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近百年曆史的德國通快,是機床工業(ye) 及激光技術領域的知名高科技企業(ye) 。18年前通快進入中國市場,李明也隨之成為(wei) 其首批中國員工。
通快從(cong) 2005年開始成為(wei) 工博會(hui) 的“常客”,作為(wei) 資深管理人員的李明也每年如期出現在展會(hui) 現場。在他看來,通快中國業(ye) 務持續增長,但中國同行們(men) 的成長顯然更快。
作為(wei) 李明眼中成長最快的中國“智造”企業(ye) 之一,大族激光攜多項新技術和設備亮相工博會(hui) 。小巧靈活的手持式激光清洗設備,效率較傳(chuan) 統工藝成倍提高的“飛行掃描焊”技術,采用最新鋪粉技術、可實現複雜零件定製的金屬3D打印機……引來觀眾(zhong) 紛紛駐足。
大族激光智能設備集團高功率焊接裝備銷售總部總經理王祥透露,在打造“激光+機器人+自動化控製”智能裝備集團的同時,大族集團全球激光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基地已於(yu) 今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未來有望成為(wei) 國際激光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的“新標杆”。
在李明和王祥看來,一年一度在上海舉(ju) 行的工博會(hui) ,已經成為(wei) 跨國企業(ye) 與(yu) 中國同行分享技術成果、共享“智造”經驗的重要平台。
而在萬(wan) 裏之外的德國,被譽為(wei) 全球工業(ye) 發展“風向標”的漢諾威工博會(hui) ,同樣見證著中國製造的轉型升級。
漢諾威米蘭(lan) 展覽會(hui) (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國良透露,截至目前已有600家中國展商報名參加將於(yu) 明年4月舉(ju) 行的“2018漢諾威工業(ye) 博覽會(hui) ”,展出麵積達到1.15萬(wan) 平方米,較上年均有大幅增長。中國展商名單中,包括了華為(wei) 、大族激光等一大批擁有核心技術和國際競爭(zheng) 力的企業(ye) 。
從(cong) 上個(ge) 世紀80年代開始組織中國企業(ye) 參加漢諾威工博會(hui) 的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也從(cong) 不斷增多的“中國麵孔”中發現了可喜的變化。最初的參展企業(ye) 以原始設備生產(chan) 商(OEM)和原始設計製造商(ODM)為(wei) 主,如今絕大多數都是擁有自主品牌的原始品牌生產(chan) 商(OBM)。公司副總經理趙睿表示,高端製造正取代低端加工,成為(wei) 漢諾威工博會(hui) 中國展商的主流。
“德國政府在漢諾威工博會(hui) 上發布的‘工業(ye) 4.0’,與(yu) ‘中國製造2025’異曲同工。”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高級副總裁馬思明說,漢諾威工博會(hui) 希望幫助中國企業(ye) 和科研人員找到解決(jue) 方案,達成“中國智造”的目標。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