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解決方案

增材製造六個設計要素——如何降低製造成本、提高效益

星之球科技 來源:3D科學穀2018-05-31 我要評論(0 )   

3D打印技術能夠通過降低模具成本,減少材料,減少裝配,減少研發周期等優(you) 勢來降低企業(ye) 製造成本,提高生產(chan) 效益。那麽(me) ,是不是將原

 3D打印技術能夠通過降低模具成本,減少材料,減少裝配,減少研發周期等優勢來降低企業製造成本,提高生產效益。那麽,是不是將原有的設計思維和對於製造成本的管控方式直接挪到3D打印這種增材製造方式中來就可以發揮出3D打印的優勢了呢? 麵對3D打印技術,企業是緊盯3D打印對製造成本的影響,還是放眼全局?
 
本期,3D科學穀將結合美國大型3D打印服務企業Proto Labs的應用工程師所總結的增材製造六個設計要素,來剖析如何才能夠減少3D打印帶來的額外製造成本,更好的發揮3D打印在降低企業製造成本和提高綜合效益方麵的優勢。
 
--1. 優化設計
 
精心設計的3D打印零件遵循的許多原則與注塑成型相似,比如說:在相鄰表麵之間使用漸變過渡;避免橫截麵積和零件體積之間的差異巨大的情況;避免出現在成品工件上產生殘留應力的尖角;無支撐的薄壁結構不能過高,否則會出現翹曲。
 
--2.拋棄傳統
 
典型的3D打印零件往往帶有仿生設計,比如說蜂窩結構或複雜點陣結構。不要害怕在設計時使用這種結構,隻要它們能夠創造出更輕、更堅固的部件。
 
 
圖片來源:雷尼紹
 
不必忌諱在設計中使用孔狀結構,因為通過傳統製造方式在零件中鑽孔無形中增加了材料的浪費,從而導致成本上升。
 
但應注意的是,在增材製造時,尤其是選區激光熔融金屬3D技術製造圓孔時需綜合考慮是否添加孔洞的支撐結構以及下表麵可能會出現的變形情況,有些情況下,考慮采用淚滴形或六角形等孔形結構來代替圓孔是更好的設計方式。
 
--3.綜合考慮零件大批量生產時的製造方式
 
3D打印技術能夠實現自由造型,為零件設計創新帶來了很大空間,比如說3D打印技術可以製造出具有很多孔洞結構的零件,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定要這樣來設計零件。
 
這是由於,很多企業認識到3D打印技術能夠勝任零部件小批量生產,但是一旦企業所需要的產量大量上升時,仍需要考慮轉換成機械加工、鑄造等傳統工藝,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師需要在設計早期就綜合考慮零件將來投入量產時所采用的製造工藝是否也同樣能夠成功的實現出設計方案,從而在設計時做出權衡。
 
在設計周期早期進行可製造性(DFM)分析非常重要,做到這一點將確保企業在整個零件生命周期中實現具有成本效益的生產。
 
--4.減少打印後的二次操作
 
部分3D打印工藝中需要為打印零件添加支撐結構,以防止零件卷曲和翹曲,例如在使用選區激光熔融設備加工金屬零件時,通常需要為懸伸結構添加支撐;立體光固化(SLA)3D打印中,也存在著需要添加支撐結構的情況。
 
打印中形成的金屬支撐結構,在打印完成之後需要通過機加工等方式去除,塑料支撐結構需要通過手持磨砂機等方式加以去除。但不論是何種去支撐的方式,都會增加成本,延發製造周期。因此設計時應考慮通過改變設計、改變零件擺放的等方式來盡量避免為零件添加支撐結構。
 
--5.觀察公差
 
為了滿足金屬零部件對公差的要求,有時配合使用機械加工等二次加工工藝是必要的,但過度追求公差要求將會對3D打印零件的設計和製造產生影響,比如說為過度追求精度而增加打印層數,從而導致打印時間和打印成本增加。
 
采用恰當的設計策略,有時可以減少使用打印後處理工藝,比如說懸伸結構表麵(下表層),通常比垂直壁麵和朝上表麵的表麵光潔度差,如果要生產具有最佳精度的細節特征,那麽最好在設計時將這些特征定位在零件的上表層。
 
--6.顧全大局
 
雖然3D打印的材料成本、設備成本比成熟的傳統製造工藝高,但不要因此而望而卻步。
 
在進行3D打印零部件設計時,更應緊緊抓住3D打印技術在實現複雜輕量化結構,功能集成化零件方麵的優勢,盡可能激發3D打印在零部件設計優化中所起到的作用。延伸閱讀:3D打印實現輕量化的四種途徑
 
也就是說,麵對3D打印技術時如果僅關注這項技術對於製造成本的影響,而忽略掉全麵考慮該技術在重塑產品設計和功能,以及重塑供應鏈方麵的潛力,會使企業錯過3D打印創造的更多綜合效益。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