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竇賢康,“低調務實”“善於(yu) 招才”“關(guan) 愛學生”等都是師生們(men) 給他打的“標簽”。這位長期從(cong) 事中高層大氣觀測研究的校長,學術成果一流。曾研製出國際上第一台大氣探測量子激光雷達;揭示中性大氣與(yu) 電離成分作用機製,在國際上首次在低緯地區探測到高達170公裏的熱層鈉層;首次提出若幹大氣波動影像中高層大氣變化性的新機理,為(wei) 中高層大氣建模和精準預報奠定基礎……這些“在雲(yun) 端”的科研成果正是出自竇賢康之手。
51歲的竇賢康長期從(cong) 事中高層大氣理論、觀測與(yu) 實驗綜合研究,獲得國家發明專(zhuan) 利27項,發表國際SCI論文110餘(yu) 篇。相關(guan) 成果獲得2014年軍(jun) 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和2017年安徽省自然科學一等獎(均排名第一)。
近年來,竇賢康團隊通過攻關(guan) 量子(單光子)頻率上轉換和全光纖激光雷達集成等一係列關(guan) 鍵技術,在國際上首次建成量子上轉換氣溶膠/風場探測激光雷達。該成果獲2017年日內(nei) 瓦國際發明展特別金獎。最近,他還領導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基於(yu) 超導納米線單光子探測器的雙頻多普勒測風激光雷達,獲得空間分辨率為(wei) 10米,時間分辨率10秒的最高精度的風場探測。為(wei) 此,美國光學協會(hui) (OSA)對此項成果進行了專(zhuan) 題報道和高度稱讚。在師生們(men) 眼中,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學術大牛。
2016年12月,竇賢康履新武漢大學校長,提出了“引鳳築巢”的人才工作理念,將2017年定位為(wei) 武大的“人才強校年”。上個(ge) 月,竇賢康來武大後首次率團赴美攬才,3天4場人才招聘會(hui) ,行程26170公裏,橫跨美國東(dong) 西海岸,飛行時長近36小時。
武大一係列引才育才的舉(ju) 措,使今年該校人才工作各項指標全線“飆紅”。今年,武大已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現在一口氣又新添2名院士。正如竇賢康在新生開學典禮上所說,決(jue) 定一個(ge) 學校品位的,不是隻有恢宏的大樓,更需要一大批享譽學界的名家大師。未來,他要把武漢大學建設成高端人才的聚合平台。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