽器,就能“大差不差”的找準故障在哪裏。
現在趙宗剛更相信科學技術的功效。“戰車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所有部件、模塊全部是數字化控製。”趙宗剛說,現在雖然能判斷出故障,但“病因”在哪兒不好判斷。
加裝在底盤上的傳感器幫了趙宗剛的忙。有一次,一輛車突然脫擋,掛不上擋,按照“老經驗”,肯定是離合器分離不夠徹底。可趙宗剛檢查半天卻沒發現什麽問題,故障沒有解決。 打開物聯網監控係統,顯示電腦控製係統出了問題。果不其然,電腦控製盒的一個元件針腳被一塊米粒大的銅屑短路了,導致控製信號出現中斷。
離正式參加閱兵的日子越來越近,趙宗剛信心滿懷,“閱兵那天,我有信心確保裝備動力不中斷、通信不中斷、油路不堵塞,保證閱兵裝備能夠零故障、零隱患安全順利通過閱兵場,接受我們黨和祖國的檢閱”。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