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激光器隻發射一種顏色的激光,即激光器發射出所有光子的波長相同。然而,也有發射更複雜光的激光器。如果激光器由許多不同頻率、均勻間隔的頻率分量組成,就像梳齒一樣,被稱為(wei) “頻率梳”。頻率梳是檢測各種化學物質的完美工具。
維也納技術大學(TU Wien)開發的激光係統創造出了一係列均勻間隔的頻率光譜(圖片來源:TU Wien)
據麥姆斯谘詢報道,維也納技術大學(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TU Wien)的這種特殊類型的激光器目前被用於(yu) 微小空間(毫米級化學實驗室)的化學分析。有了這項正在申請專(zhuan) 利的新技術,頻率梳可實現在單個(ge) 芯片上以非常簡單而可靠的方式創建。這項研究已經發表於(yu) 《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雜誌。
榮獲諾貝爾獎的“頻率梳”
頻率梳其實已存在多年,200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就是頒發給它的。該研究項目負責人Benedikt Schwarz解釋說:“最令人興(xing) 奮的是,用兩(liang) 個(ge) 頻率梳製造光譜儀(yi) 相對容易。就像聲波一樣,兩(liang) 個(ge) 頻率相近的音調會(hui) 產(chan) 生拍頻,我們(men) 也可以利用不同頻率光譜之間的拍頻。我們(men) 就使用這種新方法,無需任何活動部件,實現在毫米尺寸開發微型化學實驗室。”
TU Wien的頻率梳是使用量子級聯激光器製造的。這些特殊的激光器是一種由不同層組成的半導體(ti) 結構。當電流通過該結構時,激光器會(hui) 發出紅外範圍內(nei) 的光。光的屬性可以通過調整層結構的幾何形狀來控製。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Johannes Hillbrand這樣解釋道:“在特定頻率電信號的幫助下,我們(men) 可以通過控製量子級聯激光器,讓它們(men) 發出一係列耦合在一起的光頻率。”這種現象可以讓我們(men) 聯想到搖擺架上的秋千:你可以通過以合適的頻率搖晃腳手架來代替推動秋千,從(cong) 而引起所有秋千以特定耦合模式擺動。“我們(men) 技術最大的優(you) 勢就是利用了頻率梳的魯棒性,”Benedikt Schwarz說。沒有這項技術,激光器會(hui) 對如溫度波動或反射等外界不可避免的幹擾非常敏感,這些幹擾會(hui) 將部分光線反射回激光器。Schwarz說:“我們(men) 的技術實現起來非常容易,因此即使在困難環境中,它也很符合實際應用。基本上,我們(men) 需要的元件可在每部手機中找到。”
分子指紋
量子級聯激光器在紅外範圍內(nei) 產(chan) 生頻率梳的事實至關(guan) 重要,這是因為(wei) 許多最重要的分子在該頻率範圍內(nei) 最容易被光探測到。“各種空氣汙染物,以及在醫學診斷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生物分子,都會(hui) 吸收非常特定的紅外光頻率。這通常被稱為(wei) 分子的光學指紋,”Johannes Hillbrand解釋道。“因此,當我們(men) 測量氣體(ti) 樣品吸收了哪些紅外頻率時,我們(men) 就能準確地判斷出氣體(ti) 中含有的物質種類。”
實現微芯片激光測量
“由於(yu) 我們(men) 激光器的魯棒性,因此我們(men) 係統與(yu) 其他所有頻率梳技術相比具有決(jue) 定性的優(you) 勢:激光係統的微型化很容易實現,”Benedikt Schwarz說,“我們(men) 的激光器無需透鏡係統,無需移動部件,也不需要光學隔離器,因此必要結構可以做的非常微小。整個(ge) 測量係統可容納於(yu) 毫米尺寸的芯片上。”
這就意味著極大地拓寬了激光係統應用範圍:可以把芯片放在無人機上,用於(yu) 測量空氣汙染物;可以將芯片貼在牆上,用於(yu) 建築物中搜尋爆炸物的蹤跡。該芯片還可用於(yu) 通過分析空氣中的化學物質來檢測疾病的醫療設備。
這項新技術已申請了專(zhuan) 利。Benedikt Schwarz說:“已有許多其他研究團隊對我們(men) 的係統非常感興(xing) 趣。我們(men) 希望這個(ge) 係統不僅(jin) 能夠用於(yu) 學術研究,並且還能很快用於(yu) 日常應用。”
轉載請注明出處。