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重大科技成果迸發產業新活力

星之球科技 來源:黑龍江日報  2016-04-18 我要評論(0 )   

 2015年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舉(ju) 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上,哈爾濱工業(ye) 大學航天學院馬晶教授和譚立英教授團隊的科研成果“星地激光鏈路通信試驗”獲得了代表我國...

  編者按:作為科技力量發源地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如何激發它們持續噴發出創新的活力?地方政府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2009年,由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牽頭打造的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在鬆花江北岸的一片荒灘地上起步建設,2010年,哈工大鬆北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在這座新城落地生根。一個是東北亞科技創新中心,一個是全國最具科技創新力的大學之一,6年來,哈高新區與哈工大兩強聯手,以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為核心,共同演繹“政產學研”高效對接和深度融合之路。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4月14日,哈高新區與哈工大再掀合作高潮,以實際行動進一步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今日起,本報推出《哈高新區攜手哈工大係列報道》,以點帶麵剖析作為一個科教資源強省,如何依托現有產業基礎、研發能力和人才實力,實現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優勢疊加”,從而實現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
 
  2015年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馬晶教授和譚立英教授團隊的科研成果“星地激光鏈路通信試驗”獲得了代表我國發明創造最高水平的獎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一年後的2016年4月14日,這項技術發明開始了產業化的新征程。這一天,譚立英教授與哈高新區簽約,帶領其團隊在哈爾濱科技創新城組建哈工大衛星激光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研製不同係列、不同用途的衛信激光通信終端,搶占天地一體化信息技術生產領域高端。
 
  “我們的產品對生產條件要求比較高,所以今年我們要在科技創新城內把廠房建起來,具備生產條件,明後年我們就可以大批量生產了。”譚立英教授告訴記者,所謂衛星激光通信,就是用“激光光束”把衛星與衛星、衛星與地麵鏈接起來,通過激光進行高速信息傳遞。衛星激光通信的信息傳輸能力遠大於微波衛星通信,可以形成空間激光高速實時信息網絡,使衛星具有前所未有的極大信息傳輸能力。“想象一下,在時速高達2.8萬公裏高速運動的衛星與地麵站之間,在近2000公裏的距離下實現微弧度量級精確雙向極窄光束相互對準,可以說是在成千上萬公裏動態條件下的針尖對麥芒。”譚立英說,她和她的團隊用20餘年的不懈努力,為我國建立空間激光高速實時信息網絡奠定了工程和技術基礎,今後,她還要帶著她的團隊將這項技術實現產業化,為我國天地一體化通信網建設貢獻力量。
 
  “衛星激光通信技術”極高的科技含量和產業化前景備受人矚目,譚立英教授及其團隊自然成為各地招商引資的重點對象,談到為何選擇落地哈爾濱科技創新城,譚立英教授的感覺是“水到渠成”。“哈工大的很多科技成果都在科技創新城產業化,可以說有很好的合作基礎。而且就在我們選址建設廠房的旁邊有兩個大型的實驗室正在建設,非常有利於把科研與生產結合起來,是我們這類企業落地的理想場所。”譚立英教授說,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已經構建了科技成果產業化的良好生態環境,而且哈高新區的服務也非常好,僅三天時間就幫助她們完成了公司的注冊。
 
  科技牽線,讓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哈爾濱形成發展合力,為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注入澎湃的科技推動力。
 2010年,哈工大鬆北高新技術研發中心開始在科技創新城落地生根。目前該中心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億元,封頂建築麵積55萬平方米,微小型航天器總裝基地、光產業研發中心、物聯網技術研發中心、工大軟件總部基地投入使用。快舟一號、快舟二號微小衛星在2013年、2014年相繼成功發射。其中哈工大新光飛天光電產業園,園區建築麵積15萬平方米,目標就是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成為產值過百億的園區;哈工大沿海創意物聯網雲計算產業園,已投入使用麵積約3.5萬平方米,預計明年年中投入使用5萬平方米,入駐高科技企業將超過五十家,並且力爭培育5家上市企業。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哈工大具體建設的黑龍江省工業技術研究院落戶科技創新城。短短2年,省工研院實現轉化技術成果74項,孵化企業55家,其中44家企業落戶高新區,工大軟件公司成功在新三板掛牌,首批5家企業在哈爾濱市股權交易中心掛牌。
 
  6年時間過去,哈高新區與哈工大合作又站在了新的曆史起點。4月14日,哈高新區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通過多種形式開展長期全麵合作,共同構建產學研結合的創新體係,實現哈爾濱工業大學的人才智力、研發能力及先進科研成果與高新區的產業需求對接,雙方以建設創客空間、孵化器等方式共同推動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
 
  隨著雙方合作的深入,14日當天,哈高新區與哈工大空間環境地麵模擬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哈工大衛星激光通信研發生產基地、哈工大利劍集團公司、哈工大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等科技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項目簽署協議。“對於哈工大來講,服務龍江經濟發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使命。”哈工大校長周玉說,黑龍江向科技創新要新動能,哈工大要準定位、優布局,彰優勢、補短板,擴胸懷、轉觀念,重質量、出效益,把市場導向的技術創新擺在公司發展的重要位置,實現“技術、市場”雙拳出擊,把技術優勢凝聚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哈工大空間環境地麵模擬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長期規劃中的重點項目,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承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共建。去年9月,該項目正式通過了國家立項,標誌著我國航天領域唯一的、也是我國東北地區首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正式落戶龍江。14日,哈工大與哈高新區簽約,將在哈爾濱科技創新城中建設該項目,項目總投資15.1515億元,占地麵積約為36萬平方米。建設有空間綜合環境模擬係統、空間等離子體環境模擬係統、空間磁環境模擬係統、數值仿真與中央監控係統等。“這個項目可以說是東三省科技含量最高的項目,空間環境地麵模擬簡單地說,就是月球什麽環境、火星什麽環境就在地麵上造一個和他們一樣的環境,相關科學研究在這個環境下就能進行,不用再上天上做了,所以說這是一個劃時代的項目,將來能衍生出很多產業。”哈爾濱高新區招商五局局長張餘智告訴記者,這個項目的建設對於促進國家航天領域研發能力的提升、擴大省市的科技影響輻射力、發揮人才和資本的集聚效應,打造以航天為核心的創新產業集群均具有重要意義。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