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激光誘導相分離製備石墨烯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數字科技館2017-02-05 我要評論(0 )   

研究人員闡述了製備超薄納米材料的激光退火技術日期:2016年12月1日資源:基礎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Basic Science)概要:

 研究人員闡述了製備超薄納米材料的激光退火技術
 
日期:2016年12月1日
 
資源:基礎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Basic Science)
 
概要:我們的智能手機都含有一塊明亮的AMOLED(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顯示屏。這些顯示屏中的每個單像素後麵都隱藏著至少兩個矽晶體管,這種矽晶體管是基於激光退火技術大批量製造出的。利用傳統方法製備這些材料通常需要1000℃的高溫,而激光技術利用較低的溫度便可達到相同的效果,甚至可以在塑料(熔點低於300℃)基底上製備。有趣的是,同樣的操作工藝也可應用在石墨烯材料的製備上。
 
圖片.jpg                 
利用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可觀察到,經過30納秒的激光脈衝,碳化矽(silicon carbide,SiC)基質便會融化分解成碳單層和矽單層。如果施加更多的激光脈衝,碳單層會組成石墨烯結構而矽則汽化分離。
 
 
我們的智能手機都含有一塊明亮的AMOLED顯示屏。這些顯示屏中的每個單像素後麵都隱藏著至少兩個矽晶體管,這種矽晶體管是基於激光退火技術大批量製造出的。利用傳統方法製備這些材料通常需要1000℃的高溫,而激光技術利用較低的溫度便可達到相同的效果,甚至可以在塑料(熔點低於300℃)基底上製備。有趣的是,同樣的操作工藝也可應用在石墨烯材料的製備上。石墨烯是一種由碳製成的納米材料,這種超薄材料不僅堅固,其優異的導電導熱性質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科學家的目光。
 
 
來自基礎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Basic Science,IBS)多維碳材料研究中心(Center for Multidimensional Carbon Materials)的KEON Jae Lee教授研究團隊,以及來自韓國科學技術院(Korea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AIST)的CHOI Sung-Yool課題組,發現了利用激光誘導固相分離單晶碳化矽(SiC)的石墨烯合成機理。在這項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中,介紹了如何利用激光技術將混合組分(SiC)分離成超薄的碳和矽單質。
 
 
盡管準分子激光對基本材料(如矽)轉換的影響機製在一些基礎研究中得到了解釋,但由於複雜組分的相轉移過程及超短的處理時間,激光對於多組分複雜體係(如SiC)的作用機製還很少被研究。
 
 
科學家利用高分辨率顯微鏡圖像和分子動力學模擬發現,經30納秒氯化氙準分子激光器的單脈衝照射熔化SiC時,可形成SiC液相層,其中上層為具有石墨晶疇的無序碳層(約2.5nm厚),下層為多晶矽層(約5nm)。隨著脈衝強度增加,可引起矽的升華分離,而無序碳層將轉變為多層石墨烯。
 
 
“這項研究表明,激光材料交互技術可成為下一代二維納米材料研究的強大工具,” Keon教授說。Choi教授補充說:“未來我們可利用激光誘導複雜化合物相分離,並以此合成新型的二維材料。” IBS的Keon教授來自KAIST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Choi教授來自KAIST電氣工程與石墨烯研究中心。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