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長江商報記者就收購失敗後的相關(guan) 問題多次致電天弘激光,該公司董秘辦以“開會(hui) ”等原因,表示稍後將回複,但截至記者發稿,未獲得任何回複。
長期從(cong) 事新三板研究的業(ye) 內(nei) 人士陳文博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天弘激光上市排隊期漫長,該公司可利用這段時間補足短板,不過收購失敗後,公司短期內(nei) 想突破技術瓶頸困難很大,對業(ye) 績和IPO的影響肯定也較大。
收購終止,複牌股價(jia) 大跌21.82%
企業(ye) 一旦宣布擬IPO,市場便開始極力追捧,這似乎成了資本市場鐵定的規律。然而,凡事都有例外。5月26日,停牌近兩(liang) 年的天弘激光發布複牌公告,表示將自5月31日起恢複轉讓。資料顯示,天弘激光上一次有交易記錄還是2016年4月18日,此後公司因籌劃重大資產(chan) 重組事項停牌至今。
與(yu) 發布複牌公告同時,天弘激光宣布,與(yu)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簽署IPO財務顧問框架協議。簽約雙方均表示,希望通過長期合作的關(guan) 係,充分發揮各自優(you) 勢,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guan) 係,積極籌備與(yu) 開展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並上市的相關(guan) 事宜。
巧合的是,5月30日,全國股轉係統消息稱,天弘激光入選新三板創新層。雙重利好消息,並未阻止天弘激光股價(jia) 下跌。5月31日,天弘激光開盤大跌,當日收於(yu) 5.77元,跌幅達21.82%。
6月2日,資產(chan) 管理分析師劉廣文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企業(ye) 簽署IPO框架協議,並未進入實際操作層麵,一般不需要對外披露,“不排除天弘激光借此提高股價(jia) 的可能。”
資料顯示,天弘激光屬於(yu) 新三板“老牌”企業(ye) ,於(yu) 2014年1月24日掛牌,當年8月25日轉為(wei) 做市交易,主營業(ye) 務為(wei) 工業(ye) 激光加工設備的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天弘激光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營業(ye) 收入分別為(wei) 1.46億(yi) 元、1.68億(yi) 元和1.94億(yi) 元,淨利潤分別為(wei) 1414.26萬(wan) 元、1907.34萬(wan) 元和2277.7萬(wan) 元。
實際上,天弘激光擔心股票下跌也不無道理。5月24日,在發布複牌公告的前兩(liang) 天,天弘激光發布重大資產(chan) 重組進展公告稱,因市場變化和政策環境的影響,公司經與(yu) 交易對手方、各中介機構等對重組方案的反複論證,結合公司發展戰略目標,基於(yu) 維護公司利益及全體(ti) 股東(dong) 利益的考慮,現階段無法繼續按原有方案推進重大資產(chan) 重組,經交易各方友好協商一致,決(jue) 定終止此次重大資產(chan) 重組事項。
市場上“重大資產(chan) 重組失敗後,複牌大概率會(hui) 大跌”的說法得以應驗,而天弘激光公告中的“重大資產(chan) 重組”,指的是兩(liang) 年來收購逸飛激光一事。
一樁兩(liang) 方均看重的收購案
“天弘激光的激光切割係統等六大業(ye) 務領域中,激光焊接方麵相對較弱。而逸飛激光是激光焊接領域專(zhuan) 業(ye) 公司,因此收購逸飛激光主要是為(wei) 了補強天弘激光在激光焊接方麵的短板。”天弘激光董事長金朝龍曾公開表示,對於(yu) 該公司而言,收購逸飛激光算是一個(ge) 重大的事件,補充了激光焊接領域的短板。
技術不足,並購來湊,這是企業(ye) 需求快速發展的明智之舉(ju) 。
2015年6月17日,天弘激光發布重大資產(chan) 重組股票暫停轉讓公告,並稱將不晚於(yu) 9月17日開市時起恢複轉讓交易。然而,5個(ge) 月後停牌依舊。11月19日,天弘激光發布擬收購逸飛激光100%股權評估項目評估報告等公告顯示,公司擬向逸飛激光的全體(ti) 股東(dong) 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mai) 其持有的逸飛激光100%的股權,收購標的總計金額為(wei) 2.3億(yi) 元,其中股權支付88%,現金支付12%;完成收購後再對逸飛激光增資1000萬(wan) 元,總交易金額2.4億(yi) 元。
當年,天弘激光擬收購逸飛激光還被列為(wei) 2015年全球激光產(chan) 業(ye) 十大收購案。“逸飛激光的動力電池焊接自動化技術與(yu) 全麵解決(jue) 方案,獲得了廣大新能源動力電池企業(ye) 與(yu) 汽車企業(ye) 的認可,並形成了絕優(you) 勢。”天弘激光聘請的重組顧問方偉(wei) 基與(yu) 並購董事長夏緯文曾公開表示。
對於(yu) 逸飛激光而言,此次被收購也誠意十足,甚至簽下“對賭協議”。
根據雙方2015年11月簽署的《獨立財務顧問報告書(shu) 》,逸飛激光2015年、2016年、2017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yu) 1200萬(wan) 元、1800萬(wan) 元、2750萬(wan) 元,三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累計不低於(yu) 5750萬(wan) 元。
如果逸飛激光沒有達到要求,將麵臨(lin) “苛刻”的懲罰,其中一條為(wei) 交易對方以在本次交易中取得的天弘激光股份或現金進行補償(chang) ,補償(chang) 股份或補償(chang) 現金金額以本次認購的天弘激光股份數或股份數*9.41元/股對應的金額(扣除相應的所得稅)為(wei) 上限。
不僅(jin) 如此,交易對方將於(yu) 天弘激光2017年度審計報告出具後三十日內(nei) ,就其實際淨利潤數與(yu) 承諾淨利潤數的差額部分計算出2015—2017年三年應予補償(chang) 的股份或現金金額,該等應補償(chang) 的股份由天弘激光方以1元的價(jia) 格進行回購並予以注銷。
數據顯示,逸飛激光2014年、2015年分別實現淨利潤669萬(wan) 元、1228萬(wan) 元,其中2015年超過業(ye) 績承諾數額。
短期內(nei) 突破技術瓶頸或十分困難
資料顯示,逸飛激光成立於(yu) 2005年,是一家在激光焊接裝備製造領域有深度耕耘和成就的企業(ye) ,其激光焊接裝備市場占有率在國內(nei) 名列前茅,主要產(chan) 品應用在消費電子、家電、鋰電池、汽車製造等領域。
然而,2016年2月26日,天弘激光此次重大資產(chan) 重組方案發行對象中包含持股平台,不符合《非上市公眾(zhong) 公司監管問答——定向發行(二)》的要求,重組方案需要進行調整。
長期從(cong) 事新三板研究的業(ye) 內(nei) 人士陳文博向長江商報記者介紹,根據《非上市公眾(zhong) 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相關(guan) 規定,為(wei) 保障股權清晰、防範融資風險,單純以認購股份為(wei) 目的而設立的公司法人、合夥(huo) 企業(ye) 等持股平台,不具有實際經營業(ye) 務的,不符合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不得參與(yu) 非上市公眾(zhong) 公司的股份發行。
當年4月份,天弘激光重新召開相關(guan) 會(hui) 議審議通過調整後的重組方案,並於(yu) 4月22日在全國股轉係統指定信息披露平台進行了首次信息披露。
按照天弘激光的規劃,公司2016年初計劃通過完成與(yu) 逸飛激光的並購重組,合並後實現2016年整體(ti) 業(ye) 績翻番增長。
實際上,在加緊收購逸飛激光的同時,天弘激光還與(yu) TRUMPF Pte Ltd.(下稱“通快公司”)於(yu) 2016年4月25日簽署了《合作意向備忘錄》,雙方有意就有關(guan) 激光打標、激光微加工及與(yu) 前兩(liang) 項相關(guan) 的自動化係統業(ye) 務開展合作。
通快公司是金屬板材加工以及工業(ye) 激光用途機械工具的全球技術和市場領導企業(ye) ——TRUMPF GmbH + CO.KG.的關(guan) 聯公司。
雙方擬在蘇州開展激光業(ye) 務合作,經雙方初步商議,擬由天弘激光出資成立一家新公司,新公司將承接經雙方確認的天弘激光相關(guan) 激光業(ye) 務資產(chan) 。
新的合作協議尚未落地,舊的收購計劃也告吹,天弘激光選擇自力更生。
天弘激光年報表示,近兩(liang) 年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提供政策支持,公司在與(yu) 逸飛激光並購重組事項中, 因時間周期長且具有不確定性,為(wei) 抓住市場機遇,公司計劃在2017年重點投入人力、資金開展動力電池自動化焊接生產(chan) 線的研製和產(chan) 業(ye) 化。
陳文博認為(wei) ,天弘激光的收購時間不短,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最後未能成功實在可惜,“上市排隊期漫長,該公司可利用這段時間補足短板。不過,收購失敗後,公司短期內(nei) 想突破技術瓶頸困難很大,對業(ye) 績和IPO的影響肯定也較大。”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