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自然》雜誌網絡版16日公布其評出的2016年產生重大影響的科學事件。據新華社報道,除了科學家首次探測到引力波的存在等重要科學發現外,中國在航天、氣候變化以及基因技術領域取得的多項重要成果,包括貴州“天眼”、墨子號發射等,也被《自然》雜誌認為產生了重大影響。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以及“激光幹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研究人員2月宣布,他們(men) 利用LIGO探測器在2015年9月14日探測到來自於(yu) 兩(liang) 個(ge) 黑洞合並的引力波信號,證明了愛因斯坦廣義(yi) 相對論預言中的引力波。《自然》雜誌指出,愛因斯坦發表廣義(yi) 相對論幾乎100年後,科學家終於(yu) 以讓人驚歎的方式證實了它。
2016年的航天領域裏,中國收獲了豐(feng) 碩成果。8月,中國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11月,中國成功發射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征五號。10月與(yu) 11月間,中國兩(liang) 名航天員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工作生活了30天,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新紀錄。
此外,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也於(yu) 9月在貴州正式落成啟用,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在基因技術領域,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逐步成熟。《自然》雜誌預計未來在美國和中國會(hui) 有更多基於(yu) 這一技術的臨(lin) 床治療應用。
在氣候變化方麵,由近200個(ge) 國家努力達成的全球氣候協議《巴黎協定》11月4日正式生效。《自然》雜誌評論說,中國和美國在這一過程中起了積極作用。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