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結束的G20峰會(hui) 上,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再次為(wei) 3D打印站台,表示“新一輪科技和產(chan) 業(ye) 革命正在創造曆史性機遇,催生互聯網+、分享經濟、3D打印、智能製造等新理念、新業(ye) 態,其中蘊含著巨大商機,正在創造巨大需求,用新技術改造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潛力也是巨大的。”而這並不是政府對於(yu) 3D打印的首次站台力推,在即將過去的2015年,政府在外務訪談、專(zhuan) 題會(hui) 議乃至研發立項上,都表現出了對3D打印的前景看好與(yu) 重點扶持。

深圳光韻達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227.SZ)就處在這樣一個(ge) 朝陽行業(ye) 。光韻達3D打印事業(ye) 部在行業(ye) 應用上積極探索,勇於(yu) 創新,走在科技的前沿領域尋求長遠發展。
【說應用】
縱觀全年,3D打印新聞不斷、熱點頻出,處處昭示著行業(ye) 的興(xing) 興(xing) 向榮,但下至普通民眾(zhong) ,上到企業(ye) 家及媒體(ti) 朋友們(men) ,對3D打印的認知還停留在文創、科研領域的手辦、模型等應用上。
作為(wei) 未來中國工業(ye) 4.0戰略下的新型數字化製造技術,3D打印的應用並非局限如此。光韻達在進行3D打印的行業(ye) 布局時,著眼於(yu) 工業(ye) 級應用,致力於(yu) 提升企業(ye) 產(chan) 品開發效率及產(chan) 品創新程度,助力國家工業(ye) 化轉型升級。
光韻達攜手魯魯獨立工作室的打印作品彰顯細節、栩栩如生
【談技術】
3D打印技術追溯起來也算曆史悠久,在國內(nei) 市場卻是近幾年才逐漸開始嶄露頭角。但由於(yu) 我國在3D技術研發上起步較晚,在核心技術層麵,雖逐年加大研發投入,目前卻並未成為(wei) 國際領先梯隊中的一員。
市場規模方麵,據2014年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市場份額能占據全球3D打印市場規模的十分之一左右,可謂前景遠大,但市場規模要擴長,必然要挖掘其更深層次的需求。這些,正是光韻達提前布局,定位於(yu) 工業(ye) 級應用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行業(ye) 應用中探索更大需求,反向拉動技術進步。
【看出路】
“3D 打印技術有可能革命化我們(men) 製造幾乎所有產(chan) 品的方式”——美國總統奧巴馬
目前,3D打印行業(ye) 的商業(ye) 發展模式還是相當傳(chuan) 統,其中95%以上的企業(ye) 還停留在單純的設備售賣上,僅(jin) 有5%不到的企業(ye) 將著眼於(yu) 行業(ye) 加工、服務及應用上,光韻達正是其中之一。
光韻達3D打印事業(ye) 部,應用服務經驗豐(feng) 富,在3D打印技術服務層麵達到國內(nei) 領先水平,寄望於(yu) 通過先進的行業(ye) 技術服務力量,深層次、多方麵、一體(ti) 化的服務好客戶,在實踐中謀求更大出路,推進行業(ye) 應用發展,成為(wei) 探索3D打印服務無限可能性的先行者。
【謀發展】
光韻達一直宣揚一個(ge) 觀點,那就是工業(ye) 化應用才是3D打印的出路之一,而在工業(ye) 級應用中,金屬類材料的3D打印更是重中之重。這裏必須強調的一點是,3D打印並不是完全替代傳(chuan) 統工藝,起碼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下無法做到。
那麽(me) ,3D打印能出現在什麽(me) 環節、改進哪些工序,就值得我們(men) 更多的思考了。
光韻達在工業(ye) 化應用上,經過大膽設想、行業(ye) 摸索、實踐驗證,於(yu) 模具開發及應用上推出“隨性冷卻一站式解決(jue) 方案”的口號,運用3D打印技術對產(chan) 品進行冷卻流道設計,突破傳(chuan) 統模具行業(ye) 的一個(ge) 加工瓶頸,有效提升注塑效率、減少冷卻時間並降低翹曲變形概率,是3D打印在工業(ye) 級應用上一個(ge) 進步。

光韻達設計的帶異型水路的模具
【唱未來】
每一個(ge) 行業(ye) ,在初期的摸索發展中,都會(hui) 遭遇困惑、受到質疑。
光韻達在開展3D打印服務中,也經常會(hui) 遇到客戶提出這樣的問題:3D打印能為(wei) 我做什麽(me) ?產(chan) 品在生產(chan) 和研發中,不需要3D打印也能完成,你們(men) 是特別便宜嗎?
正如“不能落地的方案不是好方案”一樣,傳(chuan) 統製造業(ye) 人員熟悉傳(chuan) 統加工工藝,在產(chan) 品設計、開發上必然會(hui) 考慮產(chan) 品後續量產(chan) 問題,並不能完全跳脫以往的框架,就像車永遠是“車”的樣子、冰箱永遠是“冰箱”一樣,3D打印僅(jin) 僅(jin) 隻是一個(ge) 輔助手段,而不能從(cong) 創意源真正為(wei) 製造業(ye) 插上“翅膀”。
可這種思路必然是過去,當中國製造2025計劃持續深入推進,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打破舊有思維,依托3D打印技術,將創新作為(wei) 先決(jue) 條件,3D打印必將擺脫如今看似曲高和寡、孤掌難鳴的困局,進入爆發式增長時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