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h 教授指出,該項研究將助力下一代用於電視和智能手機的超高分辨率顯示器的生產。電子設備屏幕必須能夠產生超純的紅、藍和綠光,以便讓顯示器能夠產生出更清晰、更豐富的細節以及更精細的顏色範圍調節圖像。此前的技術研究已經可以實現紅光和藍光的純度生產,然而純色綠光似乎遇到了技術瓶頸,很難達到技術突破,主要原因在於受到視覺限製。相比於紅色和藍色光線,肉眼很難分辨出綠色色調的變化,這使得超純綠色在技術生產上變得非常複雜。
Shih 教授還指出,他們(men) 已經開發了一種超薄的可彎曲的發光二極管,使用簡單能夠在室溫環境中發出純綠光。他說:“由於(yu) 我們(men) 的 LED 技術工藝無需高溫進行,這為(wei) 未來的超純綠色發光二極管的簡單、低成本的工業(ye) 生產(chan) 開辟了機會(hui) 。”研究團隊使用了鈣鈦礦作為(wei) LED 輻射光的半導體(ti) 晶體(ti) ,在 LED 中鈣鈦礦材料的厚度小於(yu) 4.8 納米。而 LED 材料可以被製成像紙張一樣可彎曲,所以能實現對其進行卷對卷工藝快速生產(chan) ,不僅(jin) 提高生產(chan) 效率,同時還降低了生產(chan) 成本。
不過這項超純綠色發光 LED 在投入工業(ye) 應用前還需要一些時間。Shih 的下一步是提高 LED 的效率,該 LED 的電力轉化為(wei) 光時效率僅(jin) 有 3%,市麵上的電視屏幕電光轉換效率值為(wei) 5%至10%。他希望能提高純綠 LED 的效率至 6%到 7%。另外,LED 的照亮壽命目前大約 2 小時,這與(yu) 市麵上的屏幕相比差距很大,而這些都是 Shih 團隊需要對這項發明改進的地方。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