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紅外激光(2~5μm)覆蓋多個(ge) 大氣傳(chuan) 輸窗口及眾(zhong) 多分子化學鍵吸收峰“指紋”區域,在空間光通訊、環境監測、醫療、軍(jun) 事等領域均有重要的應用前景。產(chan) 生中紅外激光的技術眾(zhong) 多,其中基於(yu) 直接泵浦稀土摻雜晶體(ti) 的中紅外激光技術,具有結構簡單、可連續輸出、光束質量高等優(you) 點。直接泵浦鉺離子(Er3+)摻雜激光晶體(ti) 是實現3μm波段中紅外激光的最重要技術之一。為(wei) 了解決(jue) Er離子3μm激光輸出通道的下能級(4I13/2)壽命遠高於(yu) 上能級(4I11/2)引起的激光振蕩自終止效應,一般采取Er離子高濃度摻雜的方式,其摻雜濃度往往高於(yu) 30 at%,甚至50 at%。但是,高濃度摻雜會(hui) 引起激光晶體(ti) 熱導率大幅度下降,以及激光上能級(4I11/2)濃度猝滅增強,從(cong) 而導致3μm波段輸出功率受限和激光效率偏低。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蘇良碧研究員課題組,以低聲子能量的氟化鍶(SrF2)晶體(ti) 為(wei) 摻雜基質,利用該晶體(ti) 特殊的螢石型結構形成的摻雜稀土離子的“團簇”效應,在Er3+離子極低摻雜濃度下(<5 at%)克服3μm激光振蕩自終止效應,實現了高效率的雙波長激光輸出。當Er:SrF2晶體(ti) 中Er3+離子摻雜濃度為(wei) 4 at%時,3μm激光下能級壽命是上能級的1.58倍,小於(yu) 4 at% Er:CaF2晶體(ti) 的1.66倍,更低於(yu) 33 at% Er:YAG晶體(ti) 的60.4倍,30 at% Er:YSGG晶體(ti) 的2.62倍,以及15 at% Er:YLF晶體(ti) 的3.25倍。同時,該晶體(ti) 的光譜參數品質因子(發射截麵與(yu) 熒光壽命的乘積)為(wei) 7.45×10-20 ms•cm2,高於(yu) Er:CaF2晶體(ti) 的3.89×10-20 ms•cm2,也遠高於(yu) Er:YAG晶體(ti) 的0.3×10-20 ms•cm2和Er:YLF晶體(ti) 的1.64×10-20 ms•cm2。該課題組與(yu) 山東(dong) 師範大學劉傑教授合作,采用激光二極管直接泵浦4at.% Er:SrF2晶體(ti) (未鍍膜),實現了高斜效率、雙波長中紅外激光輸出,斜效率22.0%,在保證晶體(ti) 不被損壞的前提下,獲得最高平均輸出功率483 mW,激光波長約為(wei) 2789 nm和2791 nm(2016 Scientific Reports 6, 36635)。
此前,該課題組和山東(dong) 師範大學合作,采用石墨烯作可飽和吸收體(ti) ,在4at% Er:CaF2晶體(ti) 中實現了2.8μm被動調Q脈衝(chong) 激光輸出,脈衝(chong) 寬度1.3 μs,重複頻率62 kHz,平均輸出功率172 mW (2016 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 6, 1570-1575;2016 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 6, 409-415)。在此基礎上,通過共摻去激發離子Pr3+,在3 at% Er, 0.03 at% Pr:CaF2晶體(ti) 中,首次實現了2.8 μm自調Q脈衝(chong) 激光輸出(即不需要額外的可飽和吸收體(ti) ),脈衝(chong) 寬度718 ns,重複頻率52 kHz,平均輸出功率262 mW(2016 Optics Letters 41, 4660-4663)。
以上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重點項目和優(you) 秀青年基金的資助。
LD直接泵浦4at.% Er:SrF2晶體(ti) 高效率、雙波長中紅外激光輸出特性
LD直接泵浦4at.% Er:CaF2晶體(ti) 被動調Q中紅外激光輸出
LD直接泵浦3at.% Er, 0.03at.% Pr:CaF2晶體(ti) 自調Q中紅外激光輸出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