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深度解讀

相機應用激光測距技術隔空取物

星之球科技 來源:科技日報2015-12-14 我要評論(0 )   

基納維弗加裏皮率領的英國赫瑞瓦特大學和愛丁堡大學團隊,開發出一款領先的探測器,能借助先進的數據處理技術,將牆角和地板轉化成“虛擬鏡麵”,在視力不能直達的區域...

       基納維弗·加裏皮率領的英國赫瑞瓦特大學和愛丁堡大學團隊,開發出一款領先的探測器,能借助先進的數據處理技術,將牆角和地板轉化成“虛擬鏡麵”,在視力不能直達的區域定位和追蹤移動物體。
通常來說,閃亮鏡麵若可反射界限明確的物體表麵散射光,人眼即可從中看到物體的清晰圖像。相反,無法反射光線的表麵將光線隨機發散到各處,因此不能呈現清晰圖像。然而,加裏皮等認為,仍有方法從隨機散射光中提取物體信息。他們發表在《自然光子學》雜誌上的新方法依靠激光測距技術,能測量物體光脈衝到達物體的距離,以及散射回到探測器的距離。
原則上講,這種測量方法很簡單,激光脈衝從地板反彈回來,散射到所有方向,一部分散射光記錄在地板這塊“虛擬鏡麵”上。光的速度是已知常數,通過測量激光脈衝的開始時間和散射光達到地板之間的時間間隔,就可以定位物體位置。
但實際上,時間測量需要精確到大約500毫微秒內,而激光脈衝隻有10飛秒時長,對激光器和探測技術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不僅如此,光不僅散射到地板這個“虛擬鏡麵”上,也散射到附近的其他物體上。要想測量成功,必須把兩部分散射區分開,以排除環境中冗餘的幹擾信號。
這種特殊“相機”能定位牆後麵的物體位置,誤差僅為1到2厘米,且每隔幾秒就能測量移動物體的速度。與以往需較長時間處理數據的技術不同,新方法能實時監測移動物體。目前,利用新方法可在地板“虛擬鏡麵”中定位60厘米範圍內移動的物體,以後可拓展到10米。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